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什么搞笑的“乌龙”事件呢?

如题所述

哥伦布发现美洲啊!葡萄牙的若昂二世本来早就计划研究向西航行的线路,但是一堆专家研究了半天也搞不明白大西洋到底有多大。

但这消息被哥伦布听到了,他对权威嗤之以鼻,因为他曾经航行到加纳的黄金要塞,他觉得这是在赤道以南,专家们都搞错了(实际上专家们是正确的,加纳在赤道以北)。

哥伦布相信预言家埃斯特拉的说法认为地球表面只有六分之一是海洋,他把文献中的阿拉伯里和罗马里搞混了,哥伦比亚据此计算日本位于西经 85°(实际上是东经 140°),一下子将日本到佛得角圣文森特的距离缩短了 8 千英里。

哥伦布认为到印度只需从加那利群岛向西 68 度航行 3080 海里,实际上从特纳利夫岛(加那利群岛中的一个岛屿)到雅加达距离是 7313 海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8

最严重的乌龙事件当属二战时期美国因翻译问题误解日本天皇的话而投下原子弹。大家都知道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造成广岛和长崎数十万人的死亡,并最终导致二战的结束。

当时美国在投下原子弹之前询问日本是否愿意投降时,日本天皇给了美国一个回复“mokusatsu”,这个词在日语中的意思是“我们正在讨论,等待回复”,然而,这个词被传回华盛顿后,被误译为“我们蔑视地对待你的信息”。

看到这个,美国政府气不打一处来,而且媒体们也接受了这个回答,美国人都知道了,毫无疑问杜鲁门总统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认为必须做出严厉回应,于是原子弹就被派上了用场。

在第一颗原子弹落下后,日本人对美国的做法也是深恶痛绝,只不过是让他们等待消息,没想到来了更狠的。于是,日军里提出了一亿玉碎,号召全民抵抗。直到第二颗落下后,日本以为不投降就会迎来地毯式轰炸,才被迫投降。

这件事也告诉大家翻译需谨慎,尤其是作为国家之间的翻译,一个小误会就可能酿成大祸,可能无数人的生命都被其捏在手里。

第2个回答  2019-06-28

巴克斯军火案

作为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闹起乌龙来,也是惊天地泣鬼神:巴克斯军火案。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血肉横飞。原本以为几个月就打完的大战,一开打就节奏停不下。作为老牌工业强国的英国,竟都打到缺武器缺红了眼。连英国的内阁,都因武器供应不上而狼狈倒台。焦头烂额的英国外交部却灵光一现:对了,中国有啊。

原来,从晚清“新政”到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度成了欧洲军火的大买家。甚至一度军火进口,要占到中国每年进口物资的六成以上。英国死敌德国的军火,还是中国市场上火爆的畅销货。

如果此时的中国北洋政府,能够倒卖一些武器给英国,那不但能解燃眉之急,更能好好研究德国的军械装备,岂不一举多得?可这好事也难办:北洋政府早就严守中立,官方渠道没法办,只能找民间公司“代办”。

于是,急红眼的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找到了一位据说能办此事的“能人”:英国布朗公司驻华代表巴克斯。

为何找此人,因为传说(巴克斯自己说)此人很神:不但在中国混迹多年,当年还救过慈禧太后的命,跟袁世凯段祺瑞等北洋高层大佬是铁哥们。巴克斯本人也拍胸脯:26万步枪,900挺机枪,200门大炮,分分钟给你弄来,放心吧您哪!

接着,巴克斯就开始紧锣密鼓忙活,还不停给英国外交部汇报谈判进度,每次谈判的记录,全是伤脑筋的唇枪舌战,活动经费也不少花(英国买单),然后终于取得进展,巴克斯弄到了军火还弄到了船,兴高采烈朝英国开来,再然后……就没影了。

更雷的是,北洋政府上下,集体否认认识巴克斯这人,缜密的“谈判记录”?上面既没有北洋政府官员的签字,也没有相关人员证实。最后英国大使朱尔典终于弄明白了:所谓巴克斯的“谈判”,几个月跑前跑后的忙活,甚至巴克斯与中国政要的亲密关系……全是这货瞎编的。

第3个回答  2020-09-17

二战时美国海军的“波特尔”号驱逐舰搞了两次乌龙事件:第一次是朝自己的总统发射鱼雷,第二次是炮轰自己的基地司令。                                          

“波特尔”号驱逐舰

“波特尔”号是美国海军为了应对二战的需要在1942年赶造的弗莱彻级驱逐舰之一,1943年7月服役后被编入了大西洋舰队。1943年11月,刚刚服役4个月的“波特尔”号接到命令——为罗斯福总统护航。

