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所的分类

如题所述

旧时中国地方行政区域——“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驻地,等同于现在一般的地级市政府驻地,也等同于少数民族自治州政府驻地,如如“4月16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 (参见百度百科——州府)。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乱平后,因地址西与书院(袁可立故宅)毗连,故遂假书院为治所,而门楼匾额照旧悬焉。”
1.三国时各州位置及治所
幽州---北京、天津、河北北部、辽宁
冀州---河北南部
并州---山西中南部
青州---山东淄博临淄区
司隶---洛阳以西的河南西部及关中
兖州---河南东部及山东西部
豫州---河南中部及安徽北部
徐州---江苏省长江以北
荆州---河南南部(南阳盆地)、湖北、湖南
扬州---安徽南部、江西、浙江及江苏省长江以南
益州---四川东部、重庆、云南、贵州、陕西南部
凉州---甘肃(魏国建立后,河西走廊以东部分新建雍州)
交州---广东及越南北部
幽州治所是蓟县,今北京。并州治所晋阳,今太原。冀州治所信都,今河北冀州市。青州治所临淄,今山东淄博。徐州治所下邳,后迁彭城,今徐州市。豫州治所谯,今安徽亳州。兖州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以北。荆州治所汉寿,后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益州治所雒县,今四川广汉。凉州治所武威,今甘肃武威。交州治所番禹,今广州。扬州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司隶治所雒阳,州长官称司隶校尉。今河南雒阳。
2.汉魏各州治所
洛阳县(司隶州治所)
是名著于史册的古县,诞生于战国后期。汉唐帝国时期一直为京县、赤县,1000多年间与帝都共存共荣;自金代兼并河南县,成为全国之大县;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年,作为特等县,县长多由专员兼任。为便于统一开展城市与农村工作,1949年1月16日,洛阳市与洛阳县合并,治所驻民主街。合并后名称为洛阳市县民主政府。洛阳市长兼任县长,负责城市工作;洛阳县副县长负责农村工作。10月2日,接河南省政府令,实行洛阳市县分别治理。11月1日,市县正式分开办公,洛阳市人民政府驻民主街,负责城市工作;洛阳县人民政府驻营林街,专管农村工作。1952年,洛阳县辖12区,169乡镇,拥有人口48万。1955年11月,为支援洛阳工业建设,发展洛阳市,国务院决定,撤销洛阳县。建置撤销后,所辖之地分割给洛阳市、偃师县、孟津县、宜阳县。
临淄县(青州治所)
秦代设置,原为齐国首都,为齐郡首县。西汉初期改齐郡为齐国,作为封国齐国首都。汉武帝时齐国改为齐郡,临淄县作为青州治所。王莽时该齐郡为济南郡,光武帝时恢复齐国,后来临淄县长期作为州郡治所。420年,临淄县南境析立广川县,属广川郡;北境析立重合县,属渤海郡;西北境析立高阳县,属高阳郡。上述三郡皆属冀州统辖。其间,临淄县徙治东阳城(今青州市北关),青州刺史同治于此,而临淄故城仍为郡治。556年,临淄县与诸郡县俱废,唯存高阳县,属齐郡,仍治临淄城。596年,撤高阳县,复立临淄县,并在其西北境立时水县,二县均属青州。605年,时水县并入临淄县,县治所移于高阳废城,属北海郡。621年复置时水、安平二县,属青州。625年安平、时水俱废,临淄遂为北海郡属邑,后改隶平卢道。1266年临淄县并入益都县。1278年复置临淄县,仍属益都路。临淄故城圮废,达鲁花赤李仲明于故城南隅,另建新城。嗣后,临淄县署皆设于新城。1950年5月,临淄县划归淄博专区。1953年7月,淄博专区改为淄博工矿特区,临淄划归昌潍专区。1958年10月临淄并入益都县,1961年10月从益都县划出,重新设立临淄县。1969年12月临淄划归淄博市,改为区制。
邳县(徐州治所)
古称邳国、下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于邳置县,史称下邳县。公元前202年,刘邦封韩信为楚王治下邳,次年废除韩信王号,分下邳为武原(今邳州泗口北)、良城(今邳州陈楼以北)、下邳三县隶属楚。9年,王莽改下邳为润俭,良城为承翰,武原为乐亭,三县属徐州(治所在下邳)。72年汉明帝取消临淮郡,置下邳国,治下邳,领17县。公元193年陶谦任徐州牧,治下邳。魏初,迁徐州治所于彭城,置下邳郡。公元280年晋武帝置下邳国,领7县。326年济民太守刘闽杀下邳内史夏侯嘉降石勒,后赵改置下邳郡。621年唐高祖置邳州。628年废除邳州,置下邳县。982年北宋置淮阳军治下邳,1129年金置邳州刺史,1221年移山东行省于邳州,1724年清朝升邳州为江苏省直隶州。1912年改州为县,始称邳县。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邳县隶于徐州市。1992年8月,建为邳州市,徐州市代管。
昌邑县(兖州治所)
