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问题

物体能否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中有一条是:平动的物体因部分物体运动情况相同,一般可以看做质点。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能否举个该条的反例?

2009-2010学年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命题人:杨静妮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 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无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A.在实验室千万不要品尝有毒的药品,如果药品无毒的话可以少量品尝。B.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酒精灯内酒精量不够,可以随时打开塞子往里面加酒精。C.如果火灾现场存有金属钠,千万不要用水灭火,应该迅速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一般要略低于试管底。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Na2Si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D )A.电解质 B.弱酸盐 C.强碱盐 D.碱性氧化物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B )A.纳米科技的发展有赖于胶体化学原理与方法。B.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豆浆时,可看到光亮的通路。D.万里长江流入大海处,形成长江三角沙洲。4. 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但加入盐酸后就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Na+、SO42-、Cl- B. K+、Na+、SO32-、S2- C. Ba2+、Cu2+、SO42-、NO3- D. HCO3-、Na+、K+、OH-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有可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B.如果某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后显红色,则证明该溶液肯定是某种碱的溶液。C.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成分金属高。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现象。6.M2O7X-与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M的化合价是( ) A.+2 B.+3 C.+4 D.+67.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 + 10Z- + 2XO4- = 2x2+ + 5Z2 + 8H2O②2A2+ + B2 = 2A3+ + 2B-③2B- + Z2 = B2 + 2Z-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Z2 + 2A2+ = 2A3+ + 2Z-可进行 B.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A2+>B->Z->X2+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D. 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氧化8.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SO42- + Ba2+ = BaSO4↓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 + 2H+ = Ca2+ + CO2↑ + H2OC.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2Na + Cu2+ = 2Na+ + CuD.氯气通入水中:Cl2 + H2O = H+ + Cl- + HClO9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 B.11.2 L CO2与8.5 g NH3所含分子数相等。 C.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 D.常温下,1L 0.1mol/L MgCl2溶液中含Mg2+ 数为0.2NA 。10.将足量二氧化锰与40mL10mol/LHCl充分反应产生的氯气同0.1mol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充分反应产生的氯气相比( ) A.前者产生的氯气较多 B.一样多 C.后者产生的氯气较多 D.无法比较11.将5mL、0.8mol/L的AgN03溶液与lOmL、0.3mol/L的BaCl2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Ag+ B.NO3- C.C1一 D.Ba2+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03大。 B.NaHC0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03小。 C.Na2C03和NaHC03二者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NaOH反应。D.在CaCl2溶液中加入NaHC03无白色沉淀析出,而在Ca(0H)2溶液中加入NaHC03有白色沉淀析出。13.有关同温同压下等体积C02和CO的叙述:①质量相等②密度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④所含碳原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③14.Na2CO3和NaHC03混合物100g,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时,冷却后称重,剩余固体质量为95.6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A.83.2% B.16.8% C.87.2% D.95.6%15.硫跟热的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 3S + 6KOH(热)= 2K2S + K2SO3 + 3H2O该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相比,正确的是:( ) A.质量比为2∶3 B.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质量比为1∶2 D.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6.实验中需要2mol·L-1的Na2C0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量Na2CO3的质量分别为( )A.1000mL,201.4g B.950mL,201.4g C.500mL,286g D.1000mL,212g 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含3个小题,共23分) 17.(8分)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工业上使用漂白粉时,往往在溶液中同时加入少量的盐酸,以增强其漂白效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时,不加盐酸也可漂白,但需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保存漂白粉时应注意: 。18. (4分)请利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NH4NO3 = 2HNO3 + 4N2 + 9H2O 反应中,被还原的N原子与被氧化的N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 19.(11分)现有A、B、C、D、E五种化合物,其焰色反应均显黄色,除其中有一种为浅黄色固体外其余均为白色粉末,已知五种物质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B+H2O+CO2→A ②D+H2O→C+O2↑③A+C→B+H2O ④E+O2→D (1)判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分别用化学式表示为 A 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21分)20.(9分)(1)配制500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NaOH固体_________g,称量该固体时,应先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再将NaOH固体置于其中称量。