当时,罗斯福正准备前往德黑兰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统帅斯大林会晤,他带领美国军方高级将领以及政府高层人物一共80多人,登上了“依阿华”号战列舰,美国海军派出3艘驱逐舰和2艘护航航空母舰组成了护卫编队,其中一艘驱逐舰就是“波特尔”号。当看到载着总统和高级官员们的那艘重达4.5万吨的巨型战列舰时,“波特尔”号上的水兵们曾开玩笑说:“如果希特勒能够把它击毁,那他就中大奖了!”他们没有想到,这个玩笑差一点就让自己的军舰变成了现实。

富兰克林·罗斯福

由于“波特尔”号上的水手们和他们的军舰一样,都是才服役4个月的新兵,不少人登上军舰前还是学生,甚至是高中学生,缺乏足够的训练,而舰上的16名军官中,有过出海执勤经验的也不过4人,这就导致该舰从执行护航任务起就事故不断。

离开诺福克军港的当晚“波特尔”号就出了意外,它的铁锚砸坏了邻近的军舰。在参加护航行动的第2天,它携带的深水炸弹有一枚脱落,然后发生了爆炸,爆炸声让舰队以为有德国潜艇袭击,立即摆开反潜队形,紧张地搜索。最终“波特尔”号发现是自己的深水炸弹脱落造成的,赶紧通知大家。让舰队虚惊一场后,“波特尔”号又倒霉地遇到了一个巨浪,一名水手被冲入大海后不知所踪,随后锅炉房的一个锅炉又突然停止运行,使该舰因动力不足脱离了舰队队形。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约瑟夫·金上将也在“依阿华”号上,对“波特尔”号频频出现状况感到不满,派人提醒舰长沃尔特,要他注意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又狼狈又尴尬的沃尔特只能加强注意,不能再让海军在总统跟前丢了面子。

欧内斯特·约瑟夫·金

11月4日,美军舰队到达了百幕大以东海域。为了给乏味的海上航行增添一点乐趣,“依阿华”号战列舰舰长决定在这里举行防空演习,让总统和高官们看看自己的战舰是怎么进行空中防御的。做了一番准备之后,巨大的气象气球被放了出来,“依阿华”号上的防空火炮全部开火,对着它们一阵猛轰。罗斯福和高官们在甲板上看得兴致勃勃,也让在远处观战的“波特尔”号官兵们羡慕不已,恨不得也加入进去,轰上几炮。 

机会总算来了,几个从“依阿华”号的火网中漏掉的气球被海风吹了过来,沃尔特大喜,决定好好表现一下,以弥补先前丢掉的面子。他命令全体舰员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各就各位,瞄准气球开火。为了更好地表现,他还命令进行鱼雷发射训练,接到命令的鱼雷手按照训练标准取掉弹射鱼雷的火帽(取掉火帽是避免把鱼雷真的发射出去),然后再为鱼雷找到攻击目标,巨大的“依阿华”号自然成了理想的攻击对象。

“依阿华”号战列舰

一切准备就绪,指挥官开始发布命令:“一号鱼雷管,发射!”…… “二号鱼雷管,发射!”……“三号鱼雷管,发射!”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三号鱼雷管竟然真的射出了一枚鱼雷,直扑“依阿华”号!“波特尔”号的官兵们见状不由得发出了惊恐的呼喊声,以为“依阿华”号这一下凶多吉少了。

沃尔特的反应很快,他急忙命令信号手向“依阿华”号打出报警信号。可是信号手因为过于慌乱,竟然把信号打错了。 

沃尔特急得不顾一切,他不再遵守舰队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的命令,让报务员直接呼叫“依阿华”号让其立即右转。“依阿华”号的报务员不明就里,以为遭到德国潜艇袭击,还在询问潜艇的位置。 “波特尔”号报务员哪有时间解释不是潜艇,只是发疯般地喊叫:“鱼雷,海里有鱼雷,右转,紧急情况,右转!”

尽管这些耽误了时间,好在“依阿华”号观察哨及时发现了水下有一道白浪正快速袭来,明白这是鱼雷攻击,立即发出了警报:“战斗警报,各就各位,右舷有鱼雷,这不是演习,重复,这不是演习,右舷有鱼雷!”

“依阿华”号迅速向右急转,由于转速太快,导致舰体向左严重倾斜,甲板上顿时一片混乱,不少人站立不稳倒了下去,滚作一团,罗斯福的警卫们拼命抓住或顶住他的轮椅,以免滑进海里……

“波特尔”号上,沃尔特和官兵们紧盯着“依阿华”号,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还好,“依阿华”号转弯及时,鱼雷擦舰而过,在舰尾300米处爆炸了,没有造成任何损害。

对于这次意外事件,罗斯福也在日记中也作了记载:

    周一,搞了一次射击演习,‘波特尔’号朝我们误射一枚鱼雷,我们都看见了,好在没有打中。 

没有打中!沃尔特和官兵们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但随即又感到脊背发凉,“依阿华”号上所有的火炮都调转炮口对准了自己,然后上司严厉地责问发射鱼雷的原因。 

