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路线

如题所述

澄合矿区提出的“监测预报,超前探测,探治结合,综合防护”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水害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目的为:

1)监测预报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相对富水区段实时监测井下涌水点、奥灰岩及K2含水层,及时地掌握涌水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从而快速判断井下突水的突水水源及类型;另一是基于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进行预测预报:①区域预测。区域性水害预测是建立在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巷道施工、钻孔资料、泉水和地表水资料、地质构造、水文、水化学特征等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宏观上确定严重突水威胁区、突水威胁区和无突水威胁区域,用以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②局部预报。局部的水害预报主要针对不同的采掘工作面、不同的地质构造部位和不同的含水层或隔水层进行综合分析,对采掘工作面或巷道进行水害评价;或根据近期降雨预报与井下监测结果,对突水威胁区域或严重突水威胁区进行局部或短期的预报。

监测预报是“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水技术体系”的基础,而水文地质勘查是监测预报的基本手段。

2)超前探测主要是在工作面掘进前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并以井下直流电法进行超前探测;工作面、巷道掘进时采用进行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和钻孔验证,圈定水文地质异常区;工作面回采前用直流电法及音频电透视探测隔水层富水块段及原始导高,以钻探成果深化对底板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实时监测水位水压变化规律,预测突水危险性。

超前探测是“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水技术体系”的关键,而水文地质物探是超前探测的主要方法。

3)探治结合是根据超前探测圈定的水文地质异常区,分不同情况实施预防措施:①煤层底板存在奥灰水威胁的地段进行注浆改造,通过注浆改造底板,提高隔水层有效厚度和完整性,增强其阻水性能; ②巷道接近老窖积水区段时,应边探边采,进行探放水或构筑密闭墙,防止老矿采空区突水。探治结合是 “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水技术体系”的核心,注浆改造是实现探治结合的重要途径。

4) 综合防护是采取非工程措施提前做好水害事故预防工作,主要包括: ①在突水威胁区域掘进时,设避水灾硐室,在硐室内安装电话,压风自救器,食物和水等。②在掘进头附近设立专门的报警电话,以便在水灾发生时能及时通知调度室。③实行远距离放炮等安全措施。④设立避灾路线,在井下悬挂明显避灾路线的标志,并传达到井下每位作业人员。⑤编制矿井防治水紧急处理预案,定期进行演练。⑥定期向全矿进行矿井水情水害情况通报,举行防治水专职培训和讲座。为了实现上述水害防治技术措施,具体技术路线如图 7. 1 所示。

图 7. 1 澄合矿区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水技术体系图

1) 建井和生产前,开展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提供地质、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全面把握区域地质构造情况、水煤空间组合关系等,分析预测充 ( 突) 水条件、水害类型等,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2) 开展矿区水文地质探查,采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法查清主要可采煤层的底板起伏情况及地质异常体; 查清隐伏灾害性较大的含水、导水地质构造 ( 如导水裂隙发育带等突水通道) 具体位置及煤层底板导水构造的富水性平面分布规律,并对潜在突水通道作出预测。

3) 在地面物探基础上,工作面巷道掘进过程中,利用直流电法对地面物探异常区进行超前探测,其超前探测有效距离一般为 60 ~80 m。

4) 工作面巷道形成后,利用高分辨直流电法对工作面底板进行了综合探测,对工作面底板构造及其富水性进行评价,并圈定可能发生的突水危险区。

5) 采用钻探方法进行探查和验证,在查清水害威胁程度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防护和治理。

6)对煤层底板存在奥灰水威胁的地段进行注浆改造,通过注浆改造底板,提高隔水层有效厚度和完整性,增强其阻水性能。

7)对存在老窖积水威胁的区段,应提前探测,加强疏排。

8)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对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奥灰岩和K2段含水层进行动态监测,根据水压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9)进行综合防护,编制水害应急救援预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