然后再往烧杯中加适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将上述固体完全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沿玻璃棒转移到________中,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要转移到上述仪器中,然后加水至离刻度线还有1-2cm时,改用________定容,使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停止加水,盖上塞子,摇匀,最后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备用。  (2)在(1)实验中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但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2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1)实验中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2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将正确配制好的上述溶液取出10mL,其浓度为__________,所含Na+个数为__________,将此10mL溶液稀释至1L,其浓度为_________,所含Na+个数为__________21.(12分)(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实验室里制取某些有毒气体时,为了尽量防止毒气逸散造成空气污染,有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Ⅰ]。并设想用[Ⅱ]或[Ⅲ]两种简易装置代替[Ⅰ]中的b~c部分,以求达到同样的目的。 试回答:①若用[Ⅰ]取氯气,b瓶加入的液体一般为 。在选取试剂正确且适量的前提下,反应开始后,当关闭活塞K时如若发现c中液面不明显上升,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检查的简单方法是 。②装置[Ⅰ]中b能防止多余气体逸散的原因是: ③欲用[II]或[III]代替[I]中的b~c部分(选用液体相同),是否可行?(填“是”或“否”)[II]是否可行 ;[III]是否可行 四.计算题(本大题含1个小题,共8分)22. (8分)将70g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和物跟98g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1)分别写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计算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3) 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O2与多少升空气中氧气物质的量相等?(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按1/5计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l2345678答案DDBBADD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CBCCACD二.填空题(本大题含3个小题,共32分)17.(8分)2Ca(OH)2+2C12=CaCl2+Ca(ClO)2+2H20 (2分) Ca(ClO)2 (1分) ClO-+H+=HClO (2分) Ca(ClO)2+C02+H20=CaC03↓+2HClO (2分) 密封保存,置于避光阴凉干燥处。(1分) 18.(4分) 双线桥法略(2分,错一处不得分)     3∶5 (2分)(11分) (1)A.NaHCO3 B.Na2CO3 C.NaOH D.Na2O2 E.Na2O (每空1分) (2)① CO32- + CO2 + H2O = 2HCO3- ② 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 ③ HCO3- + OH- = CO32- + H2O (每空2分)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21分)(9分) (1) 40.0 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2)大于 (3)小于 (4) 2mol/L 1.204×1022 0.02mol/L 1.204×1022 (每空均1分)21.(12分)(1)Mn02+4HCl(浓) = MnCl2 + C12↑ + 2H20 (2分) (2)①饱和的食盐水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将装置连接好并将活塞K关闭后,从c向b中注入水,直到c中的液面高于b中的液面后停止加水,等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每空2分) ②多余的气体可以将b中的液体压回到c中去,b中能够暂时存放多余的气体,从而使多余的气体不至于逸散到空气中 (2分) ③ 是 否 (每空1分)四.计算题(本大题含1个小题,共8分)22.(8分) 解: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Na2O + H2O = 2NaOH (每个方程式1分)(2)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二者生成的NaOH物质的量分别为Na2O和Na2O2物质的量的2倍,生成的O2物质的量为Na2O2物质的量的0.5倍,×100%=50%∴ 〔2 n(Na2O2)+2 n(Na2O)〕×40 g.mol-170g +98g – 0.5n(Na2O2)×32 g.mol-1 又 ∵ 78g.mol-1 × n(Na2O2)+62g.mol-1 × n(Na2O)=70 g 故解方程得:n(Na2O2)=0.5mol n(Na2O)=0.5mol (各2分)(3)由(2)可算出生成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0.25mol×22.4 mol.L-1 =5.6L 则空气的体积为:5.6L×5=28L (2分)答:略。(说明:本计算题的步骤或方法只要合理,均可参照给分) 试题分析题号考察内容掌握程度选择题1化学常识理解2物质的分类方法应用3胶体理解4离子共存掌握5物质的化学性质应用6电荷守恒的计算应用7氧化还原反应掌握8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应用9物质的量掌握10氯气的制备掌握11离子反应应用1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应用13阿伏加德罗定律掌握1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计算掌握15氧化还原反应应用1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应用填空题17漂白粉的性质应用18氧化还原反应应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应用19推断钠的化合物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应用实验20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应用误差分析应用21氯气的制备实验设计应用计算2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计算应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01
平动的物体,在不考虑大小、形状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
比如火车过大桥,求通过大桥时间,考虑长短,不能看作质点。

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时间,不计长短,能看作质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01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认为它是平动的典例,高中物理应用题中就把它作为质点处理。
高中物理研究的是理想条件,不要因把它与现实联系而纠结。
平动时,研究车内人的动作,车就不能当作质点。追问

谢谢。因部分物体运动情况相同 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追答

"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完全一样的物体"意思是说这个物体作平动,这时候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完全一样,就可以用一个点的运动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而转动的物体,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就不要一样(比如线速度),就不能用一个点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