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探索月球对人类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如题所述

1、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意义
(一) 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在英语中叫Inquiry Learning,也译作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去理解。广义的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③ 广义的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灌输式、授受式教学相对应,在我国早已存在,如发现学习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等都可以看成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从狭义上理解,研究性 学习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④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中,规定;“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2001年颁布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4学段中的 “综合性学习”第二条指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在这里,研究性学习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在语文学科的渗透,就是在系统学习语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知识水平,激发学生选择一些研究课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主要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语文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意义
1、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长期以来,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接受性学习,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将教师传授的学科知识接受和内化,掌握系统的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及规律性知识。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对于科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掌握却非常乏力和有限。它只关注知识,不重视方法;只关心知识点的掌握,不注意能力的提高;只知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只有通过实践,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实践、发现和体验,才能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学生把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统一起来,为终生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始终是个争论不休,见仁见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按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组织教学,以传播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在老师的掌握和控制下整齐划一地进行,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非常有限,自主学习的导向也只能是趋向于更好地掌握和再现书本知识。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学生作为实践主体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从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内容,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搜集资料、探索研究。这样,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变简单地死记硬背为灵活地运用和拓展,变学科封闭、与社会隔绝为综合开放地学习与实践。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处于自觉主动的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使他们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⑤
3、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创新教育的要求,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避免对创新教育的狭隘理解,纠正那种把创新教育只看成是小科技、小发明、小制做的偏向,就需要在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中寻找突破口。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其着眼点不是学生学什么,而是怎么学;不是学生研究什么,而是怎样研究,这就必然要克服那种只关注书本知识和语文学科内容的片面性,帮助学生获得健康完善的学习策略,使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在这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学生就是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起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是学生自我确证,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把按统一标准塑造学生作为基本的价值目标,忽视学生的发展个性和多方面潜能。尤其学科教学更加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并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精神价值和个性特征。这样,即使学生拼命学习,也难以达到全部掌握和融汇贯通,虽然出现了一些高分学生,却以大多数学生的厌学、逃学为参照,而且高分者未必有较高的创造力,未必有深厚的发展潜能。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目的是指向主体自身的,关注的是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培养,以及有利于今后发展的各种精神、品格、能力的养成。在这里,学生在与社会生活的双向建构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形成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力;通过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及个性、特长的张扬,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从而升华出对自身精神价值的肯定和不断发展与完善自我的追求;通过与他人、社会、自然的交流而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定位,明确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从而自觉地使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①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7日第2版.
③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施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④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 2002年第5期.
⑤李丽芳.《研究性学习——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8

第二章 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特点

一、学习认识过程的探究性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的。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着强烈的新奇感和探究欲,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正好适应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这种探究性表现在研究课题的结论是未知的、非预定的,结论的获取也不是由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而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查资料,做实验,通过假设、求证,最终解决问题来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这种探究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的规范性、严谨性,只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过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具体运用。①
二、学习行为与计划的主体性
个体创造性潜能的开发,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发挥。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探究”、“研究”本身就富含主动性,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处在一种紧张、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订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终到成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帮助者,不能像布置任务一样硬性地给学生一个课题,也不能代替学生去研究,把现成答案交给学生。
三、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交互性表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同的研究课题和不同研究方式会生成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便是教学内容建构的开始,学习活动的结束即是建构的结束,因而研究性学习的交互性表现为一种动态性。研究性学习重视教师的指导,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商、对话、交流、合作往往影响课题的选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的建构。
四、学习思维的过程性
与授受式教学重视学习的结果不同,研究性学习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以及对信息资料的整理与综合。它强调从“做中学”,力图通过学生“做”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只能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也许学生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没有多大价值,是稚嫩的,不成熟的,甚至不完全正确,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
五、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从课题的选择方面看,它并不拘泥于书本上的语文学科性问题,而是把视野放得更宽,更接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从教学形式方面看,研究性学习体现出最大的时空开放性,它不再局限于课堂 45分钟之内,而是让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走向社会,利用图书馆、网络、调查访问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收集资料,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从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结果来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随机通达学习,它允许不同的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允许不同的学生按各自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料以及各自的思维方式去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是追求结论的唯一性和标准化。这种开放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 当然,研究性学习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它并不否定和排斥其他教学方式。相反,它十分注重以其他教学方式为基础,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机会和体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虽然也可以跨学科进行研究,但主要还是局限于语文学科内的有关问题;虽然它也可以在课外进行,但更主要的还是立足于课堂内;虽然它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但更主要的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虽然它探究的结果也可以是开放的,但更多的还是发现存在书本或教材中预知的结论;虽然它也强调过程,但更多的时候还要强调结果。②

①李召存.《研 究 性 学 习 初 探》.中 国 教 育 学 刊 . 2001年2月.第 4 期.
②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 2002年第5期.

