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姓钟的成功伟人啊?

如题所述

钟姓历史名人: 钟皓:字季明,颍川长社人。以诗律教授,门徙千余人。前后九辟公府,征为林虑长,俱不就。李膺叹曰:“钟君至德可师”。与陈实、荀淑、韩韵称为“颖川四长”。 钟繇:(公元151~230年),字符长,颍川长社人(今河南长葛)。著名东汉末期大臣,书法家。 钟繇生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出身于东汉望族,祖先数世均以德行著称。曾祖父钟皓 “温良笃慎,博学诗律,教授门生千有余人”,祖父钟迪因党锢之祸而终身没有做官。父亲早亡,由叔父钟瑜抚养成人。 钟繇追随曹操,献计献策,深得曹操重用,因屡立奇功,被拜为御史中丞,又迁侍中、尚书仆射,并被封为东武亭侯,后来又被任命为前军师。对曹魏统一北方起了重要作用。 公元220年魏国建立,曹丕任命钟繇为大理寺卿,后升为相国,廷尉,进封为崇高乡侯。旋又迁职太尉,改封平阳乡侯。曹丕曾对左右大臣称赞钟繇及司徒华歆、司空王朗说:“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曹丕还曾赐给钟繇“五熟釜”,而且亲自作铬文曰:“于赫有魏,作汉藩辅。厥相惟钟,实于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处。百僚师师,楷兹度矩。” 公元227年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封钟繇为定陵侯,增其食邑人口达到一千八百户,并迁为太傅。可见曹氏对钟繇极为重视。钟繇晚年因膝关节疾病,朝拜皇帝甚为不便,明帝曹睿便让钟繇入朝时免去拜礼。由此还首开凡三公有病皆可不拜之先例。 钟繇逝于魏明帝曹睿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终年七十九岁。死时曹魏明帝穿孝衣凭吊,并谥之为成候,下诏赞其“功高德茂。”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钟繇的书体主要是楷书、隶书和行书,南朝刘宋时人羊欣《采古未能书人名》说:“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所谓“铭石书”,即指正楷,“章程书”即隶书(八分书),“行押书”指行书。 钟繇书法真迹到东晋时已亡佚,人们今天所见到的要么为临摹本,要么系伪书。因王羲之亦为书法大家,所以他临摹钟繇的真迹非常成功,从中可以看到钟繇书法的情况。 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历代评论成就极高。梁武帝撰写了《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称赞钟繇书法“巧趣精细,殆同机神”。庚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说“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张怀瓘更将钟书列为“神品”。此外,明岑宗旦、清刘熙载等都给以极高评价。 作为书法家,钟繇对书法的看法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书论较零碎,散见于后世文集中。刘熙载《艺概·书概》云:“钟繇书法曰:‘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苑菁华·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也记载有钟繇大致相同的话说:“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这种看法主要指书体的自然流丽,平淡真淳,多天工而少人为。以自然状书势,在书法艺术中追求自然美,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美学范畴。 卫恒《四体书势·隶势》载钟繇语曰:“鸟迹之变,乃惟左隶,(益蜀)彼烦文,从此简易。焕若星辰,郁劳云市”,此语见于《初学记》,内容主要谈隶书的演变及其笔法。 张彦远《法书要录》收有梁武帝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所谓十二意指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损、巧、称。主要也是指用笔方法、间架结构等。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钟繇之后,许多书法家竟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张昶、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钟论之要。 总之,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汉字书法的创立、发展、流变都有重要作用,对中国文字与书法由隶书简化为楷书有重大贡献和影响,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其长子钟毓,为魏御史中丞,廷尉;次子钟会,为魏国名将。 钟会:(公元225~264年),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今河南长葛),魏太傅钟繇幼子,官至司徒。 钟会在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奉司马昭之命伐蜀汉,次年蜀汉灭亡。后与监军卫瑾同诬告共同伐蜀之邓艾谋反,又与蜀汉降将姜维合作,准备出其不意进军长安,再占洛阳。司马昭对此早有准备,率大军十万屯于长安,并令中护军贾充领兵入斜谷。钟会知事泄,诈传郭太后遗诏,宣布讨伐司马昭,并把入蜀魏军将领扣押。后司马昭率魏军向钟会进攻,钟会与姜维均被杀,终年三十九岁。 钟雅:字彦胄,颍川长社人。父晔,公府掾,早终。雅少孤,好学有才志,举四行,除汝阳令,入为佐著作郎。母忧去官,服阕复职。