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词类活用的成语

我需要50-70个含有词类活用的成语,最好是能写出来源,然后造一个句!!万分感谢的啊啊!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衣冠禽兽:衣冠本是名词,在成语中则活用为了动词,即穿着衣戴着帽。衣冠禽兽常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同禽兽的人。
莫名其妙:名本是名词,在成语中则活用为了动词,意思为“说出”。
此外,“不毛之地”中的“毛”意为“长庄稼”;“不人不鬼”中的“人”“鬼”意为“像人”“像鬼”……
二、名词用作状语
口诛笔伐:用言论、文字进行揭发或批判。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山盟海誓: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烟消云散:像烟和云似的消散,常用来比喻事物完全消失。
风餐露宿: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常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一般指传闻的或没有根据的话。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常形容多而密集。
土崩瓦解:像土崩塌、像瓦分解一样,常比喻彻底垮台或崩溃。
类似的成语很多,如日积月累、龙盘虎踞、玉洁冰清、字斟句酌、内忧外患、雷厉风行、神出鬼没、斗折蛇行……
三、动词活用为名词
见多识广:见,见到的;识,知道的。
送旧迎新:旧,旧的(东西、事物);新,新的(东西、事物)。
救死扶伤:死,快要死的人;伤,受伤的人。
四、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扶危救困:危,危难的人;困,困难的人。
取长补短:长,长处;短,短处。
推陈出新:陈,旧的;新,新的。
苦尽甘来:苦,苦难的日子;甘,美好的日子。
此外,喜新厌旧、拈轻怕重、弃暗投明、无恶不作等也属于此类用法。
五、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安邦定国:安(定),使……安定(巩固)。
良药苦口:苦,使……感到苦。
治国安民:安,使……安定。
虚怀若谷:虚,使……谦虚。
涸泽而渔:涸:使……干涸。
此外,安居乐业、穷兵黩武等也属于此类用法。
六、名词的使动用法
汗马功劳:汗,使……出汗。
祸国殃民:祸,使……遭到祸害;殃,使……遭殃。
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六、动词的使动用法
打草惊蛇:惊,使……受惊。
劳师动众:劳,使……劳苦;动,使……惊动。
惊心动魄:惊,使……惊;动,使……动。
降妖除魔:降,使……投降。
赏心悦目:赏,使……舒畅;悦,使……愉悦。
伤风败俗:伤、败:使……败坏。
八、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厚古薄今:厚,把……看得很重;薄,把……看得很轻。
甘之如饴:甘,认为……甜。
兵贵神速:贵,以……为贵。
乐此不疲:乐,把……当成快乐。
九、名词的意动用法
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草菅人命:草菅,把……当成野草。
鱼肉百姓:鱼肉,把……当成鱼肉。
幕天席地:幕,以……为幕;席,以……为席。
造句:山村教师常常整夜操劳而拿不到薪水,但是大学毕业生李明却当起了一名山村教师,并且【甘之如饴】。
飞沙走石 出 处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惊天动地 出处 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打草惊蛇 语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王鲁为当涂县令,搜刮民财,贪污受贿。有一次,县民控告他的部下主薄贪赃。他见到状子,十分惊骇,情不自禁地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破釜沉舟 出处 《孙子兵法·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沉鱼落雁 出处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兴风作浪 出处 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富国强兵 出处 《管子》一书有言以富民为前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治国》),民富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同上)。
厚古薄今 出处 宋·米芾《宝晋英光集·蚕赋》:“由斯而言,则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时之异也。”
精兵简政 出处《南史·陈暄传》:“徐陵为吏部尚史,精简人物。”
自高自大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不远万里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目空一切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兵贵神速 出处《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安贫乐道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东张西望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道听途说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风餐露宿 出处宋·陆游《宿野人家》:“老来世路浑谙尽;露宿风餐未觉非。”宋·范成大《元日》:“饥饭困眠全 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南征北战 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鱼肉百姓 出处: <<后汉书.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草菅人命 出处 《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幕天席地 出处 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龙潭虎穴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三折:“不甫能撞开了天关地户,跳出这龙潭虎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有分教,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来试龙潭虎穴。”
狼吞虎咽 出处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刘东山夸技顺城门》 :“十人自来吃酒……须臾之间,狼飧虎咽,算来吃够有六七十斤肉。”
烟消云散 出处元朝·张养浩《天净沙》曲:“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风驰电掣 出处《六韬·龙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亦作“风驰电逝”、“风驰电赴” 。
狼心狗肺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龙争虎斗 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花容月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土崩瓦解 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 :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蒲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门可罗雀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裹足不前 出处:战国·秦·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汗牛充栋 出处: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欢呼雀跃 出处 庄周《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积羽沉舟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集思广益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坚壁清野 出处《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因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示例】
  衣冠禽兽:衣冠本是名词,在成语中则活用为了动词,即穿着衣戴着帽。衣冠禽兽常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同禽兽的人。
  莫名其妙:名本是名词,在成语中则活用为了动词,意思为“说出”。
  此外,“不毛之地”中的“毛”意为“长庄稼”;“不人不鬼”中的“人”“鬼”意为“像人”“像鬼”……
  二、名词用作状语
  【示例】
  口诛笔伐:用言论、文字进行揭发或批判。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山盟海誓: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烟消云散:像烟和云似的消散,常用来比喻事物完全消失。
  风餐露宿: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常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一般指传闻的或没有根据的话。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常形容多而密集。
  土崩瓦解:像土崩塌、像瓦分解一样,常比喻彻底垮台或崩溃。
  类似的成语很多,如日积月累、龙盘虎踞、玉洁冰清、字斟句酌、内忧外患、雷厉风行、神出鬼没、斗折蛇行……