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实施理念

一、学生思维与创造发展潜能无限的理念
“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特性是弘扬作为学习主体的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自主策划和开展研究活动,自主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自主评价、调控和反思研究过程。这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须实现角色的转换。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主体,在研究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拥有高度的自由度和自主权;教师只是以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 ①实现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消除 “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能行吗?”的疑虑,真正树立学生发展潜能无限的理念:相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力。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全力以赴地营造环境,创设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获得全面充分的表现和发展。这样,研究性学习才能真正地开展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二、 效配置各种教育资源的理念
研究性学习全方位的开放性要求我们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一是整合校内各种教育资源。根据各老师的专业特长和优势,成立研究性学习综合指导小组,发挥教师的整合效应。还要考虑把图书馆、计算机、实验室教职工整合到课程中来。二是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仅仅依靠学校资源远远不够。要把目光从学校转向学校所在的社区。现实中,包含着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可资利用的丰富素材和人才队伍。这些都是研究性学习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一定要把对书本文献资料的检索研究和对学校周围社区 ‘活’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起来。”②把校内、校外 (除学校周围的机构和设施外,还有家长、各行各业的专家等)两种教育资源整合起来。这正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开放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在复杂的社会、自然乃至人类自身的身心系统中,分割状态的单一性的学科问题具有综合性,它要求学生必须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旨在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在其他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库存’,释放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潜能。”③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也是综合的:有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科学道德的培养;有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有责任心、使命感、合作、团队意识等人文精神的培养,等等。还有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综合化,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四、学习内容决定研究方法的理念
“中小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奥秘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研究性学习刚好能够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但研究性学习终归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学习活动,其探究活动并没有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探究的规范性。”④在初中语文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不是目的,只是完成其培养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一手段完全是为目的服务的。因此,必须树立内容决定方法的理念。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用来 “研究”,选用什么样的方法由内容来决定,方法必须能和内容吻合。因此,在指导学生选择研究课题时,一定要考虑选题的内容必须能够进行研究和适合进行研究。
五、研究性学习与多种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相辅相成的理念
加涅于1963年在 《探究所需的学习技能》一文中提出,“有效开展探究活动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有提高探究技能与策略的专门练习,因为这些技能与策略能迁移到其他情境中;第二,学生要有广泛的、概括化的背景知识,因为学生对某个话题一无所知,也就不能作相应的思考;第三,具有辨别好假说与坏假说的背景知识。”⑤
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具有知识基础性。研究性学习不能取代学校现有的语文学科教学。因为中学生还处于长知识、打基础的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知识、能力训练是他们成长所必需的。不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便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必须树立研究性学习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辅相成、两者互为补充的理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而不是一个反对另一个,一个否定另一个,而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相辅相成关系。学生只有在系统学习语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语文学科教学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①③④郑其恭.《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导刊》.广州.2001 年 21 期.
②霍益萍, 《研究性学习:实施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⑤徐学福.《美国 “探索教学”研究30年》.《全球教育展望》.2001 年第 8 期。
第四章 研究性学习向语文学科渗透的实施模式

