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结合实例,举例说明艺术创作过程分为哪几个基本阶段。。。论述题,谢谢诶。。

是艺术概论的论述题,,急啊,谢谢。。考试用的。。

  艺术创作过程是人类的高级精神生产,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过程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几个部分,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心理与情感活动。但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又不得不把它分开来讲。
  一般说来,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当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又常常相互交织,融为一体。
  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列为:艺术体验(社会生活素材和经验积累)----艺术构思(提炼素材产生主题与布局设计)---- 艺术传达(制作成作品)。
  首先,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艺术体验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它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中国古代艺术家特别强调自觉艺术体验,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李白说“一生爱入名山游”,生动描述了自觉艺术体验的观点。中国绘画史上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据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的记载,唐代画家吴道子在裴将军的剑舞中得到一次深刻的艺术体验,从而完成了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作品。
  艺术史上的诸多事例表明,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关键。没有艺术体验就不可能创作出成功的艺术作品。艺术体验是一种审美体验,而不是随意的日常生活经验。美学家王一川指出:审美体验是“人生终极意义的瞬间生成”。“人生终极意义”是指人类追求的永恒理想,如自由、美、和谐等。
  其次,艺术构思是指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艺术家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主题和艺术形象的过程。这是艺术创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构思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有的艺术构思完成于刹那之间,如诗、绘画、音乐中的一些即兴之作;有的艺术构思则需要漫长的一生。如歌德的《浮士德》,从1770年到1831年,他耗费了长达60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部巨著。不管所用的时间长短,艺术家们都在寻找完美的形式,赋予艺术体验一种恰当的形式结构。艺术构思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
  据明代唐志契的《绘事微言》记载,南宋画院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请画家们作画。许多画家竭力描摹酒家、竹桥、楼阁等,惟独李唐的画上不见酒家也不见人物,只有一幅酒旗在竹林桥边悠然飘扬。宋徽宗认为李唐的作品最高,因为他的画上没有酒家,却隐含了酒家,准确地表达了“锁”的意思,构思高出一筹。
  现代作家老舍曾经以诗句“十里蛙声出山泉”为题,请齐白石作画。声音怎么在画面上表现?如何把“十里”的空间呈现在画面上?白石老人画了一幅四尺长的立轴,青苔斑斑的乱石丛中激流奔涌,几只小蝌蚪自由嬉戏,顺流而下。从画面上可以看出,蝌蚪正生机勃勃地准备变成青蛙,十里之后,必定是一片蛙声。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画的美学特征:含蓄蕴藉。
  最后,艺术传达是指在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作品。艺术传达是艺术创作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
  艺术传达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每一种艺术样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所有艺术传达都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实现。同时,艺术传达也必须以艺术语言来完成。没有这些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艺术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形态,艺术传达就无法完成。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艺术家为了掌握艺术技巧而发奋学习。如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皆墨。中国京剧演员大多是从几岁起就练功,即所谓的“四功五法”,成名之后也不敢松懈。艺术作品的魅力既来自它的情感和意境,也来自于它的杰出技巧。 郑板桥曾经叙述他画竹的三个阶段即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这个画竹的过程,也正是从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的完整过程。这也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过程。
  总之,艺术创作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伴随着强烈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活动。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可分,而是浑然一体的。因此,艺术创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在具体创作中也是互相渗透、互相交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9
艺术的创作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对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的过程。
1.生活体验:艺术家在观察或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所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深刻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与思考(自发、自觉体验)
2.艺术构思: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