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个关于期货如何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原理的问题

主要出于对于这次金融危机如何形成的好奇,我发现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我最近看了一点关于金融衍生品的书。关于期货我有一点疑问如下:
期货产生的直接动因是:规避风险,套期保值。--我主要是对于这个功能有些不清楚,下面谈谈我的理解,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传统的套期保值是指生产经营者在现货市场上买进会卖出一定量的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期货合约),以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达到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
主要谈到了这样两种情况:
(1)买入保值。它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以便将来在现货市场买进现货时,不致因价格上涨而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
我的分析:交易者判断商品A一个月后上涨10%,此时期货市场上1个月后的A商品的价格是当前现货的105%.交易者在期货市场上购买了一个月后到期的1050万的A期货(假设交易者不是投机者,商品A他将用于生产需要)。
情况1:一个月后,现货果然上涨10%,此时根据期货与现货价格统一的原则,简单设月前购买的1050万到期的期货也与一个月后的现货同价。那么到期后他抛出期货获得1100万,购买所需数量的A商品付出1100万,实际他为这批商品付出的金钱为1050万。而如果一个月前购买他只需付出1000万(最低购入成本)。当然如果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一个月前不能购买现货,这样操作还是有意义的,因为比直接一个月后买现货的成本1100万低了50万。
情况2:前提不变,也是购买了1050万期货,但是一个月后商品下跌了。现货与期货价格降低到900万,那么此人一个月后卖掉期货,买入现货,实际付出的金钱为1050万,比最低购入成本900万高了150万,并且这就是最高成本。
我觉得这样看来期货套期保值也是有条件的,不是100%可以避免风险,并且如果对商品走势判断失误,那么有可能比直接买现货更糟--或者说是最糟。
(2)卖出保值,卖出保值主要是卖家担心将来商品价格走低,而提前以期货的形式卖出商品,以期获得稳定的收入。我想情况与(1)类似,大部分情况是好的--基于市场的正确判断。但是如果判断失误那么会非常不划算。
不知道我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对不对,请指正。

1、首先你对期货套期保值理论上的理解还是非常不错的,你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只有期货账面盈利了就实现套保的作用,但如果亏了参与套保还不如不参与!
2、现货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仅在承担成品价格波动而带来利润回吐的风险,还要承担着由于生产成本异常波动而带来的风险。
3、一个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所需要的生产原材料是需要提前备库的,基本会提前布局,如果此时生产原材料在相对低位的话,企业可能采取多备库存,就算企业对原材料将来价格预测准确的话,这时候也是需要支付大量现金和准备仓库来存放,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率影响是非常大,如果这部分资金占用过大可能会对企业将来的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利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的企业库存,(也就是买入套期保值)不仅不需要库房费用,还只需要支付百分10的保证金。这对于企业提高资金利用率是有很大帮助的!
4、企业对原材料预测错了,价格是不涨反跌了,这时候企业期货方面亏钱是一定的,但由于企业只是将其生产成本锁定了在一个区域内,加工出来还是有利润的,只是利润空间相对变小的。
5、因此参与套保并不是要在期货市场上盈利来弥补现货市场上的亏损,只是将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期货这个工具转嫁到投机者的身上,把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在一个可预见的范围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5
  首先你对期货套期保值理论上的理解还是非常不错的,你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只有期货账面盈利了就实现套保的作用,但如果亏了参与套保还不如不参与!
  如果我们仅仅从钱的角度上去理解,看起来好像是就是这个,不过如果你把企业经营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也考虑过来,你就能非常好的理解这样现象了!

