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这么多明星.那明星都是零片酬么?这又是谁组织的啊

如题所述

整个影片的成本在3000万左右,属于中等偏下,所有的大腕都不要片酬。
 韩三平的个人号召力、影片的历史意义、冯小刚的引荐等成为重要力量。
 说法一:威胁论

  “如果不演,以后电影不排好档期”

  在影视圈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演员得听导演的,导演得听投资方和发行方的。”作为渠道商和发行商,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是娱乐圈当之无愧的“大佬”。

  有业内人士直言快语地点明了韩三平《建国大业》号召力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来演,以后电影不给排好档期。”

  近日,记者来到中影集团的怀柔基地,采访了《建国大业》的另一位导演黄建新。“明星大腕不要钱、抢着来参演《建国大业》图的是什么?是怕得罪韩董,以后拍片受影响吗?”记者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黄建新表示:“不会考虑这个,如果一个演员是一个好演员,他适合角色的话就会选择他,跟其他的没关系。即使他们不来,三平也不会生气。像尔冬升,本来都谈好了,但实在是后来档期排不开,没来成。中影不能因为这个以后就不排尔冬升的档期了。”

  说法二:随大流论

  “比上没上春晚有杀伤力多了”

  有网友这样评论:“所谓规模出效应,量变引起质变,加盟的人一多,没轮上的能不急吗,比上没上春晚有杀伤力多了。”

  说到演员主动请缨的现象,黄建新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当时建国大业已经拍完了,周星驰急急忙忙给韩三平打电话‘我为什么不能在《建国大业》里客串一下啊?听说现在要是不上这个片子,就说明自己不是一线演员了啊?’看得出很多演员都为是否能在《建国大业》中露一面而着急。”

  就连导演陈可辛也曾半开玩笑地对黄建新说:“你和韩三平把我一辈子想找的演员全都找到了,并且全部出现在一部电影中,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说法三:魅力论

  “冲着韩三平的个人号召力来的”

  据说,韩三平在圈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是能召来如此多大腕的原因。

  导演黄建新和韩三平是二十多年的好朋友。冯小刚认为,这么多明星大腕愿意来跑龙套,“应该是冲着韩三平强大的影响力和个人魅力来的”。他分析说:“韩三平合作过的演员、导演有很多,在圈子里也帮助过很多人。”

  黄建新也表示:“自从他(韩三平)担任了中影公司董事长以后,中国电影这几年的变化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末是很不行的。他在那个阶段接手了一些重要的项目,让中国电影大翻身,收复失地。在业界,他是一个强有力的推手和旗手。大家都服气他。所以等开口的时候大家几乎都会接受。‘零片酬’跑龙套是无法与这份尊敬之心相比拟的。”黄建新说。据青年周末

还有,这部影片受到全球重视。见下边资料:
跟所有大片一样,这部由172位明星加盟的影片票房究竟如何成了当天现场关注的焦点。对此,韩三平一如既往不肯事先预测。但在大家不依不饶之下,他表示“一般来说,一部电影发行的拷贝数量和票房是成正比的。《建国大业》试映后,院线经理订购的拷贝数量是我主持中影公司以来最高的,订出了1450个拷贝。但不一定它的票房就会是最高的。”

  据了解,之前的中国电影拷贝数量最多的记录是被《赤壁》保持,而《建国大业》还比它多了近50块,所以票房大的大致也估算的出,但是韩三平还是谦虚的表示,“我的底线是1个亿。”但随后他又补充,目前《建国大业》团体票预订也是他主持中影公司以来最好的,仅全程支持首映的某汽车公司,就订购了30万张。

  而截至至今,除了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等近十几个国家也均购买了这部影片的拷贝,将全球同步在十月一日上映。

参考资料:http://ent.sina.com.cn/m/c/2009-09-01/10502678706.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2
建国大业,明显大家不为片酬了。为国家出力,这是自己的招牌。是在树立自己的形象啊。这个比片酬管用。明确的说应该是国家组织的(无形的组织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14
我宁愿相信这是爱国的表现,这是60周年给国家的献礼,作为中国人这些明星有爱国情怀这不很正常么?
第3个回答  2011-06-28
应该不是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