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学生“男扮女装”走红,因长相太甜美,后来怎样了?

如题所述

男扮女装”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认同者有之,持反对声音者有之。鲁迅就曾强烈讽刺过这一“伪娘”现象,认为戏剧中“男扮女装”是一种丑态表现,既是对性别的扭曲,也让中国传统文化蒙羞。

从心理学上来看,“男扮女装”就是“易装癖”,属于典型的心理错位现象。

日本的一位16岁男高中生沉迷于“男扮女装”,且扮相甜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吸引了无数粉丝,在网上迅速走红。

这位男生“男扮女装”纯属偶然,最初他只是感觉有趣。但是,他通过不断学习化妆和穿搭,让自己的“女装”形象越来越完美,使他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并获得了家长的支持。

不少女同学在得知这位“清纯靓丽的小姐姐”,其实就是一位“长相精致的小哥哥”时,直接大呼“羡慕”。而痴迷于他“小姐姐”扮相的男同学,却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纷纷表示自己梦寐以求的“女神”形象瞬间幻灭了。

其实,16岁的年纪,已经逐渐走向成年。若是长期沉迷于“异装”打扮,很容易自我满足于这种状态,从而造成性别意识的偏差,对于其成年后的性别认知,必然会产生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家长不可盲目支持或鼓励孩子的“异装”行为,应当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性别观念,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一、孩子“男扮女装”的好处是什么?

1、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

在孩子的认知里,并没有那么多阴暗的思想和观点。作为家长,不能以自身固有的审美观去否定孩子,以免打破孩子的好奇心理,还会扼制孩子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发展。如果孩子存在“男扮女装”的行为,在“异装”打扮自己的过程中,可能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2、会形成独特的审美观

在孩子“男扮女装”的过程中,会从女性的角度去认识美、发现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当孩子在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美时,可能会具有独特的视角,对美的理解和认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从而发掘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灵感,在艺术方面也会有独到之处。

从表面上看,孩子“男扮女装”可能让人感觉辣眼睛,甚至会导致孩子产生性别意识的偏差,但是,这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如果家长可以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对性别产生正确的认知,偶尔“男扮女装”,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会有一些好处。

二、家长要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1、对着装打扮要有正确的认知,以合适为宜

一些家长可能比较喜欢女孩,就会从小对男孩进行“女性化”的着装打扮,让孩子从小“男扮女装”,就会使孩子在幼年时产生错误的性别认知,或者对性别差异比较模糊。还有一些男孩从小就喜欢女孩的漂亮衣服,也会倾向于“女性化”的装扮。

家长就要让孩子从小有正确的性别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着装打扮,尽量不要让孩子“异装”打扮,避免给孩子带来性别认知的误导。

2、家长要给孩子普及性别知识,正确认识两性差别

通常在孩子三岁左右,就会有一定的性别意识。家长不要忽略对孩子性别认知的引导,适当给孩子普及性别知识,让孩子认识不同性别的生理特征以及生理构造上的不同,避免孩子出现性别认知上的错误。

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家长很有必要给孩子普及一些生理知识,引导孩子对一些生理反应产生正确的认知,让孩子能够正视和面对。

而且,只有让孩子产生了正确的性别意识,才能避免出现男孩“女性化”或者女孩“男性化”的现象,也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娘娘腔”或者“男人婆”等。

对于孩子追求奇装异服的行为,家长没必要完全制止,也不能无原则地支持。若是家长支持孩子进行“异装”打扮,极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性别认知障碍。

家长应当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以免出现不良着装或行为,反而引人诟病,还可能给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磨灭的恶劣影响。

对于孩子的着装打扮是否帅气或者漂亮,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主要还是以舒适、得体的着装感受为主,一定要适合孩子的身份和性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5

随着人们的思想逐渐变得开放,很多人都开始越来越明目张胆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毫不畏惧他人的眼光,这样的举动往往让人觉得很另类。换做以前,很多人就算自己很喜欢,也会担心人言可畏而隐藏自己的喜好。我们不对这些行为做过多的评价,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还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更加积极健康地生活。

01

日本有一个16岁的高中生,因为自己甜美的长相在网上走红了,但没想到这个拥有着可爱靓丽面容的女孩竟然是个男生。原来这个男生从小就沉迷于各种“男扮女装”,而他的家人不仅没有反对,还非常支持这样的行为,慢慢地,他“伪装”的技术越来越高超,甚至还可以以假乱真,骗过很多女生的眼睛。不少女生在得知这位“精致女孩”的真实身份原来是个男生时,纷纷感慨自愧不如。最搞笑的是,不少沉迷于“她”美色的男生在得知“她”是个男生时欲哭无泪,纷纷谴责他毁了他在他们心中的女神形象。尽管如此,但他至今仍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他的这种行为很多人都不是很能理解,有人觉得他只是有点娘,也有人直接说他心理不正常。父母支持他也只是觉得他可能只是把男扮女装当成一个爱好,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大众没有必要对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说三道四,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的权力。

的确,可能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我们看起来很奇怪,但在孩子看来却觉得很正常。孩子追求这种比较特殊的衣着打扮,可能也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要静下来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与他好好沟通,而不是一味的反对。但这也并不代表家长就要接受孩子一切的不符合常理的行为,更多的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男孩子是应该有些阳刚之气的,女孩子可以温柔甜美一些,虽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我们还是最好不要出现大的偏差。

02

与此同时,很多网友也开始担忧,16岁的高中生已经不小了,可却性别意识还如此的薄弱,沉迷于女生的衣着妆容。而面对这样的行为,家长不仅没有制止,还表示支持,这简直是不可思议。性别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家长们这样纵容孩子娱乐时,是否有考虑过孩子的性别意识从此发生偏差。那么,为了避免孩子的混淆性别意识,家长又该如何从小就培养孩子正确的性别意识呢?

我们知道,有些家长非常想要有个女孩,可却偏偏生了男孩,有些想要男孩的家长又偏偏生了女孩,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不少家长会试着让男孩穿女孩的衣服,把女孩打扮成一个假小子模样,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非常有可能让小孩对自己的性别认知出现偏差。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家长就应该正确地引导他们有着合适的穿着打扮,让他们对自己的性别认知有着更进一步的了解。

孩子渐渐长大,尤其是在青春期时,面对自己的一些生理反应可能会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同性的家长一定要适当地为孩子普及生理知识,告诉他们男孩和女孩在生理结构上有哪些差异,让他们对自己的性别有着更进一步的认知。

当然,现在可能会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女孩不好意思和父亲说自己的生理变化,母亲也不好意思问男孩一些生理情况,这个时候,就应该找一些同性的亲戚帮他们普及了,向自己同性的老师求助也是可以的。在《请回答1988》这部电视剧中,从小跟着妈妈一起生活的善宇长大后还不知怎么刮胡子,这个时候善宇的妈妈便找了自己的弟弟去教善宇,这个做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结语

孩子有时候可能心智发育还不是特别成熟,有些事情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但有些事情家长还是应该积极引导他们朝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果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出现一些偏颇,家长也应该尽早帮孩子纠正过来。穿的帅气还是甜美其实这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有正确的性别认知,让他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样在以后才能更加顺利的发展下去。

第2个回答  2021-02-14
如果他不及时回头,就会成为别人的老婆
第3个回答  2021-02-14
他有很多男生追求,家长也没有制止,并不反对,他现在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我觉得他只要做自己就好,喜欢什么是他自己的权利。
第4个回答  2021-02-13
后来成为了很多人调侃的对象,说男的骚起来就没女的什么事儿了,他也收到很多广告商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