沃尔特本来是想好好表现一下,在总统面前露露脸,没想到捅了这么大的篓子,一时之间又找不到原因,只能硬着头皮解释说这又是一次意外。

朝总统发射鱼雷可不是凭“意外”两个字就能逃脱责任的,“波特尔”号被命令离开舰队前往最近的百慕大海军基地,一靠岸舰员就被等候在那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全部拘留。经过数日的审讯之后,鱼雷手杜森终于说出了实情:

    在模拟发射三号鱼雷时,他忘了把发射火帽取出来,等到鱼雷发射出去后,他知道闯了大祸,因为害怕就把火帽丢进了大海……

最终的结果是沃尔特被撤职,杜森被判处14年劳役。

虽然杜森忘记取出发射火帽导致了这起事故,但“波特尔”号的官兵严重缺乏经验也是事故发生的背景原因。舰员之一的比尔·格罗夫当时只有17岁,他在战后曾解释说:“1943年那个时候,出错的人多了。对于只有17岁大的年轻人来说,想不犯错都难。但你向罗斯福总统发射了鱼雷,所以大家就都盯着我们了。”

罗斯福或许也有同样的看法,所以他让海军赦免了对杜森的处罚。

“波特尔”号从此出了名,凡是遇到它的舰船都不忘向它发出信息调侃一下:“不要开火!不要开火!我不是总统!”

鉴于这次倒霉的事故,此后“波特尔”号的官兵们一直努力地训练、执勤,意图挽回自己的声誉。不过事与愿违,一年之后,“波特尔”号又因为意外事件再次轰动了一把。

这次事故是发生在演习休整的时候,一名在岸上喝醉了的水手闯进了主炮炮塔,等到大家发现情况不对想要阻拦时,他已经拉动了主炮的发火闩。上天似乎有心要搞个恶作剧,那颗出膛的炮弹哪儿不好去,偏偏就奔向了基地司令家的花园。当时基地司令正在宴请参加这次演习的指挥官以及他们的夫人,这颗突如其来的“礼炮”给宴会产生的震动可想而知,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次事件之后,“波特尔”号被派去参加对日作战,在1945年6月的冲绳战役中,它担任防空雷达哨,在舰队最外围拦截日本神风敢死队的飞机。6月10日早上8点15分,日军一架自杀式飞机从空中俯冲下来撞向“波特尔”号,被舰上的防空火炮击中。日机坠落后从“波特尔”号的旁边入海爆炸,导致它多处起火,失去了动力,虽然经过3个小时的奋力抢救也无济于事,舰长只能下令弃舰。

“波特尔”号沉没后,美国海军部将它从作战序列中彻底除名,但它攻击总统、炮轰司令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史书中,给那段沉重的历史抹上了一笔令人忍俊不禁的色彩。 

第4个回答  2020-09-19

要说历史上比较有意思的乌龙事件,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拿破仑打算第二次崛起时遭遇到的“滑铁卢”之战。

这场战争对于拿破仑来说原本是十拿九稳的,可惜他手下的格鲁西在滑铁卢之战中错误理解了拿破仑交代给他的任务,没有拖住布吕歇尔。导致拿破仑腹背受敌,最终崛起无望,含恨而终。这实在是鼎鼎大名的拿破仑一生中最无语的遭遇了!

拿破仑当初能够差一点称霸整个欧洲,就证明他有足够的能力席卷第二次,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再一次面对各国组成的联军,拿破仑一路摧枯拉朽,充分展现了他极强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也给联军势利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双方交战地点不断转移,逐渐来到滑铁卢这个地方。

对于拿破仑来说,滑铁卢是他重新站在欧洲金字塔尖的最后一道关卡,只要能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那么联军就如土鸡瓦狗不足为虑;而对于各国联军来说,滑铁卢也是阻击拿破仑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能够在此将拿破仑一举击溃,那么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一大半。

拿破仑原本的意思是让格鲁西去攻击瓦沸,借此拖住布吕歇尔,不让布吕歇尔支援威灵顿。拿破仑自信只要威灵顿没有援军,自己是有足够能力打败威灵顿,一举击溃联军的。

可是格鲁西是个蠢货,完全理解错了拿破仑的用意,一直只顾攻打瓦沸这个地方,而却忽略了布吕歇尔。这就导致拿破仑和威灵顿交战至白热化阶段时,布吕歇尔突然之间杀了出来,把原本信心满满的拿破仑打了个措手不及,最终失去了滑铁卢这场战役的胜利。

可以说,如果拿破仑当初任命的是别人,或者格鲁西稍微理解拿破仑的用意,那么历史就会完全改写。这场极具传奇性的战役,对我们后来人来说是一个有趣的乌龙事件,对拿破仑来说却是梦想的完全破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