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与测量的区别

如题所述

计量与测量的区别如下:

1、从不同的观点出发,电子测量和计量的内容和对象有不同的分类。

①按频率划分:通常以30千赫左右为界线。30千赫以下为低频测量,以上为高频测量,然而这种界线并无确切的定义。还可以按频率再细分为音频、视频、射频和微波测量,其间的分界也不甚明确,常有交叉重叠,微波频谱高端(300 太赫以上)已与红外和可见光频率相衔接。

在音频段内又可再细分为亚音频(甚低频)、音频和超音频测量。微波测量则又可细分为米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测量。电子测量方法和器具日益向宽频段发展,已能包括从直流到微波频段,因此电子测量按频段分类已日渐失去意义。只有亚音频和亚毫米波测量,作为强调向两个极端发展的特殊情况,还有其特殊意义。

②按具体对象分类:电子测量和计量常按具体的对象(不同的参量)来分类,一般包括四类参量:有关电磁能的量(电流、电压、功率和电场强度等);有关电信号特征的量(频率、相位、波形参数和脉冲参数等);有关电路元件和材料的参数的量(阻抗或导纳、电阻或电导、电感和电容等);有关无源和有源网络性能特性的量(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衰减、增益、相位移和频带宽度等)。

这种分类并不严格,从不同观点来看,同一个量往往可以归入其中的某一类,也可以归入另一类。例如,频率既是交变电磁能的一个属性,又是信号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可能是电路元件、材料或网络的特征量。

此外,这几类参量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信号特征参量往往离不开电能量的测量,而元件参量也可以通过网络参量而求得。就连集总参数元件的基本参量如R、L和C等,也常通过测量反射系数来求得。在按参量分类时,也常再按频段或所用的技术再行细分。

③按其他原则分类:电子测量和计量有时也从其他一些观点出发按不同的原则来分类。从电路、信号和系统的理论分析方法考虑,可分为时域测量与频域测量和后出现的数据域测量;从测量技术来考虑,则可分为经典的正弦测量或静态测量、扫频测量或动态测量,脉冲测量或瞬态测量等;若按测量方法,则可分为谐振法测量、电桥法测量和比较(替代)法测量等。

2、特点电子测量和计量除类别繁多、对象复杂而多变外还有一些其他特点。

①量程和频程极宽:例如,电子测量中待测的功率可能小到10瓦(来自深空宇宙飞行器的信号),大到10瓦以上(远程雷达发射机功率),量程达到1:10范围。一般不可能用一种测量方法和一种测量仪器来覆盖整个量程,也不应只建立单一的W(瓦)标准,而应有μW、mW、W、kW、MW 等一系列功率标准。

不过,电子测量仪器中也有能覆盖很宽量程的情况,如一台完善的频率计数器能测量10~10赫的频率,量程为1:10。一般说来,同类的量在不同频段的测量和计量所用的方法和器具往往不同。但也存在不少频程很宽的测量器具,如从音频直到40吉赫的频谱分析仪和 0~18吉赫的标准衰减器等。

②精确度参差悬殊:测量和计量技术的水平、测量结果的可信赖性以及测量和计量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全在于测量或计量的精确度,或者说,全在于测量或计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或误差的大小。电学计量中直流电压的计量,最好的可达10量级。然而,电子计量中精确度最高者为频率计量,最好的可达10量级;日常工作的频率计数器也可达10~10量级。

电磁量易用电子学方法加以变换。例如,数字式电压表就是利用υ/T或υ/F变换技术,把电压变换为时间或频率来测量的。日常工作用的数字式电压表,不确定度达到10的量级并不罕见。而在电磁测量中,0.1级(不确定度为±0.1%)电压表则是珍贵的标准仪器。

利用参量变换技术来获得十分方便而且高度精确的测量手段,是电子测量的一重大特色,这也是电子测量技术迅速渗透到几乎一切计量和测量领域的主要原因。然而,电子计量单位既然都是导出单位,其不确定度就不可能优于它所赖以导出的原始单位的不确定度。

3、另外,视具体的对象和频程、量程的不同,电子测量和计量所能达到的精确度也可能十分悬殊。有些项目如失真度或Q值的常规测量或计量,其不确定度可能劣到10的量级或更差。

③影响量多和影响特性复杂:对测量结果所得量值能产生影响的量称为影响量。影响量通常来自测量系统的外部,如电源电压的起伏、环境温度的变化、外部噪声和干扰等。测量系统本身的某个工作特性,也可能对系统的另一工作特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测量结果。

例如,电压表的频率响应特性和检波特性,都直接影响电压测量结果的量值。另一方面,电子测量器具以及被测对象内部的元件、器件数目甚多,对外界影响也相当敏感。错综复杂的影响量所产生的不良效应有时会成为严重问题。此外,由于电子测量和计量的量程和频程宽,测量器具内部各种影响特性所引起的不良作用有时也可能十分严重。

因此,在许多电子测量和计量中,对环境的控制是必要的,而且有时要求十分严格(见测量与环境)。为了减弱测量系统内部产生的不良影响,必须尽量避免寄生耦合,对输入输出阻抗也要有严格的要求(见测量技术)。

④误差问题较难处理:在电子测量和计量中,由于影响量和影响特性众多而复杂,因而很难充分掌握测量误差。系统误差常带有一定的随机性质,而且不少是属于非正态分布的,不能用经典的概率统计方法处理。此外,由于仪器的生产数量一般不多,难以获得大量采样,因而无法知悉这些非正态误差的确切分布律。

⑤对科学技术新成就敏感:为了获得高精确度,电子测量和计量对科学技术新成就十分敏感,往往率先采用。如采样、锁相、频率综合、相关检波、数字化、自动化等技术,很快就在电子测量和计量中得到应用并日益普遍。

