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吃太多会怎样?

如题所述

1、口臭。当你将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尽可能地换成蛋白质,你的身体可能会进入一个特别的消耗能量状态:身体开始燃烧脂肪来获取能量。这对于减肥来说正是件好事,但对于你的口气来说却不太好。当身体开始消耗脂肪的时候,会有一种代谢产物“酮体”,这会让你的嘴巴闻起来像是喝了指甲油清洗剂一样的味道。

2、伤肾。摄入蛋白质之后,你会代谢得到一种氮副产物。而你的肾脏就负责把这些氮副产物给过滤出来,作为尿液排出。日常摄入的量不会影响你的肾脏,但是过多地蛋白质,会给肾脏带来很大的负担。如果长期摄入高蛋白的人群,建议定期去检查肾功能。

3、痛风。这是令肿瘤专家与营养医师十分头痛的问题。摄取超过需要的蛋白质时,经过代谢后,会在人体的组织里残留很多有毒的代谢残余物,进而引起自体中毒,酸碱度失去平衡(酸度过剩),营养缺乏(一部分营养被迫排出),尿酸的蓄积,组织里积存嘌呤等。

扩展资料:

你会看到健身房里那些“绿巨人”一个个都怒气冲天的样子,因为他们真的很刻苦。不过也有可能是摄入蛋白质过多,同时摄入碳水化合物太少的关系。你的大脑需要碳水化合物的提供能营养来完成一系列的运作,其中就包括形成情绪调节的荷尔蒙。当你把这些碳水化合物从饮食中剔除,你就很容易进入一个易怒、易情绪化的状态。

这个说法当然也是有科学实验支撑的。一个来自澳洲的科研调查发现,相似身体状况的两组减肥对象,一组坚持严格的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另一组则是高碳水、低油脂的饮食。前者的测试者都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和易怒情绪,虽然两组人所减掉的体重差不多。

过高的蛋白质摄入,会促使肾小球硬化;如已出现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每日20克以下为宜,且应摄入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蛋白质过多,会加重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参考资料:警惕蛋白质过剩有四大危害--黑龙江频道--人民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8

蛋白质如果摄入过量,对于身体来说有危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肥胖

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往往脂肪的含量也较高。比如牛肉、羊肉等动物性食物。过量食用这些高蛋白的食物,同时脂肪的摄入量也增加,容易造成体重增加。

2.肝脏受损

蛋白质进入人体以后,肝脏是蛋白质的主要代谢器官,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进行分解代谢的主要场所就是肝脏。如果蛋白质摄入过量,势必会增加肝脏分解代谢的负担,从而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3.肾脏受损

肾脏是身体主要的代谢器官,如果食用过量的蛋白质,多余的氨基酸大部分由肝脏降解为氨、尿素、肌酐等含氮物质,需要经过肾脏才能排泄出来,肾脏负担加重,就会导致肾脏受损,健康风险增加。

扩展资料:

蛋白质

    过量

蛋白质如果摄取过量的话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造成脂肪堆积。

肾脏要排泄进食的蛋白质,当分解蛋白质时会产生大量的氮素这样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摄入过多,对人体同样有害。

首先过多的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就必然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其次蛋白质过多本身也会产生有害影响。

正常情况下,所以必须将过多的蛋白质脱氨分解,氮则由尿排出体外,这加重了代谢负担,而且,这一过程需要大量水分,从而加重了肾脏的负荷,若肾功能本来不好,则危害就更大。过多的动物蛋白摄入,也造成含硫氨基酸摄入过多,这样可加速骨骼中钙质的丢失,易产生骨质疏松。

    危害

1、蛋白质如果摄取过量的话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造成脂肪堆积。

2、一旦蛋白质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血液的酸性就会提高,这样就会消耗大量的钙质,结果储存在骨骼当中的钙质就被消耗了,使骨质变脆。

3、肾脏要排泄进食的蛋白质,当分解蛋白质时会产生大量的氮素这样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27

1、蛋白质如果摄取过量的话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造成脂肪堆积。

2、一旦蛋白质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血液的酸性就会提高,这样就会消耗大量的钙质,结果储存在骨骼当中的钙质就被消耗了,使骨质变脆。

