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岛现状:绿化率达到了90%,已成海上森林,官兵生活便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03
华阳岛现状:绿化率达到了90%,已成海上森林,官兵生活便利
华阳岛,隶属于中国海南省三沙市,是中国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是中国固有领土。尽管中国与菲律宾对黄岩岛归属有争议,但黄岩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4年,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南海主权,我国对南沙中的六个岛礁进行了填海造岛。其中,华阳礁被升级为华阳岛后,岛上驻军和农业人员克服巨大困难,将岛上由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今日的森林。
我国在南海的基建不仅维护了主权,也为改善南海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南海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而南沙群岛是面积最大、控制海区最大的陆地支撑点。尽管我国早在汉朝时就不断有渔民在南沙活动,这也是我国主张南沙主权的重要依据;但进入上世纪70年代,由于我国海军实力不足,拥有地理优势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强占了南沙多数岛礁。
华阳岛的前身华阳礁本是南沙一个并不出名的岛礁,位于北纬8度51分的南沙群岛南部。中国渔民古称此礁为“铜铳仔”,1935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克德朗礁”,直到1947年中国政府公布“九段线”时才更名为“华阳礁”。
华阳礁礁盘面积不大,呈纺锤形或新月形,礁台长5.5公里、宽约2公里。面积为7.6平方公里,其大部分位于水面以下,只有在落潮的时候才能露出一点。华阳礁的自然环境说不上优秀,本身甚至未能发育出可供渔船避难的泻湖。但是,由于我国在收复南沙时将永暑礁列为南沙行政中心,从而使华阳礁地位得到了提升。
目前,我驻军大虚孙的其余五个岛礁都在华阳礁以北,因此该岛礁既显得过于突出,又如楔子一样深入敌控制岛礁之间。当年选择永暑礁作为我南沙中心,就是考虑到永暑礁位于南沙群岛中部,靠近国际航道,往返我国大陆航运十分方便。加上永暑礁位于南海中心,在水文气象的观测上具有代表性。因此,位于其南部的华阳礁自然成了我国南沙的“南大门”,战略位置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提到人民海军在南海维护主权的艰难历程,就忍不住想起张召忠教授参加节目时边哭边说“当年我们受了多少窝囊气”。上世纪80年代,我国虽然已经控制了西沙群岛,但在南沙方向军事力量还是一片空白。完全是利用1987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中国在南沙群岛建设有人驻守的海洋观测站这一重大机遇,我国政府才决定在南沙寻找合适岛礁施工,并以武力维护其安全。
1988年2月,从我国东海舰队抽调的一艘登陆舰会合南海舰队护卫舰和工程船,组成编队经数昼夜到达南沙后确定永暑礁为海洋观测站落脚点。而当时南沙敌情非常严重,故而又决定控制其南侧的华阳礁作为屏障和前哨站。
可当时的华阳礁可用面积过于狭小,守军在上面可以说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不过,西沙驻军也曾经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于是想出了搭建高脚屋的办法。用张召忠教授的话说,所谓的高脚屋,就是类似于看西瓜的小窝棚下边多了支柱而已。
1988年2月18日,经过工程人员的艰苦作业,一个高脚屋终于立在了华阳礁上,这也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对其行使主权。这时,越南也得知我国在南沙群岛建设海洋观测站,赶紧派人来侵占我国的岛礁。1988年1月,抢占了我国的西礁,2月抢占了我国的东礁。3月14日,在妄图抢占我国赤瓜礁时,与我军舰队爆发了著名的赤瓜礁海战。我军获得全胜并永久收复了赤瓜、永暑、东门、华阳、南薰、渚碧等六个岛礁,使我国在南沙维护主权有了基本的立足点。