东海王越请为参军,迁尚书郎。 晋避乱东渡,元帝以为丞相记室参军,迁临淮内史、振威将军。顷之,征拜散骑侍郎,转尚书右丞。转北军中候。大将军王敦请为从事中郎,补宣城内史。钱凤作逆,加广武将军,率众屯青弋。时广德县人周为凤起兵攻雅,雅退据泾县,收合士庶,讨,斩之。凤平,征拜尚书左丞。时帝崩,迁御史中丞。雅直法绳违,百僚皆惮之。 北中郎将刘遐卒,遐部曲作乱,诏郭默讨之,以雅监征讨军事、假节。事平,拜骁骑将军。 苏峻之难,诏雅为前锋监军、假节,领精勇千人以距峻。雅以兵少,不敢击,退还。拜侍中。寻王师败绩,雅与刘超并侍卫天子。或谓雅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仇,何不随时之宜而坐待其毙。”雅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执简而至矣。”庾亮临去,顾谓雅曰:“后事深以相委。”雅曰:“栋折榱崩,谁之责也。”亮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卿当期克复之效耳。”雅曰:“想足下不愧荀林父耳。”及峻逼迁车驾幸石头,雅、超流涕步从。明年,并为贼所害。贼平,追赠光禄勋。其后以家贫,诏赐布帛百匹。子诞,位至中军参军,早卒。 钟嵘:(公元468~518年),字仲伟,颍川长社人(今河南长葛东部)。南朝著名后梁文学家、文学评论家。 钟嵘在齐代官至司徒行参军。入梁后,历任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西中郎将晋安王记室。 《诗品》是他的诗歌评论专著,以五言诗为主,将自汉至梁有成就的诗歌作家,区别等第,分为上中下三品,故称为《诗品》。 钟嵘在对历代作家的艺术特点、风格进行品评的同时,还在序言中对诗歌创作中的一些理论性问题,以及当时诗坛所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流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反对当时论诗“随其嗜欲”、“准的无依”的风尚,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品评准的。 钟嵘对当时诗歌发展中所存在的堆垛典故和由于四声八病之说盛行而带来的刻意追求声律的两种弊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的批评比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批评更为前进了一步。 钟嵘为五言诗的出现从理论上作了说明,为诗歌形式的历史发展,从理论上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为了倡导五言诗,钟嵘还对五言诗的起源及历史发展作了探讨,其中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述中不乏精到的见解。 钟嵘对诗歌创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正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继《文赋》及《文心雕龙》之后更明确地提出了诗的“滋味”问题。 在关于“真美”的原则上,钟嵘强调诗歌创作要“真美”。“真美”就是要求诗歌创作要有真挚强烈的感情,而非虚假的无病呻吟。又说:“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可见“真美”和艺术表现上的自然是密切相联系着的。 钟嵘提出诗歌创作应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要求“穷情”和“写物”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一见解和《文心雕龙》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此外,他论述诗歌题材的观点,也比他的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钟嵘关于作家的艺术流派及品评,主要从作家和作品的风格特点着眼,很重视历代诗人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及不同艺术流派之间的区分,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看法。他不仅为风格流变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新途径,而且对具体作家、作品也有一些言简意赅、颇有见地的评论。如评阮籍诗的特点是:“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等等。 《诗品》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而有影响的著作。 钟绍京:字可大(公元659―746),江西省兴国县人,江西地方志列“十大乡贤”之一。他是钟姓接系第十二世钟繇的十七世孙,钟繇是中国早期的大书法家,一代宗师。钟绍京在唐代也是著名书法家,尤精小楷,堪称一绝。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 他突出的事迹有两点: 一是唐景龙中,身为宫苑总监的钟绍京,与李隆基、刘幽求等合谋,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镇压了野心家韦后,维护了唐朝的政权,为后来的“开元盛世“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公元710年6月21日,在平息了一场危及李唐王朝生存的“韦氏宫延之乱”之后,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的唐睿宗李旦,五天之内连下三道“圣旨”,给在平乱斗争中功勋卓著的钟绍京,封中书令、越国公、享一品。