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0多年,为何乾隆帝将袁崇焕美化了,还送上了神台?

为何乾隆帝要将袁崇焕美化了?

乾隆帝将袁崇焕美化,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统治阶级的利益。袁崇焕作为前朝的旧臣本来是和清朝势不两立的,但是正是这样更加突出了乾隆这样的举措是为了突出袁崇焕身上的优点,就是一个字忠,乾隆也是在向自己的臣子释放信号,自己最看重的就是臣子的忠心,乾隆希望看到这些大臣们在此后忠心的表现,忠于大清王朝,更加忠于乾隆本人。



袁崇焕本来是一个文人,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毅然决然的选择投笔从戎,踏上了自己的军事道路。袁崇焕也是表现非常出色,做出了积极有效的防御阻挡了清朝进军的脚步,但是明朝自己内部却自乱阵脚,认为袁崇焕图谋不轨,让袁崇焕在军事上不能有主动权,最终还是让清军跨过了防线,但是他没有选择逃跑或者投降,而是选择了和自己的国家一起走向末路,面对君主的不信任还是忠于自己的国家。

袁崇焕的这种忠君爱国的思想正是乾隆需要的精神,当时的清朝经历过前几任的君主励精图治已经在这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老百姓也是承认了清朝的统治地位,眼下最需要的就是防止国内有大的乱子,防止朝内和朝外有人联手图谋不轨,乾隆利用袁崇焕的行为给了臣子们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他们所有的行为都要符合忠君爱国的标准。

乾隆虽然也是一个明君圣主,但是在他这个时代已经为清朝的衰败埋下了伏笔,乾隆对待臣子过于宽厚,导致出现了一大批的贪官污吏,社会的奢靡之风也是不断高涨,在后乾隆时代社会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30
因为提倡忠君爱国情操对统治者的江山社稷有利。
所以乾隆要抬高袁崇焕的地位甚至不惜神化他。
请采纳,谢谢!
第2个回答  2019-10-30
这是他为自己的统治所要做的事情。因为崇祯把袁崇焕处死了。乾隆帝这样做是为了彰显崇祯的无能和昏庸,以此来显现清朝统治的优越性。
第3个回答  2019-11-08

因为乾隆想要利用袁崇焕的忠诚,来宣谕臣子们应该遵守的纲常,而且了利用两个太监反间计成功,让崇祯帝处死袁崇焕之事由,来彰显出崇祯帝的昏聩,衬托出清朝继大明国祚乃是天道使然。

乾隆皇帝作为满清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他利用吴三桂、洪承畴、孙之獬、钱谦益等汉人,平定了明朝残余势力,那时父亲雍正帝巩固统治,大清王朝国力也达到了极盛。而且作为统治者大清王朝已经统治百年,根基已经稳固,在保留固有传统的同时,利用汉化教育,来贯穿封建社会千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纲常名教。等到了乾隆皇帝执政时期更需要一位神话的勇士来引领精神风貌。于是就有了我们后人所认知的袁崇焕。



并不是说当时乾隆手下没有骁勇善战之士,只是他们的待遇与袁崇焕待遇截然相反,钱谦益、洪承畴等人,在被利用完之后,乾隆帝朱笔一批,反手就将这些不忠不义之辈,列入贰臣。正是利用一些这样的举动,他也借此向民众昭示着他就是有道明君,识忠奸,辨忠良。

于是,袁崇焕的形象就这样被树立起来,成为了能够比肩岳飞、于谦的英雄。而便是清朝末年的梁启超、康有为对袁崇焕的赞赏,也是如出一辙。在乾隆看来一个人只有有用才会被用,为了更好的统治,让袁崇焕帅一些,更英雄一些又有何难。

第4个回答  2019-10-28

时隔100多年,为何乾隆帝让袁崇焕变帅了,还送上了神台?


文/花开无田

1630年九月,崇祯帝将蓟辽督师、兵部尚书袁崇焕处以凌迟之刑——3543刀。而当时的画面是,群众争相食之,1两1片,可见袁崇焕的声名狼藉。而且根据同时代的人记述,无论是他的好友钱龙锡还是张岱,都说他容貌丑陋。张岱的《石匮书后集》中更是说“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直言袁崇焕形如小猴子。

但是当时赴死的他,大抵也不会想到在他死亡百年以后,自己却变成了美男子,皮肤白皙,容貌俊美,而且自己的后人远房玄孙更是被封赏官职。而这一切竟然是来自死敌之后,乾隆帝。

无可否认的是,袁崇焕本人弃文从武,然后在辽东地区苦心孤诣,有报国之心,更有报国之功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作为满清宿敌的乾隆帝却为何要对袁崇焕“赞赏有加”,更甚者还要将他送上神台呢?

乾隆帝,作为满清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在历经了多尔衮摄政,利用吴三桂、洪承畴、孙之獬、钱谦益之流一干汉人,平定了明朝残余势力,更是借力吴三桂处死永历帝,康熙帝时,进而平定吴三桂、耿精忠等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大破准格尔,父亲雍正帝朝继续巩固统治,大清王朝国力也达到了极盛。

而且作为统治者大清王朝已经统治百年,根基已经稳固,在保留固有传统的同时,利用汉化教育,来贯穿封建社会千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纲常名教,他希冀利用袁崇焕的忠君,来宣谕臣子们应该遵守的纲常,更是为其祖上加之皇太极利用两个太监反间计成功,让崇祯帝处死袁崇焕之事由,来彰显出崇祯帝的昏聩,衬托出清朝继大明国祚乃是天道使然。

而与袁崇焕待遇截然相反的则是钱谦益、洪承畴等人,在利用完这些“贰臣”的剩余价值之后,乾隆帝朱笔一批,反手就将这些不忠不义之辈,列入贰臣。

这些种种似乎也向民众昭示着他就是有道明君,识忠奸,辨忠良。但在这种大肆褒扬忠臣的同时,他可以为史可法追赠谥号忠正,也可以为黄道周、刘宗周进行大肆褒扬,但更能够如同他的父亲雍正帝,爷爷康熙帝一般,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大兴文字狱,他要的不是忠,而是忠心的奴才。

一部《明史》能够编修百年,一部《四库全书》共销毁2400多种类书目,更是在修书期间发生了48起文字狱。便可想而知文字之刑苛责至极,而在他力主大量篡改汉家典籍的同时,自然更会推崇这种奴才意识,汉文明的顶天立地以众多清朝忠臣的“奴才”自比,而这个“奴才”的称谓甚至于汉人官员都不能自称,当一批士大夫在八股取士的禁锢之中,将成为“奴才”定义为奋斗目标,我们不难想象这样的王朝的结局。

于是,标杆袁崇焕就这样被树立起来,成为了能够比肩岳飞、于谦的英雄。而如出一辙的便是清朝末年的梁启超、康有为对袁崇焕的赞赏,也是如出一辙。

一个人只有有用才会被用,为了更好的统治,让袁崇焕帅一些,更英雄一些又有何难。

参考资料:《崇祯长编》《石匮书后集》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