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产就有阶级吗?还是分配导致阶级

如题所述

经常被置于无产阶级对立面的“资产阶级”准确地讲只是大资产阶级或资本家阶级。如果企业主只是客观上作为资本的所有者,但并没有成为体现资本意志的“人格化的资本”,那他就不是资本家,而可以称之为“企业家”。资产阶级必然灭亡,不是现实生活中哪些人必然灭亡,不能人为指认哪些人是资本家而宣布他们必将终结,它本质上意味着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以及在这个生产关系基础上导致的社会不公、两极分化问题的解决。在生产关系中作为资产阶级成员的资本家摆脱一味追求价值增值、无止境地追逐财富,注重社会公益、社会效益和个人素质提升,可以说就是摆脱了资本的意志和属性、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了。

关键词:资产阶级;资本家;企业主;企业家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如果说无产阶级、无产者、人民群众是正面角色的话,那么资产阶级、资本家、资产者就是典型的反面角色。有些人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资产阶级就是通过剥削劳动力获取剩余价值的阶级,资本家就是自己不用劳动、靠剥削工人为生的有钱人。令人尴尬的现实是,资本家在政治理论上是被批判的、被革命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却又被很多人对应为企业主、企业家、老板。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资产阶级、资本家、资产者?是否应该把它们看作过时的范畴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去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涉到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现实性、说服力问题,应该立足于时代背景从学理上进行回应。
一、作为“资本家阶级”的“资产阶级”
面对已经变化的社会现实,有些人主张采取一了百了的做法,以后不要再提“资产阶级”和“资本家”了,现在只讲“企业主”“企业家”或“老板”就够了。我们确实应该慎重使用,坚决反对扣帽子的做法,想当然地给哪些人贴上资本家的标签,进行道德上的批判。这其实是马克思“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①]的本意,也是我们科学理解“资产阶级”“资本家”范畴的基本前提。但也不能因为“企业家”等词的使用,我们就否定“资产阶级”或“资本家”范畴对剖析社会现象的意义,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握它们的原意,给予必要的重新解读。
仅就理论上而言,对“资产阶级”的界定实际上是很清晰的。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注释中明确写道,“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现代资本家阶级”[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