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儿歌是哪里的儿歌,有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是一首北京的歌谣

歌词: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餐,唏哩哗啦二十三。

二十三,祭灶爷,灶爷高兴好话说上天! 

小孩小孩你别馋, 爸妈忙把年货办。 

又买糖,又买糕, 年糕发糕萝卜糕。 

做香肠、腌腊肉, 凤鸡板鸭看了口水流! 

小孩小孩你别馋, 三十就吃年夜饭。 

切腊肉、烧黄鱼, 年年有鱼年年余。 

包饺子、做火锅, 合家团圆欢乐笑呵呵!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拓展资料

腊八节儿歌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歌谣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最贴近生活,直接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其中原始歌谣标志着我国诗歌的起源,在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歌谣的种类很多,按内容分,有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按形式分,有欢、西、加、比论等。梅山歌谣的种类和形式也很多,山歌、情歌、傩歌、号子都各具特色。

简介

民间文学体裁之一。又称民歌、民谣和儿歌,童谣的总称。歌谣一般大多数是为孩子编唱的,有时也会在一些风土人情的主题

活动上,唱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歌谣。歌谣同歌曲的不同之处是,歌谣以押韵为主,往往表达了一些有趣的小事,有时也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但都是简短押韵的,很少有很长的歌谣。

释义

1、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的统称。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现则统称为歌谣。

《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毛 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於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於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於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老残游记》第十回:“揭开来看,也有诗,也有文,惟长短句子的歌谣最多,俱是手録,字迹娟好。”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十:“船头和船尾的两个船夫时时交换着几声呼喝,像是歌谣,又像是行舟的术语。”

2、歌唱。

《荀子·礼论》:“歌谣謸笑,哭泣谛号,是吉凶忧愉之情发於声音者也。”

《史记·商君列传》:“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夜闻诸女歌谣。”

3、歌颂。

《北史·裴廷儁传》:“又命主簿郦恽修起学校,礼教大行,人歌谣之。”

唐 姚鹄 《襄州献卢尚书》诗:“礼乐政行凋敝俗,歌谣声彻帝王都。”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三折:“先帝升遐,当今嗣国,宗祀明堂,歌谣圣德。”

《小小尼姑爬楼梯》:

小小尼姑爬楼梯,

摸把白米供雄鸡。

雄鸡不想白米吃,

只想小小尼姑做夫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