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东坡

如题所述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豪放派词人。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1

这个生平经历更直接,是百科里没有的。如果苏轼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国民男神非他莫属!下面的节选这篇文章,里面有更多关于苏东坡的生平经历和趣事。

苏轼真的是和全国百姓生活了一辈子,尝尽了人生的各种苦楚。他走过了大半个中国:

眉州(四川眉山)-东京(开封)-眉州-凤翔(宝鸡)-眉州-东京-杭州-密州(山东诸城)-徐州-黄州(湖北黄冈)-东京-杭州-惠州(广东惠州)-儋州(海南儋州)-然后死在回来的路上常州(江苏常州)。

在他这一生所经历的也是常人不能承受的大事:

21岁没了妈—29岁没了老婆—30岁没了爸—38岁被新党贬—43岁被捕入狱关了103天差点掉脑袋—48岁儿子没了—49岁好不容易回京—53岁又被旧党贬出去—57岁老婆又没了—59岁老婆又又没了—65岁病逝在返京途中。早年丧失双亲,中年丧子,晚年客死异乡,一生丧老婆,一生颠沛流离。这种人生经历搁谁谁受得了。就是这么苦的人生,苏轼却照样活得潇洒自在。这首《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尽显被贬海南时洒脱自在。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一千多年前的海南那可真是跟鬼门关一样的地方。可苏轼在词里写的甚是欢喜。桃花映红,杨花如雪,春风吹散醉意,也没有前人说的那么糟。但最后苏轼在给京城回报工作时这样说:“臣孤老无托,瘴疬交攻,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上,宁许生还。”

苏轼感谢朝廷饶他性命,自己有罪不敢有什么祈求。但这个地方太危险了,抱怨下自己在这遭的罪,甚至做好了在这死去的准备。可见他真的是苦中作乐,自我减压。在海南的这三年恐怕是苏轼最苦的三年,他在这里什么都没有。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但他依旧能保持着“一阵春风吹酒醒”的乐观心态。也正是他这种在逆境中的乐观和不愧于心,才让他成为不同行业里冉冉明星。苏轼也这样调侃过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真是一个被写诗词耽误的行业实干家。他这三州的功业可谓是赫赫有名的。

在黄州,他自己开荒种菜,研究红烧肉的做法,在这艰苦的环境里,硬生生的将自己培养成了响当当的美食家。在惠州,他痴迷酿酒,成了顶级酿酒师,他帮百姓修路修桥,成了建筑师。在儋州,他又开宗立学,当了校长,成了教育家。就这些头衔在现代,那可是大神级别的存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