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问题3 小学生都在找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 ”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 》中的“ , ”; 《 》中的“ , ”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 》,这首诗表达了“ , ”我还知道他的爱国诗,如《 》,诗句是 “ , ”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诗为 “ , ”王之涣的《 》,诗为“ , ”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 , ”宋代诗人苏轼的《 》中的诗句“ , ”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 , ”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 ”和“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诗句,李白送别 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表达了友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 , ”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 ,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 ”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月白,月是故乡明.”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我还知道他的爱国诗,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句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之涣的《凉州词 》,诗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诗句,李白送别 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表达了友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19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月白,月是故乡明.”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我还知道他的爱国诗,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句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之涣的《凉州词 》,诗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了这个问题。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 静夜思》中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泊船瓜洲 》中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 》,这首诗表达了“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还知道他的爱国诗,如《出师》,诗句是 “ 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出塞》,诗为 “ 清时明月汉时关,往里长征仍未还 ”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 》,诗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 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机流”,表达了友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水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诗句,李白送别 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表达了友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 静夜思》中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泊船瓜洲 》中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 》,这首诗表达了“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还知道他的爱国诗,如《出师》,诗句是 “ 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出塞》,诗为 “ 清时明月汉时关,往里长征仍未还 ”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 》,诗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 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机流”,表达了友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水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

我在其他地方找到的,准确无误!
第2个回答  2007-06-18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 静夜思》中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泊船瓜洲 》中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 》,这首诗表达了“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还知道他的爱国诗,如《出师》,诗句是 “ 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出塞》,诗为 “ 清时明月汉时关,往里长征仍未还 ”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 》,诗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 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机流”,表达了友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水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

我在其他地方找到的,准确无误!
第3个回答  2007-06-18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 静夜思》中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泊船瓜洲 》中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 》,这首诗表达了“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还知道他的爱国诗,如《出师》,诗句是 “ 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出塞》,诗为 “ 清时明月汉时关,往里长征仍未还 ”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 》,诗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 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机流”,表达了友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水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

写了好久~~~
第4个回答  2007-06-18
牛人 都背过了!佩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