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薄利多销"经营策略

如题所述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
扩展资料:
薄利多销的原理:
薄利多销的理论基础其实非常简单,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因为所有商品基本同质,消费者没有理由购买价格更高的商品,销售商也不会主动压低价格来追求销量,因此市场上价格基本完全一致。
如果没有销售商主动压价,那么这种平衡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突然有一个销售商打破惯例,卖出了更低的价格,那么按照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的设定,所有的消费者都应当前往购买价格更低的销售商产品,同时更低的价格还可以激发市场需求(忽略运输、时间等成本),那么在其他销售商挨了打调整价格之前,第一个调价的销售商会卖出更多的商品,从而走量大赚一笔。
以上原理就是“价格-需求曲线”的形成原理,也是“价格弹性理论”的基本原理,其实不止是完全竞争市场如此,在垄断竞争市场也,寡头垄断市场等都遵循这样的原理。
薄利多销的威胁:
薄利多销作为一种手段,其工作原理简单、使用方法简单,但是也正因其简单,所以经常带来各种问题。
1、商家滥用,消费者对于比寻常价少不了多少的商品不再敏感。此条可以参考两元店、江南皮革厂倒闭了两则案例,刚刚兴起时,全国各地都有打着超低价卖正品的摊位、店铺,但是没过一两年,数量锐减。除了和商品本身质量有关之外,还和这种销售模式有关。
2、低价促销,并不能建立客户忠诚。截至目前,我见过低价起家但又建立起强大的客户忠诚的企业仅有小米一家,但是即使小米如今火到了国外,如果其不推出低价高配产品,同样会被指责忘记初心。更多的企业店铺,在其开业时选择超低价策略吸引客户,在其开业活动结束后,不是被忘却,就是羊毛被薅到关门。
3、长期低于市场价,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企业要强大,要发展,就要盈利,没有盈利的企业就应当被毫无怜悯的淘汰,这就是市场规则。长期低于正常价格会导致企业无法有效维持再生产活动,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无法有效抗击,从而资金链断裂,被迫破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31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减销售量增长率后的数值必须大于1。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