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什么情况下开听证会

如题所述

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案件处理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
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需要当面听取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意见的。办理审查逮捕案件,需要核实评估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是否具有社会帮教条件的,可以召开听证会。
1、检察院开听证会的目的是想听取各方的声音。
听证更有利于检察机关全面听取各方意见,既包括各方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的意见,也包括相关办案人员的意见,尤其是听证员独立发表的客观、中立的第三方意见,能够帮助检察机关更加客观准确地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依法公正地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
2、检察听证是检察机关在案件审查过程中,通过组织召开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听取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中邀请的听证员以及案件当事人、辩护人、相关办案人员等其他听证会参加人意见的活动。
听证会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鉴定人或专家就有关问题的提问和了解,进一步澄清事实;
2、通过对鉴定有关问题的说明和沟通,使当事人和鉴定人增加理解和互信;
3、承办法官主持或参与听证会,法官和鉴定人就有关问题进行直接沟通,可以使法官和鉴定人对案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4、因为鉴定过程更加透明、公开,诉讼当事人普遍参与,所以经过听证程序作出的鉴定意见更加容易被司法人员和诉讼当事人所理解和接受。
听证会的程序如下
1、根据执法调查人员处罚建议,确定属于适用听证程序范围;
2、向当事人发出《听证告知书》,征询是否要求听证;
3、确定听证会时间、地点和主持人,并于7日前通知当事人;
4、举行听证会;
5、由听证主持人询问当事人、证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并出示有关证据和材料;
6、由当事人或其委托人进行答辩;
7、由当事人或其委托人做出最后陈述;
8、由主持人向执法机关负责人汇报听证情况,提交听证记录。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的通知
第二条 本规定中的听证,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组织召开听证会,就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案件处理等问题听取听证员和其他参加人意见的案件审查活动。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以听证方式审查案件,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相结合。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拟不起诉案件、刑事申诉案件、民事诉讼监督案件、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公益诉讼案件等,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案件处理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需要当面听取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意见的,经检察长批准,可以召开听证会。
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逮捕案件,需要核实评估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是否具有社会帮教条件的,可以召开听证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