为学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康熙教子经

  为学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然而懵懵者非不向学,心未达也、诱而达之, 安知懵懵者之不为汲汲也。惟悠悠者最为害道,因循苟且,一暴十寒,以至皓首没世,亦犹夫人而已。古之圣人进修贵勇,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 新。”岂有瞬息悠悠之意哉!孔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盖深悯学者之悠悠,而冀其奋然用力也。学而能日新,则缉熙不已,造次无忘,旧习渐渐而 消,至趣循循而入,欲罢不能,莫知所以然而然。故诗人美汤曰:“圣敬日跻也。”

  译文

  治学的功夫有三个层次:主动 好学的是上等,悠闲自在的为中等,茫无头绪的是下等。属于下等的也并不是不向往学习,而是他们的内心还不清楚什么是学习,只要引导使他们明白,怎么知道茫 无头绪的人就不会成为迫切向学的人呢?只有悠闲自在的态度学习的人对学道最为不利,做事马虎守旧,得过且过,一曝十寒,他们对治学总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 度,摆出与普通人相同的姿态。古代圣人进修学业,贵在积极进取、创新,如商汤的《盘铭》上说:“苟如日日更新,更要日日更新,又要再日日更新。”这其中哪 隐藏着一丝一毫懒散懈怠的意思呢!孔子说:“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能力用于仁德呢?”这是深深怜悯那些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的人,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努力学习 的话。学习而且能够在每一天中都有收获,有进步,那么就会出现辉煌光明的景象,即便由于时间匆忙也会使学过的记住不忘,而以前的不良习惯也会逐渐抛弃,学 习的势头也趋向循序渐进,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是想停止学习也很难办到,自己很自然地继续学习了。所以诗人赞美商汤说:“圣人是一天一天在进步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2
做学问的功夫有三等呢。匆匆忙忙地的,上,悠悠然的,第二点:懵懂无知的人,又次一等的了改变学习态度:首先要将过去被动的学习改为主动的学习,所谓主动学习就是:在没有任何人的布置安排下,自己主动去对一个未知的新事物或新知识通过各种途径来达到认识、理解或驾驭它的能力,通过知识学习的不断积累,你的能力将会不断得以提高,那么你认识、理解或驾驭新事物或新知识的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这应该是学生求学阶段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通常国外高校录取学生所强调说的,我不重视他已经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将来会有多大能力,还能学多少知识。
 2、要学会自学:自学课目有数学、英语、语文等,每天都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一门或几门课目的自学时间,自学时以一节为单位,首先仔细阅读课本知识对本节有了大致了解后,然后通过辅导资料的讲解例题的分析后,自己做课后练习及单元自测题。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15-02-14
做学问的功夫有三等呢。匆匆忙忙地的,上,悠悠然的,第二点:懵懂无知的人,又次一等的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1
学习的能力有三个层次,匆匆忙忙的人,是学习能力上等的人,悠悠然的人,稍微差一点,学完却懵懵懂懂,更差一点
第4个回答  2021-03-21
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精选了部分康熙帝王语录与大家共享,智慧无穷。

康熙王朝

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

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

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

青年康熙

人以改过为贵,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大小,皆不当罪也。

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己不知,焉能断人是非?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

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也。

人之一生,虽云命定,然而命由心造,福自己求。

康熙帝容妃

为学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

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逢是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