比后来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封中书令的广东曲江人张九龄早24年,所以史称钟绍京为“江南第一宰相”。 二是书法造诣很高,武则天临朝时,"以工书直凤阁",武则天甚为所重,明堂九鼎和诸宫殿门榜都是他手书。他嗜书成癖,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宋曾巩《元丰类稿》云:"绍京字画妍媚,遒劲有法,诚少与为比。"宋米芾《书史》称钟绍京书"笔势圆劲"。明董其昌说:"绍京笔法精妙,回腕藏锋,得子敬神髓。赵文敏正书实祖之。"有《转轮王经》、《灵飞经》等作品传世。 钟传:(生卒年待考),洪州高安人(今江西高安),唐末军阀。 以军功拜镇南节度使、封南平郡王,盘据江西达三十余年。 钟惺:(生卒年待考),湖北天门人,明末文学家。 他为人严冷,思想深刻,主张诗以幽深孤峭为佳,著有《史怀》。 钟子期:(生卒年待考),楚国人。春秋时期著名楚国音乐家伯牙的知音。 精音律。相传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因被伯牙引为知音。他逝世后,伯牙在他的墓前弹了最后一次琴后就不复鼓琴。 钟离春:(生卒年待考),女,齐国人。战国时期著名齐国丑王后。 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才取胜的皇后。本来就是齐国人,相貌奇丑无比,40岁了还没有嫁人。于是她自己去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的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被齐宣王采纳,并立为王后。 钟嗣成:(生卒年待考),大梁人(今河南开封),元末戏曲家。 作散曲、小令甚多,有《章台柳》、《钱神论》等七种。又有《录鬼簿》二卷,全书记述元初以来元曲作家一百五十多人的生平事迹及剧作目录,对元曲研究有重大贡献。 钟天纬:(生卒年待考),江苏华亭人,清代著名翻译家。 译书数十种,著有《则足集》。 钟耘舫:清四川省江津人。著名清朝教育家。 长期从教,工诗文辞,尤以联语闻名于后世,被誉为“长联圣手”,著有《振振堂集》。 钟若玉:女,江苏昆山人,清代文化名人,能诗、工书、善画。 说者谓:“其诗宗韩柳,字效钟王,画临雀白,闺阁中不易得之全才也。” 钟相:(公元?~1130年),鼎州武陵人(今湖南常德),著名北宋末期农民起义领袖。 北宋末期,钟相成立秘密宗教结社,以“等贵贱,均贫富”相号召,宣传组织农民二十余年,数百里之内百姓均来相投,自号“天大圣”,又称“老爷”。 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钟相以其子率三百人北上抗金,被遣还后,遂筹谋起义。 南宋初年,洞庭湖一带遭受南下金军骚扰,宋军抢掠,民不聊生。及至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孔彦舟溃军窜入鼎州。翌年初一支金军南下攻陷长沙,掠劫屠杀而去。为保卫乡里,抵抗溃军骚扰和金军入犯,钟相于2月率众起义,自称楚王,建号天载(一作天战)。率众焚毁官府、寺观神庙和豪绅之家,捕杀官吏、儒生、僧道、巫医、卜祝之人,并分地主财富,称为“均平”。当时占有鼎、澧、潭、岳等州所属十九县大部,响应者达数十万人。 荆湖制置使傅雩乃招谕孔彦舟为沿江招捉杀使,镇压义军。孔先遣奸细“入法”(即入教),以作内应。3月宋军发动进攻,里应外合,义军失败。钟相及其子子昂被俘牺牲。义军馀部由杨幺率领,继续坚持斗争。 钟人杰:(生卒年待考),道光年间湖北崇阳农民起义领袖。 钟荣光:(生卒年待考),广东香山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 清光绪二十二年加入兴中会,并创办宣传革命的报纸。1928年岭南大学收归国人自办,任第一校长。次年改任岭南大学荣誉校长。 钟世铭:(生卒年待考),直隶天津人,字蕙生。清光绪进士。 钟世铭在光绪三十二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充直隶高等工业学堂英语教员、教务主任。1921~1925年间先后任北洋政府盐务署署长、财务处长及总代长,后调任奉天交涉员,不久辞职归家。 钟芳礼:(生卒年待考),清朝广西人,一说广东花县人,一说原名芳球。 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为御林侍卫。清咸丰三年在天京被封为丞相。 钟颖:(生卒年待考),清朝满州正黄旗人,爱额觉罗氏。 曾充任四川陆军小学工程处提调,清光绪三十三年继任四川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协统,兼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办。辛亥革命后奉调入藏,为办事长官,数年后返回四川。 钟金:(公元1550~1612年),女,一名三娘子,是中国历史上蒙古民族的一位有远见的女政治家,又是呼和浩特古城的创建者。她名叫钟金,是明朝漠南蒙古土默特部首领、杰出的政治家阿勒坦汗的妻子。 三娘子首先就是一位民族英雄。她不仅容貌非凡,性格豪放不羁,擅长歌舞骑射,而且具有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指挥才能。她所处的年代,正是明朝与蒙古族战争频繁的时代。三娘子执掌军政实权达四十年,始终坚持和平互利的政治原则,既粉碎了明廷的经济封锁,又使蒙古各部统一起来,因此,她在蒙古草原上享有极高的威望,受到蒙汉人民的敬重。三娘子收纳并重用汉人,引进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促进了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娘子又是一个维护民族团结的巾帼英雄。她维护民族利益,处处顾全大局,妥善处理了许多边事纠纷。1585年的青海之乱,十万蒙军既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又与明军发生冲突,三娘子临危不惧解除了战争危机,恢复了和平安定的局面。 1581年三娘子亲自主持监修了呼和浩特城。它使土默特部由“逐水草而迁徙”进而定居下来。