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句话是党的什么理论的内容??理论详细内容是什么??

1、“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内容是:

改革开放要坚持,腐败要惩治。我们应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打击犯罪。我们要一方面加强物质文明,一方面加强精神文明。

2、社会概况: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起飞。然而,与此同时,各种矛盾也开始出现,和一些社会问题逐渐暴露:腐败、贿赂等腐败问题越来越多,严重的和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社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些颓废的想法出现,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况;

社会上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是只要做好经济建设工作,就可以把其他事情放到一边去。二是要搞好政治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使经济发展慢下来。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敏锐地注意到这一问题可能导致改革开放的偏差。他在不同场合郑重指出并反复强调,要把改革开放作为主旋律,同时惩治腐败。我们应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打击犯罪。我们一方面要促进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要保持两只手都很坚定。

扩展资料:

1、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两只手”只是手段,“两只手要硬”才是目的。不仅是物质文明,而且是精神文明,民主与法制、党的建设必须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2、“两只手都应该坚定”。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政治、法制的全面发展。它揭示了中华民族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

正是在邓小平的指导和倡导下,全党才有了认识执政规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共同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03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同志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过不同的“两手抓”:第一,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第二,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第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7页)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必须相互协调,全面发展,和谐共进。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同志多次批评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告诫全党要从巩固社会主义的高度,从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甚至社会主义也会变质的高度,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作了高度概括,指出:”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强有力的思想和政治保证。党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两手抓”是一系列相互配套方针的统称,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们的内容不尽相同,针对性各有侧重,但是归结到一点,“两手抓”主要还是指同时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邓小平同志很重视并反复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坚持“两手抓”的方针。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一起抓,这有深刻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根据。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是相互依存的,必须协调地全面地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同样,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从实践情况来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了物质文明建设一手硬、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情况。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邓小平同志及时地发现并批评了这种倾向,强调两只手都要硬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软、没有硬起来的原因,主要是有些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说:”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这个真理,有些同志已经不那么清楚了。这样,也就很难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 现阶段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体制转换的过程中进行的。在这种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三个历史性课题。这就是: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蔓延;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所有这些,都是对我们的重要考验。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要巩固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要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一切,不但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这些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促进改革、发展、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精神文明建设在有些方面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教育科学文化体制有待进一步改革。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存在的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
第2个回答  2011-07-03
是中国现在的基本理论,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提高生活水平
第3个回答  2019-01-2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一个俗语,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第4个回答  2020-11-09

1、“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内容是:

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2、社会形势: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但与此同时,各种矛盾也开始呈现,一些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日益增多,重特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有所冒头。

面对变化的形势,社会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只要搞好经济就行其他问题放一放再说,一种是必须先搞好政治思想道德建设,经济建设可以慢一慢,宁可让“钱袋子”瘪了,也不能让“脑瓜子”空了。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可能导致改革开放出现偏差的问题,他在不同场合严肃指出并反复强调: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扩展资料:

1、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双手”只是手段,“双手要硬”是目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进步,而且是精神上的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必须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双手要坚定”。八个字,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政治和法制的全面发展。它突出了中华民族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

正是在邓小平的指导和倡导下,全面认识执政规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成为全党的共同思想。中国共产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两手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