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博弈是关于什么的?

如题所述

学点心理学,受益一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通俗的来说就是两个人斗心眼

  下面是一些资料:
  两难境地的囚徒抉择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的博弈模型——囚徒理论,说的是A、B两个人合伙去做案,结果一时失手,被警察抓获。但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也因此,犯罪嫌疑人A、B,如果有一个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关押在分隔的牢房里,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分别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不坦白,他们会因妨碍公务罪名判有期徒刑1年;如果其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不招,坦白者作为证人将会被释放,而另一人将会被重判7年徒刑;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则两人将各判4年徒刑。

  那么,犯罪嫌疑人A和B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各判1年。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因为对方的选择将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他考虑到另一方的两种可能选择,并分别考虑自己相应的最佳策略。对犯罪嫌疑人A来说,犯罪嫌疑人B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可能的选择,假设犯罪嫌疑人B选择的是不坦白,则对犯罪嫌疑人A来说,不坦白得益为-1,坦白得益为0,他应该选择坦白;假设犯罪嫌疑人B选择的是坦白,则犯罪嫌疑人A不坦白得益为-7,坦白得益为-4,他还是该选择坦白。因此,无论犯罪嫌疑人B采取何种策略,犯罪嫌疑人A的选择都是坦白。因为在另一方的两种可能选择下,坦白给自己带来的得益都是较大的。同样的道理,犯罪嫌疑人B的惟一选择也是坦白。因此,最终结果是两博弈方都选择坦白策略,同获得判-4,即都被判4年徒刑。

  但如果我们再以两个囚徒总体利益为目标考虑这个问题。显然,最佳结果是双方都不坦白,总得益为-2。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总得益为-7。双方都坦白是最差的结果,总得益为-8。事实上,两个囚徒并非不想得到最佳结果,但博弈局面却使得最佳结果不可能出现,每个人各自追求最佳结果的努力导致的却是总体上最差的结果。这就是囚徒的困境。

  事实上,囚徒困境模型中警察其实也可以选择其他规则。比如,他也可以定这样一个规则,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名判1年徒刑;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罪行确认,两人根据实际罪行各判4年徒刑;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也是各判4年监禁。此时坦白并没有好处,囚徒就会选择都不坦白。可见,警察也要对多种不同策略进行选择,当然,警察是希望囚徒坦白的,他们决不会定一个会导致囚徒拒不认罪的规则,所以,根据博弈论来计算,制定的规则直接影响着博弈的结果。

  可见,囚徒理论表面上是两个囚徒之间的博弈,其实它也是一个更大的三方博弈的一部分。三方博弈的第一步是警察进行规则制定,第二步是两个囚徒在这一规则下的博弈。三方都按照博弈思路来进行策略选择,而囚徒的困境就是警察策略选择的结果。在一个多方博弈中如果形成了两大阵营,一个独立博弈方和另一个博弈多方组成,此时独立方的最佳策略是利用对方各自利益的不同,制造类似囚徒困境的局面,造成对方阵营的决裂。而多方阵营由于各个博弈方分别根据自身利益的不同做出决策,所以,在囚徒困境的局面下,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总体结果的较差。

  事实上,囚徒博弈结果也为我们探讨合作是怎样形成的,提供了极为形象有趣的解说方式,两囚犯正是基于自私的角度考虑利益,才最终导致了合作没有产生。

  在这个游戏中,假如是你,你将怎样选择呢?假设你认为对方将合作,你可以选合作,那么,你将得到对双方合作的奖励。当然,在这个游戏中你也可以选择背叛,而你得的结果将是对双方背叛的惩罚。

  换言之,如果你认为双方的合作,你背叛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或者你认为对方将背叛,那么你也有两个选择,你选择合作,那么你就是一个十足的笨蛋;你选择背叛,就会得到背叛对方的惩罚。因此,对方背叛,你也背叛将是更好的策略。也就是说,无论对方如何行动,你背叛总是好的。到现在为止,你似乎也知道该怎样做了;但是,要知道相同的逻辑也同样适用另一个人。