这是三娘子对蒙古社会的又一贡献。人们对三娘子的怀念是长久而深沉的。美岱召的“太后庙”(即三娘子庙),每年农历1月3日设供祭祀,这种纪念活动,一直延续到1933年。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追忆、传颂她的许多生动轶闻,怀念她的英雄业绩。 钟期光:(公元1908~1991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1年5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钟汉华:(公元1909~1978年),江西万安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87年1月2日因病在成都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钟赤兵:(公元1914~1975年),原名钟志禄,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5年12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一岁。 钟伟:(公元1915~1984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4年6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九岁。 钟池:(公元1915~1978年),福建长汀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8年3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钟辉:(公元1914~今),江西瑞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任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钟人仿:(公元1914~1975年),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装甲兵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5年10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一岁。 钟文法:(公元1914~2001年),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1月26日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钟发宗:(公元1910~1997年),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12月10日因病在杭州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钟国楚:(公元1912~1996年),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6年4月30日在南京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钟炳昌:(公元1915~今),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钟生溢:(公元1915~1980年),江西兴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0年3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钟元辉:(公元1915~今),江西上犹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钟发生:(公元1914~今),江西瑞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钟明彪:(公元1910~今),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钟贤文:(公元1915~2000年),江西于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0年11月12日因病在杭州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钟辉琨:(公元1911~1994年),江西宁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1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钟玉征:(公元1930~今),女,广东顺德人(今广东佛山顺德区),出生于香港。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 1993年7月由专业技术大校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钟万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第九军副军长。1990年晋升。 钟彬:(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十四兵团司令官。 钟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五兵团副司令官。 钟毅:(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一七三师师长。 钟申宁:(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中将,台湾省空军作战部副部长。 钟桐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总局总局长。 钟觉非:(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二绥靖区秘书主任。 钟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防部”部附员。 钟华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总司令部通电署政治作战部主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8
