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上下五千年的问答题15个

如题所述

[巩固练习]
1.明代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的根本目的是 [C]
A.要清除权臣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彻底解决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中枢权力体系
2.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C]
A.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B.内阁的设立
C.军机处的设立 D.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立
3.明朝掌管地方行政的机构是:[A]
A.布政司 B.行省 C.按察司 D.都指挥司
4.康熙帝强化皇权的主要措施:[A]
A.设南书房 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内阁 D.设立军机处
5、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它:[D]
A.皇权专制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决策失误
B.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C.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的盛行
D.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6、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B]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明宣宗时 D.明神宗时
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B]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8、明太祖和宋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B]
A.废除丞相 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文化专制
9.阅读下列材料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表序》
请回答
材料中所说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指的是哪一机构?其设立的实质是什么?试说明原因。
军机处;实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皇权发展到最高峰。
原因:军机处设立后,逐渐取代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权,但军机大臣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完全扣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10.明朝既然废除了丞相,为什么又设立内阁?明中期以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它是否危及到皇权?为什么?
明朝初年废除丞相是吸取元朝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后又设殿阁大学士,是由于政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而且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中期后,内阁的权力虽然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但他的批复是否算数,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朱批。所以,内阁的设立并未危及皇权。
[本课测评]
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
(答案提示: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答案提示: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雍正帝另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学习延伸]
撰写小论文,谈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论文内容: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的强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与同期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潮流对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6
一、填空题:

1、烽火台又称 ,俗称 、 ;

2、春秋在古代代表 ,“春秋”是 的统称;

3、鲁迅称赞屈原:“ , ”;

4、“和氏璧”是以战国时期 国一名 的名字命名的;

5、曹操是 国 人。

二、选择题:

1、 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

A、《天问》;B、《离骚》;C、《招魂》;

2、“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来源于谁?

A、赵括;B、张仪;C、苏秦;

3、玄奘 岁时出家?

A、十一岁;B、十二岁;C、十三岁;

4、 被称为“诗仙”?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

5、 写了《夏日绝句》?

A、李清照;B、孟浩然;C、王之涣;

6、《本草纲目》是 的医学著作?

A、扁鹊;B、孙思邈;C、李时珍;

7、是 第一个向西方详细介绍中国情况的人?

A、哥伦布;B、马可波罗;C、达芬奇;

8、郑和 下西洋?

A、五;B、六;C、七;

三问答题:

1、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2、商鞅为什么要改革?

参考资料:http://www3.upweb.net/html/201005/123754.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