3、肾脏要排泄进食的蛋白质,当分解蛋白质时会产生大量的氮素这样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拓展资料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

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食入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被水解成氨基酸被吸收后,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同时新的蛋白质又在不断代谢与分解,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

因此,食物蛋白质的质和量、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到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孕产妇的优生优育、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都与膳食中蛋白质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蛋白质又分为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富含必需氨基酸,品质优良的蛋白质统称完全蛋白质,如奶、蛋、鱼、肉类等属于完全蛋白质,植物中的大豆亦含有完全蛋白质。

缺乏必需氨基酸或者含量很少的蛋白质称不完全蛋白质,如谷、麦类、玉米所含的蛋白质和动物皮骨中的明胶等。

蛋白质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肠中完成整个消化吸收过程。

氨基酸的吸收通过小肠黏膜细胞,是由主动运转系统进行,分别转运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在肠内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不仅来自于食物,也有肠黏膜细胞脱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每天有70g左右蛋白质进入消化系统,其中大部分被消化和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蛋

参考资料来自:百度百科--蛋白质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形成一种观念:人总是摄取蛋白质不足,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是有益的。然而近年的研究却告诉人们,过多的蛋白质对人体并不是有益无害的。

不过,动物蛋白质过剩则易致癌。世界著名癌症专家衣色列斯博士说:“吃过多的肉类及含胆固醇的食物,不仅易患动脉硬化,也伤害血液循环,而使供给细胞的氧气减少,因此增加了导致癌症的机会。用动物或人体所做的试验,都证实限制肉类、动物性脂肪及奶油的摄取,会减少致癌危险。”

危害一 大量吃肉喝酒产生痛风

在已经发现癌症的病人身上,似乎可以看得更加明显,当给病人增加蛋白质营养时,癌肿似乎长得更快。因为癌细胞代谢比正常细胞更加旺盛,它会夺取大量蛋白质塑造自己,以使它的增长势头压倒一切。

这是令肿瘤专家与营养医师十分头痛的问题。摄取超过需要的蛋白质时,经过代谢后,会在人体的组织里残留很多有毒的代谢残余物,进而引起自体中毒,酸碱度失去平衡(酸度过剩),营养缺乏(一部分营养被迫排出),尿酸的蓄积,组织里积存嘌呤等。

可用痛风为例加以说明:痛风发作往往与吃肉喝酒有关。原来,肉类,尤其牛羊肉属含高嘌呤高蛋白膳食,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大量尿酸;如同时再饮酒,乙醇代谢产生的乳酸会阻止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腔内,则引起滑膜的急性炎性反应,使滑膜充血、肿胀、关节液增加,引起疼痛。最受害的是拇趾的跖趾关节,起病有时较快,患者常在夜间无缘无故被关节肿痛惊醒。受侵关节常发红、发热、疼痛,关节周围常见弥漫性红斑。该病中老年男性多见。

危害二 加重尿毒症和氮质血症

患急性肾小球性肾炎的病人,在未发生肾功能衰竭之前,可摄入适量蛋白质,每日40~70克。

过高的蛋白质摄入,会促使肾小球硬化;如已出现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每日20克以下为宜,且应摄入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蛋白质过多,会加重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危害三 引起脂防肝促发肝昏迷

肝病病人为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再生,每天需要90~100克蛋白质,但不可强调高蛋白。摄取过多的蛋白质,会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肝的发生。无法消化的蛋白质,在肠内腐败发酵,可加重氮质血症、氨中毒,促发肝昏迷。所以,重症肝炎与肝硬化有肝昏迷趋势的患者,一定要少食蛋白质。

蛋白质摄取过多还可导致脑损害、精神异常、骨质疏松、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常年进食高蛋白质者,肠道内有害物质堆积并被吸收,可能会未老先衰,缩短生命。一个美国研究机构宣布,过度贪吃肉类会导致体液中的矿物质失去平衡,也就是磷的猛增和钙的锐减(肉里的磷超过钙达20倍)。钙质锐减的后果是掉牙或齿槽脓漏。

科学摄取 男性每日56克为适度

首先量要适宜。按照美国营养及人类需要特别委员会建议,蛋白质只能占每人总热量的12%。这当然也要随人的年龄及体重而伸缩。按人的体重,每一公斤需要0.8克的蛋白质,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男人,每天摄取56克的蛋白质就算适度,55公斤的妇女,每天摄取44克的蛋白质足够了。