在新技术的引用方面,最突出的是电子计算机和微处理器的应用,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子测量和计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避免了漂移的影响;同时也易于进行大量数据采集和重复测量,通过统计分析来减弱随机误差。

利用自动化技术,通过误差模型对测量结果逐个进行误差修正,从而排除了许多系统误差。还可以使测量系统自动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准,乃至自我检定。此外,也便于利用间接测量的原理,从为数不多的直接测量结果出发,通过计算机换算而求得许多其他有关的参量的量值,从而实现多功能测量。

电子测量和计量除对电子学本身的新成就十分敏感外,对于其他学科的成就也吸收得很快,如汲取了原子波谱学的成就,创造、发展了原子频率标准;从光学获得启发而采用了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测量中的准光学技术;低温超导技术在超短脉冲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半导体量子干涉器件的应用等。

扩展资料

发展电子测量和计量的发展很快,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电子测量和计量的整个面貌大为改观。电子测量和计量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引人注目。

①电子测量已从使用个别或几个独立的仪器对单项或分别对若干项电磁量进行测量,转向利用多功能复合仪器系统对整个被测器件或系统做出全面表征(网络分析仪是个典型例子),或对信号做出全面表征(如信号分析仪或自动频谱仪)。

此外,利用时域、频域互相变换的技术,从一域的测量得出另一域的结果;通过信号分析而求得网络(系统)的表征或者相反(时域反射计即其一例)。

②在计量方面,随着微观“自然”基准的建立,实物计量基准和各极标准的重要性已日趋下降。1967年秒的定义改用原子钟来规定;1983年10月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了米的新定义。在这之后,将逐步把国际单位制中剩下的五个基本单位同秒(频率)单位联系起来,把一切计量单位统一在频率单位上。

③电子测量和计量同计算机相结合是一个重要趋势。测量仪器的智能化、积木化和自动化的程度和水平还须提高,宽频带、宽量程、高精度和多功能的要求的实现还要较多地依靠计算机的功能。

测量仪器和计算机渐趋一体,成为万能的“黑盒”,通用测量仪器和专用测量仪器的界限将有新的划分甚至可能消失。而电子测量系统与信息网的综合发展,使有可能通过测量来分析和综合所采集的大量数据,对所取得信息的使用效果作出科学评价。

④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对电子测量和计量技术提出新的要求。现代大型工程和尖端技术的发展,对电子测量和计量提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测量技术的苛刻要求,包括很多精确度很高的测量项目,极大到极小的量程范围、很宽的频带宽度,极端的测量环境和动态的工作条件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1
即"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唯有计量部门从事的测量才被称作"计量"。测量"就是为获取量值信息的活动;"计量"不仅要获取量值信息,而且要实现量值信息的传递或溯源。"测量"作为一类操作其对象就是测量仪器。"测量"可是以孤立的;"计量"则存在于量值传递或溯源的系统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3-19
测量与计量的区别是什么?
测量包含计量,计量是有质量保证的、负责任的测量。(某计量院曾因一份价值20块钱的检定证书被法院判赔2千万)我们​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人、机、料、法、环来分析如下:
​人:测量对人的要求低得可怕,(低到不是人都行!猫都知道拿胡须测量一下这条缝过不过得去!)可以用手指来测量长度,这一捺约是20厘米,误差可达到3/5厘米,不同的人测量出的误差更大,这样测得的结果可信度有多高?可计量对人的要求较高,需要受过培训并取得资质,以前是国家检定员证,现在是国家注册计量师证。
​机:这里指测量用的机器设备。任何实物都可以拿来做测量,比如用手指头或目视来测长度、脸盆测水的重量或体积、牙齿咬黄金测硬度等等。而计量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对机器设备要求很高,计量用的机器设备一般要求必须比被计量的机器设备的准确度至少要高一个数量级,即10倍。此外计量设备的稳定性也需要长期评估,其价格可能是一般测量设备的N倍。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如果将测量或计量后的数据当做产品,那产品都一样,要测长度都测长度,要测体积都测体积。但介质可能有所不同,如量杯在计量时一般用水做介质,而客户可能拿量杯去测量油的体积。一般测量针对的是某物的一种参数,如汽油的体积,而计量针对的是测量用的设备,即加油机的表头示值是否准确,而不管是油还是水。
​法:测量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标准的、非标准的方法都行,只要测量的人认为产生的误差可接受就行,对自己负责,属第一方检测。而计量只能使用国标规定的方法,属第三方检测,对被计量设备【正确使用者】负责。为什么强调【正确使用者】?比如计量一台量程100公斤电子称,依生产商规格判定合格,但使用者用其测量50克质量发现其误差极大,这就属于错误使用测量设备,而正确使用时一般应选择量程的(10~90)%,即10~90公斤之间取点测量,一定要测50克需另选合适的测量设备。
​环:测量现场的温度、湿度、气压、海拔高度、风速、振动、阳光强度等等条件都会影响到结果,测量时可少考虑戓不做考虑,但计量时这些都是考量因素,要通过计算确定其对结果的影响大小,或在标准环境中作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7-08
通常来说测量跟计量是通用的,但是从计量意义上来看,计量包含测量,测量是体现计量的一种手段、方法。计量不仅仅是包含着测量,还包括许多的文件性内容,例如计量法等。建议你去看看计量基础学。
第4个回答  2011-07-08
计量里面包含着测量,测量只是一种表示计量的一种手段。通常我们用的计量和测量是同用,但在计量学里面,计量的意义很广,可以推荐你去看看计量基础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