秦置昌邑县(县治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村),景帝中6年(公元前144年)置山阳国,治昌邑县。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阳郡为昌邑国,仍治昌邑县,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昌邑国复改为山阳郡。王莽时改山阳郡为巨野郡。东汉复名山阳郡,仍以昌邑县为郡治,三国魏因之。西晋改山阳郡为高平国,仍治昌邑县,南朝宋废昌邑县。晋至南北朝为高平郡;隋朝时期,巨野分属郓州、曹州和金乡县;唐至五代属河南道郓州;宋归属济州;元明时属济宁府、兖州府;清雍正十三年改属曹州府;民国十七年为山东省直属县;1953年归属菏泽专区;1958年改属济宁专区;1959年改归菏泽专区,2001年菏泽专区改为菏泽市,巨野县属菏泽市管辖。
谯县(豫州治所)
古焦国。春秋时期,为陈国焦邑。楚成王三十六年(前637年),楚伐陈,为楚谯邑,后置谯县,秦属砀郡。故址在今亳州市区。王莽篡汉,改谯县为延成亭。东汉初,复旧名。黄初三年(222年),诏以谯城为陪都,与长安、许昌、洛阳、邺并称“五都”。东魏时,废入小黄县(也在今亳州市区)。隋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小黄县为谯县,唐武德四年(621年),为亳州治。天宝元年(742年)二月,改亳州为谯郡,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改谯郡复为亳州,谯县均为治所。金贞元三年(1215年),升亳州为集庆军,谯县为军治。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改集庆军为亳州。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至十八年五月,谯县为红巾军所创大宋龙凤政权的首都。洪武初年(1368年),亳州以州治谯县省入,寻降为县。弘治九年(1496)十月复升为州,不辖县。雍正二年(1724),升亳州为直隶州。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亳州改为亳县。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辖城关及郊区,与其他边区县并存。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隶阜阳行政公署。1998年2月,收归安徽省直接管辖。2000年5月,设地级亳州市,管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一区。市政府驻谯城区。
蓟县(幽州治所)
为先秦之县,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所建。自秦汉至隋唐五代,蓟县之建制始终存在。西汉,蓟县相继历属燕国、燕郡、广阳郡、广阳国。汉末王莽新朝时期蓟县一度改名伐戎县,东汉恢复蓟县名。辽会同元年(公元938)蓟县改名蓟北县,辽开泰元年(公元1012),蓟北县改名析津县,宋宣和五年至七年(公元1123——1125),析津县归宋。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析津县更名大兴县,为金中都依郭县。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中都改为大都,大兴县为元大都附郭赤县。明代初期,大兴县隶属北平府。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明迁都北京,大兴为依郭京县。清代,大兴仍为依郭京县,隶属顺天府。1914年l0月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大兴属之。1928年6月,大兴县划归河北省。1958年3月,大兴县划归北京市并将原属北京市南苑区的旧宫、亦庄、瀛海、西红门等地划归大兴改为区建制。1960年1月,恢复县建制。2001年1月国务院撤销大兴县,设立大兴区,以原大兴县的行政区域为大兴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黄村镇。
邺县(冀州治所)
战国时代,魏国置邺县(今河南安阳县和河北临漳县地区),后又没于赵。秦代仍为邺县,属邯郸郡。西汉至东汉中期,邺县属魏郡,邺城且为魏郡治所,东汉末曾为冀州刺史部治所,至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取邺城,于此始建邺都,其后曹丕继位,称此为五都之一。西晋时,邺县属司州魏郡,邺城仍为郡治,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为避晋愍帝司马邺之名讳,而改称临漳(公元335年复改回邺县,后代因之)。东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把安阳县划入邺县。自此安阳县并入邺县直到590年(重置安阳县)共56年时间。北齐、北周至隋,分置邺县,临漳县,隶属相州。唐宋时邺县和临漳县属相州邺郡。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改邺县为镇,邺县地并入临漳县,县名迄今未变。民国初年,隶属河南省。1954年又废邺县入安阳,于是殷邺又合为一。同年6月迁安阳县还治安阳市。