  因此,对于另一个人来说,不管你如何去做他也将选择背叛。这样,你们将是双方背叛,只是大家一起坐牢久些,但这比双方合作所能得到的只需短期服刑差很多。现实中,个体的理性往往导致双方得到的比可能得到的少,这就形成了所谓“困境”。

  实事上,在囚徒困境中,对于这一非常普遍而有趣的情形的简单抽象中,采取合作策略还是非合作策略,还主要取决于这个策略为发展双方合作留出多大的余地,因为独立于对方所用策略之外的最好决策规则是不存在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背叛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但如果双方都背叛会导致不甚理想的结果出现,也就造成博弈中最差的结果。

  所以,选择哪种策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位教授让他班上的27名学生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博弈游戏,而这个博弈游戏将会把他们带入“囚徒困境”。

  假设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家企业,现在他必须自己作出选择。选择一:生产高质量的商品来帮助维持现在较高的价格;选择二:生产假货商品来通过别人的所失来换取自己的所得。根据自己的愿意进行选择,选择1的学生总数,将把自己的收入分给每个学生。

  事实上,这是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博弈,目的是确保每个选择2的学生总比选择1的学生多得50美分,这个设定当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生产假货成本是要比生产高质量商品的成本低的。不过,选择2的人越多,他们的总收益也就会越少,因为这个假设也是有道理的:假货的过多,会造成市场的混乱,他们的产品也就会根着受到影响,信誉根着降低。

  现在,假设全班27名学生都打算选择1,那么他们各得的将是1.08美元。假设有一个人打算偷偷地改变决定——选择2,那么,选择1的学生就少了一名变为26名,将各得1.04美元,比原来的少了4美分,但那个改变自己主意的学生就会得到1.54美元,而比原来要多出46美分。

  诚然,不管最初选择1的学生人数有多少,结果都是一样的,很显然选择2是一个优势策略。每个改选2的学生都将会多得46美分,而同时会使除自己外的同学分别少得4美分,结果全班的收入会少58美分。等到全班学生一致选择自私策略的时候,尽可能使自己的收益达到最大时,他们将各得50美分。反过来讲,如果他们联合起来,也就协同进行行动,不惜将个人的收益减至到最小化,那么,他们将各得1.08美元。

  但博弈的结果却十分的糟糕,在演练这个博弈的过程中,由起初不允许集体讨论,到后来允许讨论,以便达成“合谋”,但在这个过程中愿意合作而选择1的学生从3到14不等。在最后的一次带有协议的博弈里,选择1的学生人数为4人,全体学生的总收益是15.82美元,比全班学生成功合作可以得到的收益少了13.34美元。一个领导合谋的学生嘟囔道:“我这辈子再也不会相信任何人了。"而事实上,他的选择更是有趣,虽然他组织了合谋,但他结果却选择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1
人生就是一场心理博弈。生活就是一场心理较量,心理学知识和策略会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我们说话办事,不仅仅要凭自己的诚意和能力,还要有眼力和心计。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看穿别人的心理诡计,避开心理陷阱,走出心理误区,发挥心理优势,使自己避免遭受挫折和损失,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顺利地落实自己的计划。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幸福。
洗脑与反洗脑,操纵与反操纵,影响与反影响,人际关系中永恒的主题,被洗脑和被操纵总是让人不悦,即使你的头脑没有意识到被人左右的局面,你的心灵也会发出种种信号,让你因陷入纠结、两难、犹豫的境地而困苦。而一旦摆脱被洗脑和被操纵的局面,你的心灵会得到自由而奔放,你的头脑会恢复理性而清晰,你的人生豁然而开朗。博弈心理学,就是一门让人摆脱这些人际交往困境的学科。
人际交往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心理博弈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无论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只要你还在与外界发生着信息交换、人际往来,你就无法阻止心与心之间的较量,无法避开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本书立足于心理学、行为学、博弈论等,揭露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来自社团组织、商业机构、媒体宣传的洗脑现象,以及父母、恋人、朋友、上司、同事、推销人员,甚至是陌生人对我们进行情感操纵和心理影响的各种现象,及其背后的实质,旨在让读者了解博弈规律,了解人性特征,了解社会的阴暗面,掌握反操纵手段,掌握驭人策略,以巧妙的博弈技巧达到取胜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