  现货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仅在承担成品价格波动而带来利润回吐的风险,还要承担着由于生产成本异常波动而带来的风险。
  一个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所需要的生产原材料是需要提前备库的,基本会提前布局,如果此时生产原材料在相对低位的话,企业可能采取多备库存,就算企业对原材料将来价格预测准确的话,这时候也是需要支付大量现金和准备仓库来存放,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率影响是非常大,如果这部分资金占用过大可能会对企业将来的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利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的企业库存,(也就是买入套期保值)不仅不需要库房费用,还只需要支付百分10的保证金。这对于企业提高资金利用率是有很大帮助的!
  你的困惑,企业对原材料预测错了,价格是不涨反跌了,这时候企业期货方面亏钱是一定的,但由于企业只是将其生产成本锁定了在一个区域内,加工出来还是有利润的,只是利润空间相对变小的。因此参与套保并不是要在期货市场上盈利来弥补现货市场上的亏损,只是将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期货这个工具转嫁到投机者的身上,把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在一个可预见的范围内。
  不知道有没有理解一点过来了!期货规避风险的功能,只是提供给企业一个工具,使得企业将自身经营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类,所以衡量一个期货套期保值是不是成功的,并不是看期货账面上是不是盈利的,而是要综合起来看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21

期货交易的风险有很多种,这里最强调一点就是因为期货是杠杆交易,很小的价格波动就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损失,有可能将满仓交易者扫地出局。只有保住本金了才可能有生存和盈利的机会,所以将资金十等份后再进行期货投资很有必要,每次开仓资金限制在资金额的十分之一并且每次的投资亏损定在总资金额的百分之一,超过这个亏损限额就砍仓,这是新手和以后高手一直都要遵守的风险管理重要的一环。


货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期货套期保值可以分为多头套期保值和空头套期保值。


为了更好实现套期保值目的,企业在进行 套期保值交易时,必须注意以下程序和策略。

    坚持“均等相对”的原则。“均等”,就是进行 期货交易的商品必须和现货市场上将要交易的商品在种类上相同或相关数量上相一致。“相对”,就是在两个市场上采取相反的买卖行为,如在现货市场上买,在期货市场则要卖,或相反;

    应选择有一定风险的现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如果市场价格较为稳定,那就不需进行套期保值,进行保值交易需支付一定费用;

    比较净冒险额与保值费用,最终确定是否要进行套期保值;

    根据价格短期走势预测,计算出 基差(即 现货价格和 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额)预期变动额,并据此作出进入和离开期货市场的时机规划,并予以执行。


案例:

2011年11月底开始,PVC现货价格开始上涨,节前备货将逐步开启,PVC消费企业预计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且未来亦有PVC消费计划,由于厂房库存空间有限,现在不宜大批采购,且大批采购占用大批流动资金,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运营,而且仓储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后期企业确需PVC原材料,到时候不得不高价采购,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由于存在PVC期货,企业可以在期市上进行买入套保,锁定成本。具体操作步骤如下:2011年11月下旬,预期现货价格将上涨,且期货市场亦呈现上扬走势,该PVC消费企业于24日在期货市场以6580元/吨的价格买入300手V1205,此时现货市场价格为6450元/吨。

1个月以后,现货市场价格如期上涨至6600元/吨,若没有期货市场的操作,则企业生产成本将上升,但此时期货价格亦上涨,企业在买入现货1500吨的同时,可以以相对高价对期货进行平仓。

第3个回答  2011-01-06
情况2理解有误,按照你假设的前提,就是说初始时存在基差-50万,结束时价格是一样的,就是基差位0,也就是无论价格变动到多少,你买入套期保值都要亏损50万元。
套期保值的作用是锁定当前价格,由于期货和现货价格不是完全同步,所以存在较小的差额。
情况2重一个月前你买入的价格应该为1000万,套期保值只是为你锁定这个1000万,由于存在基差的变动,你最后实际付出的价格为1050万元,就是一个月后你比较一个月前的1000万多付出了50万元。
你想想。如果一个月后市场价格和期货价格下降到500万,你最后实际付出的也是1050万,如果期货和现货价格涨到1500万,你也只是付出1050万。
第4个回答  2011-01-05
期货套期保值不是零风险,不是100%避免风险
出现对商品走势判断失误的情况,以买入保值来说,期货上亏了,现货上进货却是低价买入的,关键看,期货上亏得和现货上盈利的能否抵消。要么正好,实现套期保值,要么亏损。
套期保值总比不做要强,万一你判断对了,总的来说还是好处大些
最好结合本企业具体生产情况来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