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哲学有用吗?

那应该怎么学呢?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应该看那些书呢?

习哲学的好处与坏处:

和友人谈哲学,他讲到了苏格拉底、第欧根尼、赫拉克利特的生平与死亡,他们都对追求灵魂的丰富极为执著,对物质需求极尽简朴,但是对躯体的健康也甚为在意,表现了哲学并非消极而是对人性的回归。

然后,他说,他反对女人学哲学。那是对女人这种感性动物的极大摧残!俺大笑,哈哈哈哈!

俺潇洒一笑,真实意思是既不反对也不赞同。俺在对一件事物不完全了解前基本都是这个态度。下面是俺对学习哲学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和看博的人一起探讨:

1、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学哲学能丰富你的内在,使你具有幸福的能力。

2、一个人如果有哲学思考的习惯.就不易有无聊空虚的时候。

3、使你从一些事中跳出来,和外在遭际保持距离,保持平静的心态。

4、"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反省使你不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

5、你会深刻理解“人类的问题无非两种,一种是吃不饱饿出来的,一种是吃太饱撑出来的。”这样现实而有哲理的句子。

学习哲学的坏处:
1、沉溺于思想而忘记了干实事。有时还会成为逃避生活责任的借口。

2、哲学追求的是使灵魂超脱于肉体,但只要肉体还存在,就无法与世俗完全分开。因此,灵魂与世俗这一对矛盾体长期共处不是导致伟大的哲学家,就是导致精神分裂者。

学的方法:联系生活,把他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你就会学到哲学的真谛,因为所有的哲学都源于实际生活。毛泽东也不列外。首先学哲学,是不带功利的,纯粹出于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种“道德涌动”(马克斯舍勒说的)
另外,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习惯,不要人云亦云。要大胆质疑,严谨分析。
再次,要善于观察世界和生活,在体验和经验中思考社会和人生,在实践和行动中去检验自己的思想。
还有,多跟人家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思想的碰撞中检验自己。
还有,多看书,不带任何偏见和先入为主的看书,学习多一点理论。也可以循序渐进。开始的找入门书,有基础了再看深的

推荐的书:《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 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实践论》就是作者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这篇著作原是作者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的讲义中的一部分。195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 1卷。
  
  看来要好好看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09
xksnb讨论的是哲学的精神,而不是人们通常讲的哲学。而就哲学精神而言,是任何一个人,即使他不是哲学家,都必须具备的。所谓哲学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是一种独立判断,严密思考。不人云亦云,对任何事物在未经思考之前,都不能盲目接受。这就是孔子讲的,学而不思则罔。那么思考对我们有用吗?这岂非是废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知识之所以常常与哲学相提并论,就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是人们思考的结果。本身是思考的结晶。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前人思考的痕迹。可以学到一些经验教训。此之谓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这就是为什么一切的学者专家要研究一们学问都必须学习这门学科的历史。历史真是太重要了!而以上的叙述正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哲学,但却无碍于中国人文明的创造和发展。因为对于人类来讲,哲学精神是远比具体知识更重要的一种东西。这就好比法律与法的精神之间的关系。法的精神是渗透于法律制定的各个环节。并且是其修改的真正原因。什么事法的精神,自由平等博爱公平互不伤害的精神。哲学本身也是一门科学,而且这门科学本身还处在一种变动之中,不断地行进和发展。
由此,其有用性可知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7-09
哲学在中国可以追寻到三,四千年以前。哲学是非常重要的。老子,孔子都哲学讲的都很透彻。
第3个回答  2011-07-09
学到深处就不是有用无用的问题,高中的话用来应付考试还是可以的
第4个回答  2011-07-09
看书 有用的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