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比较好的阅读方式?

如题所述

不知道你说的阅读方式是指什么。有时候阅读方式是指阅读途径,有时候是指阅读方法。在这里,我理解成是阅读途径吧?我阅读的途径主要有三:

一、书本/传统阅读

虽然说现在电子书大行其道,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看纸质书。一方面纸质书拿在手里的手感非常好;二来非常适合在书上涂涂画画,做些感想和笔记啥的;第三点,纸质书有墨香和纸香,我喜欢这个味道;最后一点,一般新书都只提供纸质版而没有提供电子版,因此被逼着要买纸质版才能够阅读得到。

二、手机/碎片阅读

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被手机等电子产品切割得支离破碎,因此通过手机看电子书也是我的一个主要阅读途径。电子书的好处是轻便,非常方便于碎片阅读。等电梯、上厕所、等上餐的时候都可以看,而不必拘束于要有大段的时间才能够看。而且在读到有感触的地方的时候,可以通过工具软件非常方便的整理到相关的模块中,便于后续调用。电子书比较适合工具书、商业书等实用性的书籍,如果是读名著之类的还是建议纸质书,慢慢品比较好。

三、听书

网络小说主要靠听书,名著主要看纸质或者电子书(方便摘抄和做笔记的格式,如EPUB或MOBI)。因为读网络小说一般只重情节的发展而不会关注其文采,何况一般网络小说也没什么文采可言,所以通过听的方式来“阅读”,既不会错过情节,也不会浪费时间,因为我一般是在上下班走路的时候或者是回家做饭、洗衣服的时候才会听。

我是茶小侠,研究职场升职,希望这个答案对你有帮助,欢迎您通过微信与我交流:wangleibab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4

以我平时读书的习惯来看,其实也是属于那种偷懒型,基本上书看过一遍以后很难记得这本书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如果是小说),有时候对于这本书的印象甚至就停留在,好像很不错,好像挺让我感触,这样模棱两可的印象里。不过后来在看到《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后,算是对阅读方式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1.【拿到一本书不是去看,而是去观察:】

我在买书的时候有一个小习惯,先不去管作者是谁,书名是什么,书籍类型怎么样,就是先找出版社。不同的出版社有他们不同的出版习惯,像是商务印刷习惯出版一些史籍,古汉语类的书,而长江文艺就比较年轻,小说出版的比较多,而我最喜欢的三联出版社,每次出版的书都稀奇古怪,尤其是会翻译一些比较冷门的外国书籍,反正挺适合看书求新奇的人。

当你拿到一本书的时候,请不要急着翻开它,你要懂得观察。从出版社开始,让自己心中有个概念,一个好的出版社让你在还未看之前总会对书籍有一个好的印象。再从作者开始,这个作者是你喜欢的还是不认识的,或是比较有名气而你又不知道的呢?然后去浏览一遍书名和书籍背面的简介,一本好书不一定会拥有一个好的书名,而简介也不一定吸引你(就像《百年孤独》一样,书籍外封永远只会强调诺贝尔奖),但浏览一遍是让你对这本书有一个大致类型的判断。

2.【翻开一本书以后,你需要化身“福尔摩斯”:】

表皮被你看透以后,你就可以翻开这本书了,翻开书的封面在左侧一栏里会有作者的介绍,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了解到这个作者是什么国家的人其它作品有哪些,经历过什么,有什么奖项获得,而这本书是他的处女作还是收官之笔等等信息。你不是福尔摩斯,但从你翻开书那一刻开始,你必须是!

然后再进行翻页,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更详细的出版信息叫:“图书在版编目数据”,这里清楚详细的告诉你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你读,看什么?看再版的次数就可以了嘛~一本好书再版的次数会是5次,6次,而如今出版的书籍太多了,能够有第二次印刷的书籍已经是非常畅销的书了,这至少告诉你看这本书并不会让你吃亏啦。还有买到书籍发现印刷出错,不要怕即使书店不给予赔偿也可以打印刷厂的电话,反正记得啥都可以吃,就亏不能吃~

3.【目录不是鸡肋,而是一块油炸的里脊肉:】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真的非常切合“目录”这个实际。目录的存在总是显得可有可无,基本一个人翻开书就是直奔内容去看,我前面说的步骤有几个人能坚持呢?目录是什么?目录是一本书的大纲,大纲对于一本书来说有多重要呢?这就好比我们造高楼的时候,大纲就是那些钢筋,没有钢筋作为支撑,砖头怎么叠水泥又怎么砌呢?

