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为什么不传位李世民?

如题所述

因为

1、李渊认为,自古以来都是嫡长子继位,长子立为太子是合情合理,

2、太子李建成被杀之后,李渊心里难免有些怨恨,

3、李渊忌惮李世民的能力,他希望自己当皇帝,而不是被李世民取而代之。

扩展资料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侵犯唐朝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

晋阳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却改立李建成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6
隐太子李建成比唐太宗李世民大九岁,高祖李渊和李建成的感情更深厚,作为父亲的第一个儿子,在长子李建成身上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和爱。太宗皇帝作为隐太子李建成的二弟,年龄相差九岁,长兄如父,他们的父亲公务军务繁忙,肯定没时间照料李世民,大多时间是母亲和长兄李建成照顾。所以太宗皇帝李世民和父亲的关系不如他大哥在父亲心中的份量。

隐太子李建成政治素养很高,也有不错的军事指挥能力,相对比较成熟稳重,是顺理成章的唐国公爵位继承人,作为开国太子,如果没有出错,父亲李渊也不会忍心废除他。宗室和嫔妃都习惯了太子李建成作为一家之主继承人这个事实。秦王常年在外作战,很少在父亲跟前尽孝和谈心交流。高祖皇帝年近花甲,太子和嫔妃经常尽孝,关系也都很和睦。但是秦王功劳太大,部分宗室亲属和心服对皇长子李建成产生动摇,甚至采取中立态度,高祖李渊考虑到秦王的综合实力在诸皇子最强,皇位交给他最合适,最重要的是秦王府有能力更出众的文武之才,改立秦王为太子,高祖皇帝觉得更合适。但是总感觉对不起儿子李建成,始终不忍心,也下不了手废除他。况且皇长子能力也不错,有政治才干,太子府也人才济济,政务处理的没法挑剔,军事成绩也可圈可点。高祖皇帝经常感觉到秦王受到来自太子齐王阵营敌对威胁,嫔妃也数落过秦王的不是,觉察到秦王在宫中太势单力薄,所以只能把军权交给秦王,授予天策上将,让他掌握生杀大权,他才感觉踏实。秦王为了国家经常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一直感觉亏待了他,对他不公平。但是作为一家之主,一国之君,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和感受。他们兄弟的事情,他也感觉心力憔悴,不愿意相信他们会反目成仇,互相残杀。但是,谁也想不到,再亲密的父子兄弟亲情,终究是抵不过石榴裙和千依百顺的妃子。
第2个回答  2022-03-21
不用解释,让他来当李二的爹,就知道传位这事是不是李渊说了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