晋阳县(并州治所)
为春秋时为晋阳邑,其城为赵筒子家臣董安于筑,初属晋,后属赵,“秦庄襄王三年拔赵晋阳”,即此。西汉置晋阳县,为太原郡治,东汉时兼为并州治,晋为太原国。故治在今太原市南郊区古城营村。北齐河清四年(565)移晋阳县于汾水东,武平六年(575)于晋阳故址置龙山县。隋开皇十年(590)改晋阳县为太原县,改龙山县为晋阳县。二县为州、郡治。唐时二县皆为太原府治,五代时为北汉都。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废二县,毁晋阳城,另于新城置平晋县。熙宁三年(1070)并入阳曲县,政和中年复置平晋县,属太原府。金贞祐四年(1216)废,兴定初年复置,仍曰平晋。明洪武四年(1371)移治晋阳故城南,即今晋源镇。八年(1375)改称太原县,属太原府,属太原府,清沿用不改。民国年间仍称太原县。1943年日伪改为晋泉县,日寇投降后称晋源县。1951年8月5日撤销,改为晋源区,现为晋源街道,属太原市晋源区。
襄阳县(荆州治所)
始建于西汉初年,以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辖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县以北的地区。王莽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时恢复原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城内。曹魏、西晋时,仍属荆州襄阳郡。东晋孝武帝于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阳为中心侨置雍州。梁朝时萧祭以襄阳降西魏,西魏改称襄州。隋炀帝时属襄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为州。贞观初年置山南崐道,治所在襄阳城内,本县属山南道襄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山南东道(治所仍在襄阳城内)襄州(天宝时改州为郡,乾元时复称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属京西南路襄阳府。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省邓城,入襄阳”,本县辖境遂扩展到汉水以北,仍属襄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1643年1月(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称襄阳为襄京。清朝属湖北布政使司襄阳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1968年8月改称襄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称襄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0月,地市合并,襄阳县隶属湖北省襄樊市。1992年8月襄阳县人民政府驻地由襄樊市市区迁至襄樊市襄阳县张湾镇。
寿阳县(扬州治所)
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属淮夷部落,夏为扬州域,商周为州来国地,春秋属楚,战国晚期为楚国首都。秦朝设置寿春邑(县级),为九江郡的治所。汉文帝十六年(前158),改九江郡为刘安淮南国,寿春邑为淮南国都。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为九江郡,寿春邑为九江郡治。王莽篡政,改九江郡为延平郡,寿春邑为延平郡治。东汉建武元年(25年),寿春邑(仍治今城关镇)正式称寿春县。章和元年(84年)九月壬子,废九江郡建阜陵王国,寿春县为国都。兴平元年(194年),袁术在此建号,废阜陵王国为淮南郡,寿春县为淮南郡治。建安四年(199年),复名九江郡,寿春为郡治。后汉献帝封曹操子曹彪为寿春侯,改县为侯国。曹魏黄初二年(221年),改九江郡为曹邕淮南公国(后为王国),寿春县为国都。四年,国除为淮南郡(仍治寿春)。太和六年(232年),改淮南郡为曹彪楚王国,寿春县为国都。嘉平元年(249年),复为淮南郡,寿春为郡治。太康十年(289年)改淮南郡为司马允淮南王国,寿春仍为都。永泰元年(300年)八月,淮南国除为郡(仍治寿春)。东晋简文帝为避郑后阿春讳,改称寿阳县(仍治今安徽寿县城关)。太元八年(383年),撤销寿阳县,侨置睢阳县。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十一月,复建扬州(仍治寿春),复淮南郡。其中,寿春县(仍治城关镇)为州郡治所。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并县,改淮南郡为寿州,寿春县为郡治所。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寿州为淮南郡(仍治寿春),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淮南郡为寿州(仍治寿春,今城关镇)。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升寿州为直隶州(仍治寿春)。四年二月,降寿州为散州,撤销寿春县,并入寿州(仍治今城关镇)。清初依明制。1912年改寿州为寿县。1949年1月17日寿县解放。先后属六安专区、六安地区、六安市。
