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委的公务员有多难考?

如题所述

部委考取难度,客观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

一是竞争对手更强。从报考人角度来说,考试能力更强,自我要求更高的,选择职位的时候越偏向选报上一级机关,这样就会集中一批实力较强的选手,几百比一是竞争常态。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岗位竞争都这么激烈,我们根据往年面试名单,也可以看到有些专业、工作经历限制比较多的岗位,吃面分数并不高。比如像中办的某些岗位,要求在事业单位工作满多少年、仅招收本科学历,外加年龄限制,真正符合条件能报考的选手就不是那么多,自然整体竞争就小一些。这样的职位有一些,但是不多。

二是人岗匹配度更高。进入面试环节,会综合考虑面试表现、个人履历、专业笔试或面谈等情况,以测查对象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当然面试表现是最为重要的。如果面试的时候拿到了70多甚至60多,只能说你不是特别适合所报考的岗位,或者说有选手比我们更适合这个岗位,不代表本身实力差距有那么大,多数情况下,给“中意”的考生打很高的分数是习惯操作,这个在其他回答中能体现出来。

三是面试更加残酷。面试招录比五比一,比一般省考多了两位选手,也就多了两份威胁,并且不少部委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面试同时进行,加权算分,对考生能力精力测查更全面,还有像商务部、外交部、发改委很多岗位都有专业笔试,发改委有些岗位需要经过面试、专业笔试、口语测试、个人面谈等环节才可以,每一关都很折磨人啊有木有。

四是过程更为煎熬。部委不像国税海关等中直机构考试和地方省考那么干脆利落,当天或者第二天出成绩,一般一星期公布成绩都是快的,期间没有任何消息,甚至于说,最后有没有上岸,也不会在面试完毕的一段时间内收到专门通知,往往只有进入体检的小伙伴会收到消息,被淘汰的只能自己私下互相询问成绩以确定是否被淘汰,这一点不够人性化。

有的差额体检,通过政审来进一步了解考生信息,然后择优录取,等待录用公示出来才能真正安心。

还有更虐心的比如统计局,会让待录用的两个小伙伴去单位实习工作一到两周,根据现实表现来确定最后招录人员。如果你是那个试用了两周而又最终未被录用的,内心是何其悲凉啊,如何回原单位面对江东父老?

好了,以上分析了几个难点,目的是客观分析前进中的挑战,而不是增加畏难情绪。正因为有挑战有困难,我们更要迎难而上、勇敢攀登。

如果你选择报考,我们只能足够努力,不努力一点儿机会都没有。因为有太多比我们有天赋的人比我们更懂得坚持与付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