一、专题研究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教材或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优点是,目标明确,程序清晰,易于实施,有利于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及基本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专题“长城”,是苏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八年级(上)里的专题内容。研究步骤:
1、 选题。根据这一专题内容,教师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小课题:①
长城的修建与作用。②长城的结构。③长城上著名关隘。④与长城有关的故事与传说。⑤学生另选与长城有关的课题。以上5个题目供学生自由选择,把选择同一课题的同学分为一组,为了活动方便,大组可分成若干小组,一般4—5个人一小组为宜。
2、 制定研究计划。每个小组将任务分配到每个同学,规定小组开会
时间,完成任务时间。如:选择课题②的小组,2人查资料, 2人设计结构示意图,两天后小组开会,由组长筛选归纳材料,形成报告。
3、搜集资料。给学生3—5天时间收集整理提炼资料。学生需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筛选信息,合并归纳信息,提炼信息,内化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家藏、教师资料、图书馆资料、书店购买资料,还可以网络查寻相关资料,学生小组合作或单独进行,整理资料,相互讨论研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
4、论文成果展示。在研究讨论基础上,终于形成论文成果。教师要阐明写作论文的格式要求,使学生写作符合论文规范。结构严谨,观点正确,要有一定研究价值。论文在班级板报中展出,定期召开论文评价会,请其他语文教师、家长参加,加以点评。优秀论文结集印出发放,以示激励。
二、 课堂教学渗透模式
该模式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吸收研究性学习精神,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非系统的研究性学习。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
1、本体性研究。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有研究意义的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学习。
(1) 设计研究性问题。这类问题最好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的,不过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价值的。如《三峡》一文,选自郦道元《水经注》,要透彻理解全文主旨,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用意? ②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③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 在疏通了文意后,先把作者情况和有关《水经注》的参考资料介绍给学生,然后把这三个问题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教材,独立研究,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但只要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言之成文,畅所欲言,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最终还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大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组织专题探讨。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辨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如教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课前可以布置下列任务给学生:①我对阿长的看法。②谈谈鲁迅的《朝花夕拾》。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各自发表见解。学生的观点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因为研究性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行为,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摒弃传统的观点,创造出自己的新感觉、新认识。但是要验证这种新认识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否有几分道理,就必须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质疑,充实自己的论据,驳斥对方的观点。在交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这个讨论过程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使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3)撰写研究性小论文。撰写论文是指学生在讨论之后把自己最终的见解或者心得形成文字,撰写成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三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学生有能力写出一定质量的小论文。这些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并且在表达上也有提高,有的也很有文采。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消化理解了课文内容和知识点,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2、延续性研究。根据课文内容,派生出有延续性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主要在课外时间里完成。
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以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学生也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延续到课后。有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拟定,有的问题由教师来拟定,例如,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问题是:①江河泛滥是不是大自然的语言?天空中日月星辰是不是大自然的语言?如果是,竺可桢为什么不说出来?②大自然的语言有没有普通话?有没有地方语言?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问题是:如何认识斯科特的伟大?《三峡》问题是:三峡工程是怎样的?等等。不要求学生课课都写,可以在一学期中布置的十几个题中选择一两个来研究。学生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来写。研究过程由确定研究专题——调查研究并收集资料——撰写汇报论文等步骤组成。延续性研究的内容紧紧扣住课文的要求和知识点,是课文内容的延续和深化。
三、实验研究模式
实验研究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从事实验研究活动,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获得知识、发展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如:7年级学生饲养小珍珠熊。每天写观察日记,了解小珍珠熊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一个小铁笼、一对珍珠熊,三个月的时间,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生物知识。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法与步骤,因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观察、写作的兴趣。
四、综合性学习模式
以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内容为切入点,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灵活应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教材中,有一个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综合性学习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综合性学习主要运用的是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综合性学习借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手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
人教版教材每册书都有六个阅读单元,每个单元后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其中每册书中有三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相对统一,即把写作、口语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在规模小、层次少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就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小活动,“老照片的故事”,以一张或一组家庭照片为引子,与家人进行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一件家庭物品”,也是通过交流、询问,了解家庭故事,并把它写成作文;“妈妈的唠叨”,则是模拟了一种生活情景,由两位同学进行模拟电话交流,再用书信的形式写一篇作文。显然,这三个活动在形式和目的上是一致的,口语交际和写作的层次也很清楚。
而一册书中的另外三个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却与此不同。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为主要目标,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这种活动即是标准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它的探究性、自主性和实践性。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在“探究月球奥秘”这一母课题下,又按层次递进地分成这样几个子课题:
1. 月球奥秘知多少(搜集资料,汇报成果)。
2. 观察月球的运行,参观天文台(观察,参观)。
3. 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搜集资料,讨论)。
4. 我是月球小专家(知识擂台赛)。
5. 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写作)。
学生在逐个进行上述活动时,将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设计汇报成果的形式、自行安排观察时间和方式、自行组织擂台赛和讨论……这种综合性学习重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要求、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已经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