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举考试分南卷、北卷,按名额分开录取,对读书人而言合理吗?

如题所述

自从公元605年隋炀帝开设进士科起,此后一千多年科举考试一直都是皇帝选拔人才、笼络人心的主要手段。特别是科举制走向成熟、鼎盛的明清时期,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更是牵扯国本、举国关注的大事,出一点差错都是朝纲动荡。

“十年寒窗苦,一卷定终身”,科举作为大多数读书人改变命运、走上官场的唯一途径,各种舞弊行为层出不穷,贿赂考官、作弊抄袭、请人代考等等,即使朝廷使用严刑峻法惩治也难以断绝弊案发生,每一次都是杀的人头滚滚。而1397年却发生了一起蹊跷的科举大案,没有任何舞弊行为存在仍然闹得朝野沸腾,数十位官员无辜惨死,史称“南北榜糊涂案”。


公元1397年,明朝迎来三年一次的科举会试,天下英才云集南京。对于这次考试,明太祖朱元璋寄予厚望,有着多重政治考量。

第一,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攻破元大都结束元朝统治,但是整个明朝统一战争一直打到1389年;另外元朝毕竟统治中原98年,部分士大夫阶层受元朝恩遇,对于新生的明朝并不认可,特别是在后收复的北部地区,这是不利于明朝统治的。


第二,1380年朱元璋以“谋逆”的罪名杀宰相胡惟庸,同时诛杀了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1390年朱元璋又颁布《昭示奸党录》,以胡惟庸同党的罪名又杀了韩国公李善长等一大批人;此后又称胡惟庸勾结倭寇、北元,追查党羽,案子一直到1392年才宣告结束,前后杀了三万多人。


第三,1392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明朝爆发立储之争,最终朱元璋在燕王朱棣和皇孙朱允炆之间,选了朱允炆当继承人。1393年,已经66岁高龄、身患重病的朱元璋害怕自己死后朱允炆压不住朝堂老臣,又弄出了“蓝玉案”,杀了1.5万人。


因此对于1397年这次科举,朱元璋是想达到笼络北方士人、扩大明朝统治基础,利用科举盛会缓和因大肆杀戮造成的紧张氛围,为朱允炆将来执政选拔人才等几个目的。而朱元璋为了这次科举还精挑细选了一位主考官,已经78岁高龄的刘三吾。



刘三吾有多重身份,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朱元璋政治意图的。首先刘三吾是士林领袖,全国知名的大儒,就连明朝科举制度条例都是他制定的,身份地位绝对能当主考官;


其次刘三吾是元朝旧臣,在明军攻克广西之后归隐田园,直到1385年才应朱元璋征召再次出仕,受到朱元璋礼遇重用,被尊为“三老”之一,身份转变极具代表性;


最后刘三吾支持皇孙朱允炆继位,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召集群臣议立太子说“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当时燕王朱棣已经是闻名天下、实力最雄厚的藩王,百官都不敢得罪他,刘三吾却挺身而出明确反对称“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朱元璋听后大哭,后来就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可惜刘三吾是一个合适的考官,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明史》中评价其“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说白了就是没有政治智慧。刘三吾完全没有领会朱元璋的政治意图,在1397年这次会试中真是只以成绩论输赢,上榜的51个人全是南方人,榜单一公布就造成轩然大波。


落榜的北方读书人相互串联,联名上书到礼部鸣冤告状、在南京街头拦住官员轿子喊冤,称考官刘三吾﹑白信蹈等人偏向南方人,瞬间舆论哗然,“考官收钱”、“营私舞弊”各种传言满天飞,朱元璋震怒下旨严查。为了以示公正,成立了12人的“调查小组”,但是这个调查小组里面的成员侍读张信等人也都是很正直的官员,不会去作假迎合朱元璋,给出的调查结果是此次考试确实公正,所有录取的读书人都是凭真本事考中的。



调查小组给出的结果更让落榜的北方士子们不满了,继续闹;朝中北方出身的官员也联名上书抨击,要求再派人对考卷进行审核,严查所有涉案官员;还有人上告说主考刘三吾勾结调查小组联手欺瞒朱元璋,故意将考的不好的试卷呈给皇帝看。


那么1397年的会试到底公不公正?调查小组的结论对么?实际上考试结果是公正的,确实反映了明朝现实。在南宋之前,文化中心一直在北方,北方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于南方;直到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为躲避战乱大批人南迁,南方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不论是金国还是元朝都不重视文教,北方的教育水平自然就被南方拉开了;在加上明朝是八股取士,考的是南宋朱熹程朱理学那套东西,南方士子更占优势了。别说明朝初年,就是到了清朝,文化发达的南方地区长期垄断科举的情况也没有太大改善。




但是政治上没有对错,不符合朱元璋意图的官员都要严惩。1397年5月,朱元璋下召称主考刘三吾等人是“蓝玉余党”,刘三吾因为年龄太大只是发配西北,其余人全部处死,成了皇帝平息风波的替罪羊;6月,朱元璋亲自主持选出了61名北方士子上榜,这场“南北榜案”才算过去。此后明代科举南北方士子按比例分开录取成为规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北方矛盾,维护了国家稳定,对于普及文化教育是有好处的。


但是这种人为划分“南北榜”的行为,实际上天然将明朝大臣们划分成了不同阵营,同期科举入朝为官的人根据籍贯不同拉帮结派,拉开了明朝党争的开端。到了明朝万历末期,党派林立,党争不断,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都是以官员籍贯划分的,就是著名的东林党也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只能说任何政策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根据时代不同不断推陈出新才是长久之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