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中两次著名的战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两次最著名的战役为飞夺泸定桥与四渡赤水。

1、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场战役,发生在1935年5月29日。红军在四川强渡大渡河成功,在当时的冒着大雨的情况下,红四团在崎岖的山路上跑步前进,经过了一昼夜的时间,竟然奔袭了240里,然后在29日凌晨赶到了泸定桥的西面。

第二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在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夺下了桥头,并且和东面的部队一起合围了泸定桥。率军强行夺取泸定桥的2连的连长廖大珠,其中共有22名勇士,但是关于勇士的数量不能完全确认,因为不知道是21、22还是23,所以一般来说都是22勇士。

当时士兵们感到泸定桥的时候已经很久没有吃饭了,冒着雨水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击溃了几股狙击的敌人,当他们快要到达泸定桥西岸的时候,对面突然亮起了火把,无数的人一直在林中蔓延,那肯定是敌军的增援部队,于是他们也亮起了火把,冒充国军在把敌人糊弄走。

终于在29日凌晨赶到了泸定桥。就这样,敌人和我军开始了战斗,当突击队当时快要到达对面时,敌人立马放起了火,但是为了胜利,战士们英勇奋斗,最后经过了连个小时的激战,终于赶跑了敌人。

而关于为何没有把铁链弄断的这件事,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他们需要国军的一个自卫团过河,但是为了防止我军过河,于是只能拆掉木板了。

2、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我军首先能够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调整行动方向。遵义会议前,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为保存有生力量,毛泽东等决定放弃去湘鄂川黔边境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避免了中央红军遭致覆灭的危险。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又鉴于红军处于遭受敌人四面围堵的不利态势和黔北地区回旋地域有限等情况,毅然放弃建立川黔根据地的打算,决定率领中央红军跳出敌人重围而北渡长江,以开创川西或川北根据地。

扩展资料:

四渡赤水历史背景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博古"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

当时的红军实际指挥德国顾问李德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

这个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红军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召开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由毛泽东辅助周恩来指挥军事,后期改为由毛泽东负责指挥军事,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动乱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埃德加·斯诺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并时常和中共的领导面对面交流,他与中共主要领导结下深厚的友谊,依据切身体验而著此书,其真实的经历和感触是其写作的基石。

此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书中所描述的所有事件以及采用的语言等,都是当时的亲临经历者所讲述的,是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资料。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本书作者以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写照介绍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

使读者从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领袖的亲近与领导人信念和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可追随性。中共的发展也是由于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民心所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抗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星照耀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3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