姑臧县(凉州治所)
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301),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元年(376),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十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406),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傉檀进驻姑臧,四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八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439)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唐初的大凉,都曾建都与此。今为武威市凉州区。
雒县(益州治所)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属广汉郡。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益州治。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为广汉郡治,又为益州治。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益州治迁成都。隋开皇元年(581年)废广汉郡,雒县直属益州。大业二年(607年)雒县属蜀郡。公元618年唐罢诸郡为州,雒县属益州,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于雒县置汉州,雒县为州治。元中统元年(1260年)废雒县,由汉州直辖原雒县地。1361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国,恢复雒县建制,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废除雒县,仍由汉州直辖原雒县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汉州为不领县单州。1913年改为广汉县,因广汉郡得名。新中国成立后仍置广汉县,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市政府驻地雒城。
广信县(交州治所)
是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与广东封开一带。经近年专家、学者考证确认,自公元前106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广信建县于汉武帝元鼎六年。时刚平南粤,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统辖整个岭南九郡的交趾刺史部设在苍梧郡治的广信,使之成为整个南中国的首府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后期又一度迁去交趾的龙编。公元309年之后,汉献帝设立交州,把交州牧和交州剌史搬回并设治所于苍梧郡之广信。古广信两度做过岭南首府,是因为它居交通要冲而地点适中,是古代南北交通与中外交通相会合的地方之故。苍梧郡地处今两广版图的中心,辖地相当于今之梧州、肇庆、贺州三地区。北有桂江(漓水)经灵渠通湘江连接长江水系。横贯两广的岭南母亲河珠江的主流西江,穿郡城而过。统领这一大片南中国土地的首府广信,其地位显然就十分重要。后来,广信以西称广西,广信以东称广东,两广因此而得名。晋元熙二年(420年),分广信县地置封兴县。宋元嘉三年(426年),分封阳县地置开建县。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分广信县地置梁信郡及梁信县;普通四年(523年),兼置成州,梁信县未郡治。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梁信郡,改成州未封州。1949年11月6日,开建县解放。同年11月23日,封川县全境解放。1951年3月底,封川、开建合署办公。地点在封川县城。1953年1月底,恢复原两县建制。1958年5月,封川、开建两县再度合署办公,县治地江口。1985年11月1日,两县再度分开。开建县与怀集县合并为怀建县(1959年1月改称怀集),县治地怀城;封川县与德庆县合并为德封县,县治地初在江口,1959年迁德城。1961年4月,封川从德封县分出,开建从怀集县分出,设置封开县制,之地江口。
