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 郑氏荣光

如题所述

父子荥阳侯是夹门关郑氏入川的始祖。

父荥阳侯郑遇春(1330年—1390年),字伯仁,号燕衡。安徽省濠州即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攻下滁州,郑遇春因功升任总管;帅众攻打芜湖,获左翼元帅;攻下六安,担任六安卫指挥佥事;攻破朔州,改朔州卫指挥副使。洪武3年11月,因战功被封荥阳侯。岁禄900石,予世券。《明史》列传十九载,受赐锦帛30匹,后加禄至2500石。洪武17年被召回京,洪武 19年到上海帅军民修筑防倭堡垒,现存一址曰:“荥阳垒”。洪武23年12月,因受“胡惟庸案”的牵连,郑遇春定为“胡党”,被朱元璋诛杀。时年58岁。郑遇春的墓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镇申津渡村,现为荆州市重点保护文物,现仍保存完好。

子郑孤贞(1369年—1423年),又名郑琦,本名郑诞。郑遇春的儿子,排行老二。1386年12月,入伍至陕西华州卫所,后任管兵千户所。1387年娶靖海侯吴桢之女为妻。生兴一、兴二、兴三、兴四、兴五、兴六、兴七、兴八几个孩子。父亲郑遇春死后,郑诞在陕西华州卫乱军籍中更名为郑琦。

1399年7月,郑琦在“靖难之役”中,披挂上阵,屡次打败燕军。1400年9月,郑琦袭荥阳侯,升官军都指挥史。1401年 9月,率步、骑兵3万往援房昭。1402年燕王进京,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有的说建文帝由地道出逃,落发为僧。朱棣称帝后,郑琦不耻成为朱棣的臣子,一方面为躲避追杀,一方面也为寻找建文帝下落,便更名为郑孤贞,意为孤臣之守贞也。

他携妻儿及亲信等入川寻文帝。沿水路初到嘉州即今乐山后,经陆路沿夹江、木城、丹棱、马岭、邛崃、大邑,一路寻文帝无果,再到名山县蒙山下的 宾凤 岩 落脚。告诫家人和亲属,外人问时就说:“主人郑孤贞,来自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其它情况一概不准说,否则有灭族之危。至今郑氏许多碑序上,也称孤贞“湖广麻城人也,”或“楚人”或“三楚人也”。开初几世知道家族情况,几世后的郑氏后人就不清楚祖公履历了。1922年,郑氏后裔才为他立下有文字记载的墓碑,公开了隐藏五百余年的家族史。以“孤臣无二心,自北平篡成籍贯,故而弃楚北”,“孤臣无二心”等文字,公示他的心迹。“北平篡成”,指朱棣篡得皇位,后迁都北平。“篡成籍贯”,指他附籍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故尔弃楚北”,表示1922年时帝制已除,可以放弃“湖广麻城县孝感乡”这个篡成的籍贯了。在 宾凤 岩 生活了两年,现今留一遗址,人称孤贞练武场。位于 宾凤 岩 下道全庙上,约十多亩的平台,视野开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1404年他携妻儿及姻亲吴袭侯等又来到双河小溪沟,最终落业小溪沟(郑沟),即今日双河乡金鼓村。吴袭侯落业车岭(今吴沟)。此后生活安定下来。1406—1423年间,兴一、兴二、兴三、兴四、兴五、兴六、兴七相继成家。为防意外,为子孙着想,他将成年七子散居各地。一旦这段家族史泄露,仍可保留郑氏一脉。兴二郑兴义 娶 王氏在王家祠即大邑王家村一带,生一子郑昆山。此后兴二因故离开大邑,落业邛崃平落龙头溪即今夹关镇雕虎村五组居住,后依排行更名郑应显,娶姚 妻 陈氏生四子志忠、志让、志亮、志谦。

吴祖母先在大邑照管孙儿昆山,后随未成年的兴八还居南京。1423年,郑孤贞因病在小溪沟逝世,葬于名山县双河乡金鼓村,享年54岁。因当时明成祖朱棣,追查建文帝旧臣下落的风头未过,遵孤贞之命垒一土坟,以腰磨上扇置下扇腰磨于墓前为碑,取转徙折磨义(历尽磨难而忠贞不渝)。1988年荥阳侯郑孤贞莹墓,被名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古迹保护单位。

1424年朱棣亡,由儿子朱高炽继位,大赦天下,郑孤贞及家人得到赦免。迁到“邛崃第一店”的兴二郑兴义,遵循孤贞所立的排行:“应志思百福,山金朝万天;永代存加显,守本尚循环”,依排行更名为郑应显。

郑应显死后,墓葬于“邛崃第一店”的花园头。郑氏族人修建“兰坝庙”供奉川主李冰,同时供奉明太祖(朱元璋)和郑氏三公:郑遇春、郑孤贞、郑应显之圣像牌位,表达对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片忠贞情操。钟鼓楼山下有一座古庙,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四百余年,是因“兰坝庙”供奉的川主(李冰)神威浩大,神、祖不能与之共存,故于清道光二十年,迁移至福田寺的钟鼓楼山下。

钟鼓楼山原名尖峰顶。因郑氏先辈在尖峰顶,最高处修一间楼阁,名钟鼓楼。阁楼里有一口千余斤重的大钟,敲钟时数公里外都能听到宏亮的钟声,以此召集先民聚会或议事。由此尖峰顶得名钟鼓楼山。钟鼓楼山下,荥阳候郑孤贞后裔,建有郑氏聚会或议事的“议话堂”。后来,议话堂更名为福田寺。意为福田者,幸福之地也。福田村由此而得名。福田寺原有尼姑、长工十余人,地产十余亩,寺庙收入大部分用于褒奖郑氏家族考取功名之子弟。

郑氏后裔在福田寺侧,修三间房屋,名为“郑氏宗祠”,将圣祖牌位移于祠堂供奉。每年农历三月十四,郑氏后裔都要聚集在祠堂内举行祭祖议事。

钟鼓楼山下凹地里郑应显的茔墓,今已被郑氏后裔用砂石条修葺一新。每年清明会郑氏后裔,都要云集到郑应显茔墓前,举行祭祖仪式。

1990年第三次修谱,郑氏在祖上立下的前后二十代排行后面,增加二十代排行。共六十代排行,均镌刻在祖坟碑文中。前二十代排行为:“应志思福伯,山金朝万添;永玳存嘉显,守本尚循环”;后二十代排行为:“继述荣宗德,光昭大祖传;昌隆培国士,保世定开先”;新增二十代排行为:“希孔秉仁义,恩泽惠邦里,文才仰北斗,力行建奇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