  三、动词活用为名词
  【示例】
  见多识广:见,见到的;识,知道的。
  送旧迎新:旧,旧的(东西、事物);新,新的(东西、事物)。
  救死扶伤:死,快要死的人;伤,受伤的人。
  四、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示例】
  扶危救困:危,危难的人;困,困难的人。
  取长补短:长,长处;短,短处。
  推陈出新:陈,旧的;新,新的。
  苦尽甘来:苦,苦难的日子;甘,美好的日子
  此外,喜新厌旧、拈轻怕重、弃暗投明、无恶不作等也属于此类用法。
  五、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示例】
  安邦定国:安(定),使……安定(巩固)。
  良药苦口:苦,使……感到苦。
  治国安民:安,使……安定。
  虚怀若谷:虚,使……谦虚。
  涸泽而渔:涸:使……干涸。
  此外,安居乐业、穷兵黩武等也属于此类用法。
  六、名词的使动用法
  【示例】
  汗马功劳:汗,使……出汗。
  祸国殃民:祸,使……遭到祸害;殃,使……遭殃。
  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六、动词的使动用法
  【示例】
  打草惊蛇:惊,使……受惊。
  劳师动众:劳,使……劳苦;动,使……惊动。
  惊心动魄:惊,使……惊;动,使……动。
  降妖除魔:降,使……投降。
  赏心悦目:赏,使……舒畅;悦,使……愉悦。
  伤风败俗:伤、败:使……败坏。
  八、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示例】
  厚古薄今:厚,把……看得很重;薄,把……看得很轻。
  甘之如饴:甘,认为……甜。
  兵贵神速:贵,以……为贵。
  乐此不疲:乐,把……当成快乐。
  九、名词的意动用法
  【示例】
  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草菅人命:草菅,把……当成野草。
  鱼肉百姓:鱼肉,把……当成鱼肉。
  幕天席地:幕,以……为幕;席,以……为席。
  造句:山村教师常常整夜操劳而拿不到薪水,但是大学毕业生李明却当起了一名山村教师,并且【甘之如饴】。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27
飞沙走石 出 处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惊天动地 出处 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打草惊蛇 语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王鲁为当涂县令,搜刮民财,贪污受贿。有一次,县民控告他的部下主薄贪赃。他见到状子,十分惊骇,情不自禁地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破釜沉舟 出处 《孙子兵法·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沉鱼落雁 出处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兴风作浪 出处 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富国强兵 出处 《管子》一书有言以富民为前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治国》),民富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同上)。
厚古薄今 出处 宋·米芾《宝晋英光集·蚕赋》:“由斯而言,则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时之异也。”
精兵简政 出处《南史·陈暄传》:“徐陵为吏部尚史,精简人物。”
自高自大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不远万里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目空一切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兵贵神速 出处《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安贫乐道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东张西望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道听途说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风餐露宿 出处宋·陆游《宿野人家》:“老来世路浑谙尽;露宿风餐未觉非。”宋·范成大《元日》:“饥饭困眠全 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南征北战 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鱼肉百姓 出处: <<后汉书.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草菅人命 出处 《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幕天席地 出处 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龙潭虎穴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三折:“不甫能撞开了天关地户,跳出这龙潭虎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有分教,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来试龙潭虎穴。”
狼吞虎咽 出处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刘东山夸技顺城门》 :“十人自来吃酒……须臾之间,狼飧虎咽,算来吃够有六七十斤肉。”
烟消云散 出处元朝·张养浩《天净沙》曲:“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风驰电掣 出处《六韬·龙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亦作“风驰电逝”、“风驰电赴” 。
狼心狗肺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龙争虎斗 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花容月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土崩瓦解 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 :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蒲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门可罗雀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裹足不前 出处:战国·秦·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汗牛充栋 出处: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欢呼雀跃 出处 庄周《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积羽沉舟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集思广益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坚壁清野 出处《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因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3个回答  2011-01-27
一) 名词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古代汉语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在成语中同样保留,如:
能文能武 门可罗雀 人皆可夫
2. 名词用作状语
这里所讨论的用作状语的名词,是指普通名词来说的,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对人的态度,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表示比喻 这是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例如:
虎居龙潭 狼吞虎咽 烟消云散 风驰电掣 狼心狗肺
龙争虎斗 花容月貌 土崩瓦解等等
此类成语中的名词可翻译为“像……一样”。
(2)表示处所或工具,如:
东张西望 道听途说 风餐露宿 南征北战 拳打脚踢
3. 名词的使动用法
上面我们已经叙述过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情况,名词偶然也用如使动,如:深根固蒂,“深”和“固”均用作使动。
4.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如:
鱼肉百姓 草菅人命 幕天席地
(二) 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施行这个动作。在古汉语中,这种情况很多,成语中也较多,如:
飞沙走石 惊天动地 打草惊蛇 破釜沉舟 沉鱼落雁 兴风作浪
(三) 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用作使动,即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
富国强兵 厚古薄今 精兵简政
2. 形容词用作意动
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如:
自高自大 重男轻女 不远万里 目空一切 兵贵神速
安贫乐道 重理轻文

PS:下面的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文库。和上面的不同

参考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a40cae4efe4733687e21aa11.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