长安县(雍州治所)
秦孝公12年(前350年)所设咸阳县,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废咸阳县置长安县,长安以秦长安邑为名。高祖7年(前200)年,由栎阳迁都长安,太元初年(前104年)归京兆郡。县治在长安城西北横门内(今未央区六村堡北侧),此时的长安辖区基本上是今天的全部西安城区、长安西北部和未央区西部、雁塔区全部。当时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6、5公里,东邻霸陵县、奉明县、南邻杜县、西接户县、西北邻渭城县、北依长陵县。王莽建国元年(前9年),改长安县为常安县。刘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恢复长安县名。东汉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强迫献帝迁都长安。曹魏、西晋长安县,属京兆郡。后秦时,改长安县为常安县,北魏时期,再次恢复长安县县名。后梁开平元年改长安县为大安县,治所在西小城(今西安市西关一带)。后唐同光元年(923),恢复长安县县名,此后,一直未变。1928年,成立西安市政府,分长安县所属城内及四关划归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销西安市政府,原划地面仍归长安管辖,成立长安县城关区管理西安城关行政。1942年,成立西安市政处,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把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1949年5月20日长安解放,6月3日成立县政府,政府驻大慈恩寺,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辖,6月6日驻所迁往韦曲镇,6月13日县政府驻大兴善寺,7月16日再次迁往韦曲。2002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市长安区。
襄平县(平州治所)
战国时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东胡却千里。置襄平县,并为辽东郡治所。东汉末年以后,中原大乱。辽东太守公孙度趁机割据自立,自封为辽东侯,称平州牧,以襄平县为平州和辽东郡治所。公元238年(魏景初二年),司马懿灭公孙氏,辽东郡纳入魏国版图,在襄平设东夷校尉。晋武帝于泰始十年(公元274年)复为平州治所。东晋元兴三年(公元404年),高句丽击败后燕,攻占襄平,将辽东地区据为已有,并废襄平县,改名为辽东城。唐高宗收复辽东之后,在今辽阳市设置辽城州都督府。辽太宗天显十三年(实际为会同元年即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辽代辽阳之名“盖以唐人诗文中尝指辽东为辽阳,故取而名之也”。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辽阳府,辽阳县。康熙三年(1664年)县升为州。民国三年(1914年)改辽阳州为辽阳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市县分治,属辽东省管辖。1959年辽阳县并入辽阳市划归鞍山市领导。1961年又恢复辽阳县,实行市县分治,同属鞍山市管辖。1968年市县合并,属鞍山市。1980年恢复辽阳县。今为辽阳市辖县。
沔阳县(凉州治所)
西汉于沮水河侧(今茶店镇)置沮县,属武都郡;于今高潮乡旧州铺村置沔阳县,属汉中郡。汉时先主于沔阳设坛场为汉中王,诸葛亮率诸军驻汉中,屯于沔阳,即此,隋废,故城在今陕西沔县东南。东晋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废沮县。 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析沔阳县东南部地于今勉县、南郑两县的阜川和华山两乡交界附近置华阳县,并兼置华阳郡;延昌三年(公元514年)又析沔阳西部地于今铜钱坝村置嶓冢县,三县均属华阳郡。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废沔阳入嶓冢县,并将县治迁今武侯镇,三年又废华阳入;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更嶓冢县为西县,属汉川郡。北宋嘉祐年间褒城县治迁今红庙乡褒城村。元宪宗八年(1258年)于今高潮乡旧州铺置铎水县,并省西县。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铎水县辖地归沔州直辖,四年州治迁西山谷口(今武侯镇),州以水名(沔水为汉江古名),属汉中府。1912年废州为沔县。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难认,经国务院批准改“沔县”为“勉县”。 旧时中国地方政府的知县/县长的驻地;等同于现在的县政府驻地;有的县政府驻地直接被百姓称为“城关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