对于一个作者来来说,想目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和校对自己的文章一样,需要重新理清楚自己书的逻辑思路,还有那些埋伏好的情节人物,可以说没有目录的书是一块豆腐,经不起煮,自然也不值得你话心思去品尝~

4.【准备好一本笔记本,你不是在听课但这比听课要难得多:】

知道看书要做笔记的吗?没有和你开玩笑哦,正确的看书方式是一边一本书,一边是笔记本,或者是前面是word文档和一本书。看书做笔记不是像小学生那样,让你去摘录好词好句,而是去作出文章的人物关系图,记录文章可能出现的伏笔,整个故事脉络的展现等等。一本笔记本是让你更深的阅读,让你去跟着作者了解这本书,而不是做一个游客,留下到此一游的记号,却只会被诟病。

这样的阅读方式被称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这个概念来自于《如何阅读一本书》,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尝试为一本书做一个详细,清晰的笔记,其过程非常痛苦繁琐,你需要一遍遍的理解作者在讲什么,从他讲的内容中提取和你本身知识所重叠的部分,然后再进行记录。分析阅读的主旨在于教会你去正确的走进这本书的核心,而不是徘徊在似懂非懂的书门之外,还一直感叹这本书好难理解。

好多人会感叹,想要看一本书要做笔记这个听课有什么不一样。其实真的非常的不同,听课的笔记是纯属记录,老师是一个知识的口述者,而你是一个记录员,中间被你转化的信息少的可怜。而阅读时做笔记的行为,是让你和作者面对面的交流,你们之间只有一本书的距离,仅此而已,即使那个作家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最后,至于那些非常鸡肋的建议,比如找一个氛围好的环境读书,喝一杯茶什么的,这都是个人喜好问题,没有必要和阅读关系扯起来,只要你去尝试做一本书的笔记,相信在大街上路过个帅哥美女你都不会多看一眼,你正牌在你眼前呢!一本书~

第2个回答  2017-09-12

全民阅读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读书、看报,努力提升自己的自身修养,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个人读书的方法也不一样,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方法,我们有时候是无法理解别人的想法的,但是,不过有多少中衍生的方法,但是他们的核心总是一样的,就是几种而已。

我们仔细总结一下,也就是一下这几个方面了: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要学会目录阅读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快速掌握书本的核心知识,从而达到掌握内容的目的,这种方法是比较节省时间的,而且还能够特别准确的掌握书本上的重要知识。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学会关键字阅读,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应该学会在文章中重点阅读,通过关键字的方法,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而不是全书阅读,有时候会阅读到一些自己不是很需要的知识,从而浪费时间。

第三个方面,我们应该学会默读法,通过默读,我们可以很快的通读全文,收获文章的所有精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也是比较节省时间的,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掌握文章内容会比较快一些。

第四个方面,就是要学会精读和跳读,对于重要的知识多读几遍,对于不重要的知识少读几遍,甚至不读,就是仅仅取自己所需要的只是,而不是全部的内容。做到取舍有度,不影响看书节奏。

读书的方法大概也就是这几种了,我们尝试着去找到自己适合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9-12

我在读书方面自己通过这么多年已经自己积累了相对应的经验,我觉得差不多就按照我自己那样的方法,我可以相对来说比较有效率,而且能够让我自己稍微记住这些阅读的东西,真的是这样的,自己找到一个好的阅读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真的阅读起来真的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这也就是有很多的人会请教别人的学习方法,请教他们在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和政史地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让自己记住一个问题然后从找出答案。阅读有很多的方面,可以是自己的书上面的阅读内容,可以是学校里面你上学的时候所遇到的书籍上面的知识。

但是不管是什么书籍,你掌握好一个好的阅读方式真的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政治历史地理文科性的同学来说,也对那些喜欢阅读的人来说。你阅读的时候你一定要让自己静下心来,如果你怎么说呢,静不下心来,是很难以投入那个阅读的状态的。

有可能会出现那样一种状态,就是你自己已经读了一片文章了,但是你自己却不知道自己读了些什么,甚至是连其中的大意都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文章表达的是什么。因为你没有静心精心的读书,所以你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和情况。

还有一点就是我平时读书的方式,我在静下心来的时候是很容易读书的,如果自己静不下心的时候我会强迫自己慢慢的静下心,这个时候我就会拿一只笔,然后自己一段一段的看,看的时候用笔直接在下面指着,自己拿笔指着那些字,然后慢慢的就可以读进去书了,我是用这个方法的,也可以不妨尝试一下,说不定可行呢?

第4个回答  2017-09-11

我之前也是属于一个看过书就扔一边,基本不会再打开看第二次的那类人。

后来收到一个人的影响,开始有了比较好的阅读习惯。我想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肯定都有被书里某个剧情所感动或是深有感触的经历,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想表达什么,我的建议是在这样的时候直接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书本上面,当然有个前提,这本书是你自己的,在别人书上未经同意乱涂乱画可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如果书籍是别人的,你又想要用笔写下些什么,那就专门找一个读书的记录本,写上书名,可以做一个书页的备注,然后写上自己的感受。这样可以方便你在二次阅读的时候,又有了不同的感触时,对应的找到曾经的感受。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阅读同一本书籍,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也是我为什么后来有了把曾经看过的书籍,整理起来,再次阅读的原因。一本好的书,是值得我们反复推敲,不断思考的,每一次新的阅读,都会带给我们新的感受,这就是书籍的魅力。所以我建议,不要在看完一本书之后就把它放在角落里发霉,它的价值并不只是第一次阅读带给你的新鲜感。

因为有了重复阅读和写随记的习惯,当你看一本已经被自己读了不少遍的书,在你看到自己在旁边写的感触的时候,也会有一种在看自己成长过程的感觉。可能年纪再小一些的人不会有这样的感触,但是我身边就有一个爱读书的长辈,有次借了他的书看,满满的书评,让我很是敬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