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通讯信号建议怎么写的

如题所述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使得楼宇越盖越高,装配电梯的高层住宅越来越多,很多人在乘坐电梯时、到地下车位或储藏间时,打电话会遇到没有信号的问题。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我市很多商业住宅小区电梯以及地下车库、地下室内无手机信号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据有关数据统计,关于电梯、地下室等场所的信号不好的投诉近几年居高不下,特别是高层住宅小区,对这些场所的投诉量很大,由于这些场所的独特结构,使得无线信号覆盖的难度加大。电梯信号覆盖是深度覆盖中一种,也是移动运营商和物业管理部门比较头疼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营商的品牌形象。

为此建议市政府抓紧研究这项涉及全市人民福祉的民生实事,成立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的专班,打通建设基站、技术标准、费用收取、审批设限等中梗阻问题,协商各方尽快解决这一困扰群众、影响群众便捷通讯的难题。

一是尽快梳理在建设基站、技术标准、费用收取、审批设限等环节存在“卡脖子”问题。比如,电梯是一个密闭系统,它上下都是钢筋混凝土,轿厢内又是铁板,本身会对信号进行过滤,所以要想电梯内有信号,就得加装信号扩大器。有的时候,一个电梯轿厢要加装三个信号放大器,上、下、中间各一个,现在都是各通信运营商自己加自己的,相互之间不能共用兼容。再比如,有了信号扩大器,还需要释放信号的基站。有通信运营商表示,在楼盘开发时,可以将室内分布系统纳入配套建设,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而对于已经开发的楼盘以及成熟配套小区,就需要通信运营商在小区内建设基站,以使小区内实现4G网络全覆盖。可现状是,有些小区物业不让基站进驻,或者设置门槛,加收电费、进驻费。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梳理相关问题,按照“工作落实年”的要求,各个突破、逐一解决。

二是尽快开展电梯、地下人防设施覆盖移动通讯信号覆盖情况统计调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查摸底,组织协调各电信运营企业尽快摸清全市5G网络覆盖以及电梯、地下人防设施、商业住宅小区地下设施等重点区域深度覆盖情况,对通信弱覆盖区域实行名单制管理,制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计划配档表。掌握一手资料,为开展移动通讯信号全覆盖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三是加大政府保障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通信基础设施拆迁补偿制度和标准,公平协商并合理确定通信管廊使用价格。加快办理基站、铁塔建设环评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集中审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安排一定财政资金支持电梯、地下人防设施覆盖移动通讯信号等信息化建设。

四是严格执行建设规范,达不到标准不予审批预售、不予验收完工。严格落实通信设施建设规范,实现资源共享、公平竞争,推动通信基础设施有序发展。认真贯彻国家光纤到户标准,新建小区应具备多家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条件;落实市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应与建筑物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答复内容: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靳海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强制电梯、地下人防设施覆盖移动通讯信号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应用,特别是5G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讯服务的需求和无线信号覆盖差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于公共交通类重点场所(地铁、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车站、码头等)、大型场馆(体育馆、展览中心、图书馆等)、多业主使用的商务楼宇、电梯、大型地下公共停车场,无线信号的覆盖难度的确受客观因素影响,亟待解决基站建设、室内分布、通信电源、通信管线等技术问题。

2016年,我省发布《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制定了涉及通信机房、通信电源、通信管线、屋面设施、验收五方面的技术规范,对新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既有改扩建工程进行明确的指导。规范中明确:“公共交通类重点场所(地铁、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车站、码头等)、大型场馆(体育馆、展览中心、图书馆等)、多业主使用的商住楼和商务楼宇、建筑面积大于3千平方米的党政机关建筑以及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其他公共建筑物,应设室内分布系统基础设施。”同时,住建部门要求各建设单位按照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建筑物“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满足多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平等接入的要求,审核建设方案。

因目前行业领域内还没有出台有关规定,要求电梯、地下人防设施强制覆盖移动通讯信号,下一步,我局将积极配合发改、科技、工信、大数据等部门,在新建居住小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方面和已建成小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改建、扩建方面充分调研,选取部分试点,出台有关措施,扎实有效的推进移动通讯信号的全覆盖。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还请您对我们的工作继续予以关注和监督。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尊敬的靳海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强制电梯、地下人防设施覆盖移动通讯信号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通信设施建设,积极指导有关部门与三大运营商互相配合,不断优化基础通信设施建设环境。先后出台了《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德州市规划局关于贯彻落实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的通知》(德建通〔2016〕107号)、《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州市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处置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州市推进挂高资源共建共享加快移动通信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规范移动通信设施建设,优化基础通信设施建设环境提供了根本遵循。马俊昀副市长等领导多次召开移动通信设施联席会议,多部门联动,强化协作配合,研究解决工程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完善了规划编制、配套建设、审批流程、公共资源开放、网络资源覆盖等配套服务体系。

经过摸底调查,目前德州市现有建成入住的高层住宅小区约720个,共有电梯约23000部,地下车库储藏间及各类人防设施约750处,其中移动公司信号已覆盖高层住宅小区331个,已覆盖电梯约5800部,已覆盖地下人防设施180处。联通公司信号已覆盖高层住宅小区121个,已覆盖电梯约1600部,已覆盖地下人防设施60处。电信公司信号已覆盖高层住宅小区310个,已覆盖电梯约1800部,已覆盖地下人防设施140处。

由于近年来城建力度加大,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电梯、地下人防设施信号覆盖率低,究其根本原因是小区楼宇电梯建设量大,电梯井道高,覆盖施工困难,信号衰减严重,地下车库等人防设施面积较大,进行深度覆盖投资较大,各运营商只能分期分批落实信号的深度覆盖;部分高层住宅小区建设规划的时候,未将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同步建设规划,往往完工后考虑信号覆盖问题,造成基站站址选点困难,提升了通信线路等的施工难度。已经建成的部分小区也存在着超高场租、高额入场费问题。同时部分小区居民对基站辐射存在错误认知,导致基站进驻小区困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为进一步规范移动通信设施建设,我们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三家运营商对德州市高层小区、电梯及地下人防设施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梳理汇总基站建设、审批流程等环节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定期召开由三家运营商、住建局、工信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联席会议,统筹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资源共享。针对现有高层住宅、电梯、人防设施,三家运营商梳理各方室内分布系统详细分布情况。对于已经具备室内系统的场景,协调运营商尽量做到免费共享,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投资。三家运营商均未覆盖的场景,协调进行统筹建设。同时协调三家运营商加大对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最大限度争取对我市的政策倾斜。

(三)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协调市直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山东省住建厅发布的《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山东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标准、规范与文件,加快推进新建小区通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关政策的落地执行,加强已建成小区电梯、地下车库等特殊场景的移动信号覆盖和通信基站建设,将高层小区通信设施配套建设和信号有效覆盖纳入规划、建设、验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