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出自哪首诗?

如题所述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原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注释:

1、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2、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3、最是:正是。处:时。

4、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8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2个回答  2019-03-24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第一,二两句中的“都”,“惊”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四两句写得很是精彩,请你作简要分析。。
赏析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是韩愈小诗中的佼佼
者。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
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
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
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
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
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
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
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
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

。着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
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
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
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
“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
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
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
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
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
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
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
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
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
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
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
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
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
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
才“
故穿庭树”纷
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
“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
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