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丰收悖论

如题所述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丰收悖论如下:

丰收时粮食供应增加,需求状况不变,于是导致粮食价格下降。根据R=PQ,P下降,Q增加,R的改变要看P和Q那个改变的更猛,也就是要看弹性了。粮食的需求是比较缺乏弹性的,比如说你原本能吃仨馒头,花1块5,现在也许4个馒头只要一块钱。

正常情况下你最多也就是买4个馒头(买5个吃不了就浪费了啊),除非馒头变得更便宜,便宜到你丢个馒头都不心疼(罪过罪过)。再看农民,以前他能生产一百个馒头,赚100块,现在他能生产120个了(增产20%不少啦),但是赚的却少了啊。如果还有粮食卖不出去,那就更愁人了。

于是,农民伯伯怕是要亏本了。这就是所说的悖论了。不过也别担心,还有宏观调控,政府为了抬高粮食价格,有可能增加政府购买,保证农民的收入,而这粮食又可以用来赈灾之类的。

丰收悖论是指农民在丰收之年所获收入却比平年甚至歉收年还低的矛盾现象。根本原因在于食品(粮食最为典型)的需求弹性低,通俗地说,消费需求对食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就大白菜来说,虽然今年价格远低于去年,但居民很难因为大白菜价格低就大量增加对它的消费:人们总不能天天熬大白菜吃啊。

由于价格下跌过大,而需求却不能以相应比例增加,农民们很难通过“薄利多销”的营销手段增加或保持收入。再加上产量增加带来的成本上升,他们赔钱的可能性很大。

“丰收悖论”陈述的是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农场主产品普遍丰盛却带不来高收入,是因为一方面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需求量不会有很大增加,农产品形成了买方市场,他们的农场收入反而都会下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