可惜直到今天,与华阳礁隔海相望的东礁仍被越南侵占,外媒报道称越南在东礁上修建了五座礁堡并驻军数十人。然而,对首批上岛的八名勇士来说,进入高脚屋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且不说高脚屋面积极其狭小,即便是省略了所有不必要的物资,饮水和食物还是占了整个高脚屋的一半。
南海高温高湿的气候不但令果蔬很快腐烂,甚至连淡水都迅速变味。官兵们为了生存只能强忍着饮用,还要节约这宝贵的淡水。华阳礁的情况在当时南海岛礁可以说是普遍现象,可更让官兵们感到压力巨大的是其靠近越南在南沙群岛的行政中心南誉闹威岛。据估算,越南在那里驻军有550人之多,况且东礁上的敌军也经常喜欢做一些挑衅动作。
岛上的我军要么一天对着大海发呆,要么看敌军驻守的东礁愁眉紧锁。到了晚上,士兵们除了看几本已经被翻烂的书之外,只能听着波浪的声音来艰难入睡。一代代官兵就这样忍受着艰苦的环境卫国戍边,直到2012年才迎来重大转机。
那一年,菲律宾在黄岩岛附近扣押中国渔船反而遭到了失败,于是其恶人先告状挑起了所谓的“南海仲裁案”。既然菲律宾破坏了南海长期的稳定,中国也就迅速对包括华阳礁在内的七个岛礁进行填充作业。其中华阳礁的工程在2013年10月就已经开始,到2014年初工程基本结束。
升级而成的华阳岛面积为0.28平方公里,在南海岛礁中面积已经排名第七,甚至与台湾控制的原南沙第一大岛——太平岛不相上下。华阳岛填海作业的成功为岛上官兵活动提供了最起码的生存空间,现在华阳岛上已经建设了码头、港池、营房、发电厂等保障设施。
目前,岛上设施已日趋完善,生活环境已大为改善,尤其是让官兵们欣慰的是建了更大面积的冷库,彻底解决了长期吃不到新鲜食物的困境。而在2016年我国广州先进所研发了柴油发电机组,其缸套冷却水废热驱动的海水淡化示范系统使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有了飞跃。
因为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据估算一台10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靠废热每天就可以生产60吨淡水,可解决300人的日常生活用水问题。华阳岛上的军民因此彻底摆脱了之前每天每人10升水的限制,不但提升生活品质更是保障了身体健康。新建码头使补给也从过去三个月一次变成一个月一次,岛上官兵自建的温室使蔬果可以随时供应。
现在驻岛官兵的生活和陆地已经没有多大区别,许多老兵重回华阳岛都直呼不可思议。当然,我国在南沙的基建更多是出于和平目的,尤其是为国际航运和南海渔民服务。2015年5月至10月,我国在华阳岛和赤瓜岛各建成两座50米高的灯塔。
配置的4.5米灯笼的灯光射程可达22海里,从而为国际海运提供导航等公共服务产品。虽然华阳岛附近活动的渔船很少,但一旦渔民海上遇险我驻岛官兵可随时进行支援。和其它岛礁相比,华阳岛填海面积不算大,目前又被越南所控制的岛礁包围。
作为目前我军驻军最靠南的岛礁,我军在华阳岛建了一座大型雷达站,最远能够看到马六甲海峡附近飞机的活动。提到种树,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在沙漠边缘和严重缺水的西北和华北地区进行植树造林。但事实上,南海的许多岛礁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生态居然与荒漠无异。
这是因为南海地区虽然高温高湿有利于植物生长,但南海岛礁几乎都是由死亡的珊瑚虫骨骼堆积而成。故而其土壤偏碱性同时有机物极少,再加上每年夏季台风肆虐严重影响了植物发芽生长。曾经有我军战士形容,在南海岛礁种活一棵树像养大一个孩子那样困难。
早在1974年,我军完全收复西沙之后,就开始研究在南海岛礁进行绿化作业。当然,早期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官兵们的生活,毕竟人都要吃绿叶蔬菜。靠补给船几个月一次运输,经常满足不了官兵最低需要。
于是我守岛官兵利用从陆地上带来的少量泥土和珊瑚砂混合后反复试验,首先解决了种菜的问题。之后我军和农业人员也开始尝试将沿海地区,一些耐盐碱植物运到南沙岛礁进行试验种植。近几年从大陆移栽过来的木麻黄、椰子树等热带植物终于实验成功,在岛上呈棋盘布局密集种植。
今天的照片显示华阳岛除了人工建筑之外就几乎全是密密的森林,和其它岛礁的颜色已成为鲜明对比。事实上,我国之所以下决心对华阳岛如此大规模绿化,也是因为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