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花]教学设计3.3徐萍】徐萍贵

如题所述

教学设计 3.3 徐萍
教学目标
- 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或花或植物汁)指示剂。
- 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 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
- 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酸碱性。
- 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愿望。
- 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或柠檬汁浸过,叶子用面碱浸过;浸泡的时间不要提前太久,以免酸碱中和,使实验失败)、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果冻盒(贴上标签)、烧杯、滴管、镊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
- 学生准备:厚塑料袋、各种待检测物品、柠檬、梨、柚子各一块。
教学活动建议
1. 变魔术探奥秘。
-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看过魔术表演,并展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观察颜色变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
- 学生解释颜色变化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猜想。
2. 自制指示剂。
- 教师介绍用紫甘蓝压汁做指示剂的方法,包括撕碎紫甘蓝、热水浸泡、挤压菜叶、过滤紫包心菜汁、滴在烧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 学生分组制作指示剂,注意教师提醒的要点。
3. 检测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 教师建议学生准备各种液体,用自制的指示剂逐一滴入,观察颜色变化,判断物质酸碱性,并填写实验记录。
-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总结。
教学过程
1. 导入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种类和用途对各行业的重要性。
2. 变魔术,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知识。
- 教师指导学生用紫甘蓝或紫萝卜自制指示剂,注意要点。
- 学生进行魔术“纸花变红,纸叶变绿”,讨论纸花变色原因,了解指示剂作用。
3. 指认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 教师从生活经验出发介绍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 学生提问并讨论如何用科学手段辨别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4. 学生用紫甘蓝制作指示剂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判断物质酸碱性。
- 教师总结学生实验结果。
5. 了解酸性、碱性物质的意义。
- 教师通过事例介绍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意义。
- 学生讨论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意义。
6. 巩固
- 教师提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小魔术,酸性、碱性物质的意义。
教学参考
- 案例参考:[1] 《走进课堂》小学科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国民小学《自然与生活科技》主题探讨。
- [3] 《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湖北教育出版社。
- [4]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知识参考:[罗伯特·波义耳发明酸碱指示剂] 英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691)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罗兰上,为了洗掉花瓣上的酸,他把花浸泡在水中,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罗兰变成了红色。他请助手把紫罗兰花瓣分成小片投到其他的酸溶液中,结果花瓣都变成了红色。波义耳从一些植物中提取汁液,并用它们制成了试纸。波义耳用试纸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酸碱指示剂。
- [用花瓣的汁液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绣球花是一种天然指示剂。绣球花生长在灌木丛的酸性土壤中,它是一种天然指示剂,能显示亮粉红至蓝的一系列颜色。一般花瓣内通常含有两种色素,这些色素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酸碱性环境下,呈现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花,花瓣中两种色素的含量不同,由于花瓣内的酸碱性不同,因此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就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美丽景观的描绘。用花瓣的汁液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收集紫色的花瓣或紫萝卜皮、紫葡萄皮,各取适量,研碎,加入适量水和酒精(两者体积比为1:1)浸泡、过滤,就能得到植物色素提取液。
- [变色花的制作方法] 准备两张边长约为10厘米的正方形过滤纸。将两张纸摞在一起,正折一下,反折一下,直到折完,每次折1厘米左右。折好后将两端剪成弧形,中间用铁丝缠结实,顺着带棱的一面往上折,将两层打开成花形。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朵同样的花,将缠在花中间多出的那截铁丝缠绕在一根方便筷上。用过滤纸剪出8个花叶,两个两个粘在一起,中间夹一根细铁丝,将细铁丝在花叶末端长出的一截,绑在两朵花下面。临上课前,用白醋将花瓣润湿,用碱水将花叶润湿。上课时用喷壶往花和叶上喷紫包心菜汁,花就会变红,叶就会变绿。
教学反思
- 教师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两点疑惑,并计划继续探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