均衡饮食,动植物蛋白搭配合理。多吃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绿叶蔬菜、土豆、发芽种子、硬果等都含有易消化的蛋白质。鸡蛋可以吃,而羊奶比牛奶好,羊奶含有抗癌及抗关节炎物质。

总的来说,什么吃多了都不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9-11
偶尔一两次没关系的,但是长期这样的话是很危险的!
动物蛋白质过剩可致癌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形成一种观念:人总是摄取蛋白质不足,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是有益的。然而近年的研究却告诉人们,过多的蛋白质对人体并不是有益无害的。

不过,动物蛋白质过剩则易致癌。世界著名癌症专家衣色列斯博士说:“吃过多的肉类及含胆固醇的食物,不仅易患动脉硬化,也伤害血液循环,而使供给细胞的氧气减少,因此增加了导致癌症的机会。用动物或人体所做的试验,都证实限制肉类、动物性脂肪及奶油的摄取,会减少致癌危险。”

危害一 大量吃肉喝酒产生痛风

在已经发现癌症的病人身上,似乎可以看得更加明显,当给病人增加蛋白质营养时,癌肿似乎长得更快。因为癌细胞代谢比正常细胞更加旺盛,它会夺取大量蛋白质塑造自己,以使它的增长势头压倒一切。

这是令肿瘤专家与营养医师十分头痛的问题。摄取超过需要的蛋白质时,经过代谢后,会在人体的组织里残留很多有毒的代谢残余物,进而引起自体中毒,酸碱度失去平衡(酸度过剩),营养缺乏(一部分营养被迫排出),尿酸的蓄积,组织里积存嘌呤等。

可用痛风为例加以说明:痛风发作往往与吃肉喝酒有关。原来,肉类,尤其牛羊肉属含高嘌呤高蛋白膳食,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大量尿酸;如同时再饮酒,乙醇代谢产生的乳酸会阻止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腔内,则引起滑膜的急性炎性反应,使滑膜充血、肿胀、关节液增加,引起疼痛。最受害的是拇趾的跖趾关节,起病有时较快,患者常在夜间无缘无故被关节肿痛惊醒。受侵关节常发红、发热、疼痛,关节周围常见弥漫性红斑。该病中老年男性多见。

危害二 加重尿毒症和氮质血症

患急性肾小球性肾炎的病人,在未发生肾功能衰竭之前,可摄入适量蛋白质,每日40~70克。

过高的蛋白质摄入,会促使肾小球硬化;如已出现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每日20克以下为宜,且应摄入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蛋白质过多,会加重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危害三 引起脂防肝促发肝昏迷

肝病病人为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再生,每天需要90~100克蛋白质,但不可强调高蛋白。摄取过多的蛋白质,会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肝的发生。无法消化的蛋白质,在肠内腐败发酵,可加重氮质血症、氨中毒,促发肝昏迷。所以,重症肝炎与肝硬化有肝昏迷趋势的患者,一定要少食蛋白质。

蛋白质摄取过多还可导致脑损害、精神异常、骨质疏松、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常年进食高蛋白质者,肠道内有害物质堆积并被吸收,可能会未老先衰,缩短生命。一个美国研究机构宣布,过度贪吃肉类会导致体液中的矿物质失去平衡,也就是磷的猛增和钙的锐减(肉里的磷超过钙达20倍)。钙质锐减的后果是掉牙或齿槽脓漏。

科学摄取 男性每日56克为适度

首先量要适宜。按照美国营养及人类需要特别委员会建议,蛋白质只能占每人总热量的12%。这当然也要随人的年龄及体重而伸缩。按人的体重,每一公斤需要0.8克的蛋白质,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男人,每天摄取56克的蛋白质就算适度,55公斤的妇女,每天摄取44克的蛋白质足够了。

均衡饮食,动植物蛋白搭配合理。多吃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绿叶蔬菜、土豆、发芽种子、硬果等都含有易消化的蛋白质。鸡蛋可以吃,而羊奶比牛奶好,羊奶含有抗癌及抗关节炎物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