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指的是谁?

如题所述

指的是南朝梁的将领——陈庆之

“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白话释义:功成名就的将帅们千万别固步自封、沾沾自喜,任你有千军万马,也要避开白袍将军陈庆之率领的军队的锋芒。

此句出自《梁书·陈庆之列传》——“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自发铚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

陈庆之生平: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梁武帝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著,政绩斐然,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赐鼓吹一部,谥号“武”,还诏令义兴郡发500人为其会丧。

扩展资料:

陈庆之参与的著名战争:

1、征战涡阳:

梁大通元年(527),与寻阳太守韦放合攻魏之涡阳(今安徽蒙城)。魏遣征南将军元昭率数万步骑来救,陈庆之乘魏军远来新至,仅指挥100人击破其前锋。

后又与诸将连营而进,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交战频繁,将士疲惫。有的将领建议退兵,他力主决战。魏军筑就13垒以控制梁军,他领兵夜出,破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梁军乘胜强攻,俘斩甚多,其余九垒皆溃。

2、北伐北魏:

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陈庆之领兵乘北魏征讨邢杲起义军之际,乘虚攻占荥城(今河南商丘东),进逼梁国(今河南商丘)。陈庆之率军进攻,一日之内攻占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

梁大通二年(528年)四月,魏北海王元颢来降,梁武欲利用其向北拓地,至不济也能在魏梁间建立个防卫缓冲地带,遂封元颢为魏王,以陈庆之护送北归。同年十月,陈庆之袭取魏铚城,旋破荥城。

梁大通三年(529年)四月,魏元天穆率大兵东讨邢杲,陈庆之乘虚北上,围攻梁国(治睢阳),破魏丘大可7万人。四月二十日,陈庆之进军考城,破魏元晖业羽林军2万人。五月一日,魏大梁守军望白袍而降。陈庆之遂引师西进,鞭指魏都洛阳。五月二十三日,在魏援军赶到之前,破魏杨昱7万人,攻陷荥阳

梁军陷洛阳后,魏元天穆等又反扑,先后攻克大梁、睢阳,并由费穆率2万兵攻虎牢,洛阳告急。陈庆之遂回师进击魏军,元天穆畏之而率4万众北渡黄河,费穆则率2万众降于虎牢。随后,陈庆之收复大梁、睢阳,洛阳之危尽解。

历史上对陈庆之的评价:

1、“陈庆之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庆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佩,亦一世之荣矣。”

(白话释义:陈庆之有将相谋略,能战胜战争,攻下城池,是和廉颇、李牧、卫青、霍去病一样的。陈庆之性情警惕、有远见,很早就效忠高祖皇帝,既报答知遇之恩,又谨慎肃穆,头带蝉冠、佩戴组带玉佩,得一世荣光。)

2、“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白话释义:陈庆之性格祗慎,每次奉诏,都要洗沐拜受;生活俭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虽身为武将,但射箭却不能穿札,而且也不善于骑马,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庆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说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陈庆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有名的军队、出名的大将都不要自鸣得意,就算千军万马都要避开白袍将军陈庆之。陈庆之因平时爱穿白色袍子,因此所以当时有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扩展资料:

白袍将军陈庆之的轶事典故

1、不善弓马

陈庆之身体文弱,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陈庆之性格祗慎,生活俭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虽身为武将,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 

2、酷爱下棋

陈庆之自幼便跟随萧衍。萧衍酷爱下棋,棋瘾一上来可谓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地和人对弈陈庆之精力特别旺盛,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甚得萧衍的欢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1

指的是南朝梁的将领——陈庆之。

1、陈庆之出身庶族,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小,用兵灵活。

2、陈庆之指挥艺术的最大特色是重视士气,善于把握战机,善于打运动战。陈庆之不但在战场上注重士气的作用,在平时也注意士气的积累。在荥阳之战中,陈庆之的演讲让梁军将士没有了任何顾虑,于是梁军在陈庆之指挥下“相率攻城”,创造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有的战例。

3、陈庆之的战绩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因平时爱穿白色袍子,因此所以当时有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扩展资料: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颇受信任。梁普通年间,任武威将军、宣猛将军等职,带兵有方,善抚军士。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谥号“武”。长子陈昭继承他的爵位。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在陈庆之坐镇江淮期间,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发展边境城市的生产,两年的时间,边境一带府库充足。陈庆之又表请精简南司州为安陆郡,置上明郡。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济灾民,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以李升为首的800多名豫州百姓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

轶事典故

1、不善弓马

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陈庆之性格祗慎,每次奉诏,都要洗沐拜受;生活俭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虽身为武将,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 

2、酷爱下棋

陈庆之自幼便跟随萧衍。萧衍酷爱下棋,棋瘾一上来可谓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地和人对弈,其他人都筋疲力竭,唯独陈庆之精力特别旺盛,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甚得萧衍的欢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陈庆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1

指的是白袍将军陈庆之。陈庆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陈庆之麾下皆着白袍,自挥师北上至洛阳为止,历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前。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颇受信任。梁普通年间,任武威将军、宣猛将军等职,带兵有方,善抚军士。

扩展资料:

陈庆之出身庶族,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小,用兵灵活。陈庆之指挥艺术的最大特色是重视士气,善于把握战机,善于打运动战。陈庆之不但在战场上注重士气的作用,在平时也注意士气的积累。在荥阳之战中,陈庆之的演讲让梁军将士没有了任何顾虑,于是梁军在陈庆之指挥下“相率攻城”,创造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有的战例。陈庆之的战绩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因平时爱穿白色袍子,因此所以当时有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庆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5

是南朝梁的将领——陈庆之。

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大将陈庆之攻入魏国都城洛阳时,城中流传的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意思是,功成名就的将帅们啊,千万别自作樊笼啊,任从你有千军万马,也要避开穿白袍的陈庆之统领的军队的锋芒。

陈庆之(484~539):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南朝梁国的名将。自幼为萧衍的随从。梁武帝遣他与魏国交锋作战,多次获胜。最大的战绩是曾以七千兵力抵敌10万,攻取洛阳城。

梁武帝萧衍曾经亲自拿着诏书对其进行嘉勉,赐予陈庆之和他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威风凛凛,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