钟繇(151-230),字元常,三国魏大臣、大书法家。颍川长社(属今河南长葛)人。东汉末举孝廉,累迁廷尉正、黄门侍郎。曹操执政,任侍中、司隶校尉。曹丕代汉,任廷尉,封崇高乡侯。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工书法,宗曹熹、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临终时授子会曰:“吾精思学,学其用笔,每见万类,皆画像之,其专挚如此”。 钟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音律。相传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因被伯牙引为知音。他死后,伯牙在他的墓前弹了一次琴后就不复鼓琴。 钟会(225-264)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人。三国时魏国谋士、将领,曹魏大臣钟繇的儿子 钟嵘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曾任参军、记室一类的小官。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隋书·经籍志》又称之为《诗评》。在《诗品》中,钟嵘提倡风力,反对玄言;主张音韵自然和谐,反对人为的声病说;主张“直寻”,反对用典,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的标准。 钟若玉:清(1737-1802)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女,字文贞,号元圃。工写墨梅。画临崔白,字学钟、王,诗宗韩、柳。以鬻字自给,腕力苍老,不类闺阁人书。晚依婿家藩氏,以训女生为业。卒年66。《墨香居画识、明斋小识、墨林今话》 钟天纬:江苏华亭人,清代著名翻译家,译书数十种,著有《则足集》。 钟荣光:广东香山人,清光绪22年加入兴中会,并创办宣传革命的报纸。1928年岭南大学收归国人自办,任第一校长。次年改任岭南大学荣誉校长。 钟世铭:直隶天津人,字蕙生。清光绪进士。光绪三十二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充直隶高等工业学堂英语教员、教务主任。1921至1925年间,先后任北洋政府盐务署署长、财务处长及总代长。后调任奉天交涉员,未几辞职。 钟芳礼:清代广西人,一说广东花县人。一说原名芳球。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为御林侍卫。咸丰三年,在天京被封为丞相。 钟颖:清代满州正黄旗人,爱额觉罗氏。曾充四川陆军小学工程处提调〉光绪三十三年继任四川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统,兼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办。辛亥革命后奉调入藏,为办事长官。数年后回川。 钟离春:战国时期齐国人,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才取胜的皇后。本来就是齐国人,相貌奇丑无比,40岁了还没有嫁人。于是她自己去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的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被齐宣王采纳,并立为王后。 钟绍京:钟嵘之弟钟屿的玄孙,唐代宰相、书法家、藏书家,善书直凤阁,时号小钟。 钟芳(1476~1544),字仲实、中实,号筠溪。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当过文官、武官、法官、学官和财官的著名人物。他“上继文庄(丘浚),下启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广东通志》一书中尊称其为“岭南巨儒”。钟芳,原籍琼山县,出生于崖州高山所(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水南村)。幼年丧母,寄居外亲黄家抚养,又名黄芳。自幼聪颖好学,10岁入崖州州学。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乡试第二名,正德三年(1508年)殿试赐二甲进士第三名,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一时名动京师,盖谓丘文庄后又一南溟奇才”,时人敬称“钟进士”、“钟崖州”。曾任代理吏部稽勋司郎中,考功司郎中,漳州府同知、知府等职。任宁国府推官时积极清理积案,严惩贪赃枉法者。十六年(1521年)任浙江提学副使,致力革除科考弊端,坚持“德才兼优”选用人才,使当时学风焕然一新。嘉靖二年(1523年)任广西布政司参政,及时消除虎患,百姓念其功德,为他雕塑石像。不久调任江西右布政使。九年(1530年)升任南京太常侍卿,翌年兼任国子监祭酒。十一年(1532年)升任南京兵部右侍郎。第二年改任户部右侍郎,奉旨总督太仓,奏请朝廷赈灾抚民,缓和了灾民因干旱引起的困苦。十三年(1534)年告老退乡,迁居原籍琼山县,以读书为乐。家居十余年,有干以私者,谢曰:“吾岂晚而改节哉”! 钟芳学问精而兼博,著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医学、军事等领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