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很喜欢的一首诗,想问问大家怎么看待的

李商隐《南朝》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如何看待这首诗以及徐妃? 妹妹不吝啬分数,只要求认真的回答
我是要你们自己个人的观点,复制的就别发了,
一楼的复制的连标点符号都没变,真行~

你好,以下是我的看法
1.先从字面上来分析。第一句是单纯的实写,介绍金陵的地形。第二句是用比喻的手法写出皇帝住在金陵。第三句是诗人的议论,写出皇帝位高权大却有不如意的事。第四句揭示出不如意的事是什么。整首诗的前三句先渲染出梁元帝手握大权占有军事要地,但第四句笔锋一转,写出梁元帝得到江山,却得不到美人的心。这样的写法更加突出后者的悲哀,也在一方面隐含了诗人重情谊的价值观。
2.再从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来分析,因为不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时间,所以只好根据李商隐的写作风格来分析。李商隐是婉约派诗人,爱情诗写的比较多。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首诗主要用了用典的手法,借用“徐妃半面妆”的典故一是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态度,在诗人心中爱情应该是最伟大而又神圣的,真爱是最值得追求的。二是表达对“徐妃”行为的佩服或者认同,对梁元帝得到江山却得不到美人的悲哀。
3.最后谈谈我个人对“徐妃”的看法。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她是个勇敢的女人,她以半面妆示君的行为,从小的方面来说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与封建礼教的对抗,体现了她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从现在的社会环境来看,她是个很有个性的女人,不屈服于权贵和金钱,能够率性的生活。从对待爱情的角度来看,“徐妃”是个追求真爱的女人,在她眼中真爱高于物质享受(这一点似乎打动了李商隐),这种思想在古代是很罕见的,要付出很大勇气。在当代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提高人们的爱情观,提升社会风尚。
4.由于刚经受完12年的应试教育,我总有种在答题的感觉,希望你能理解。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我对诗歌也比较感兴趣,希望大家能交个朋友交流交流文学方面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21
不想它就行了,何必把心思花在一首诗上呢
第2个回答  2011-01-21
这是一首感慨深厚的咏史诗

以徐妃讥湘东

徐妃乃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原配正室,史上有名的“半面妆”、“徐娘半老”典故均出自她——徐昭佩!

据史书记载,徐昭佩,南朝梁元帝萧绎的正妻,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祖父徐孝嗣曾做过太尉,父亲徐琨为侍中,拜信武将军,可谓名门之后,元帝与妻子一向不和,故称帝后,不愿立徐昭佩为后,只称徐妃。

元帝瞎了一只眼,徐妃便以半边脸对他,史书这样记载: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这个女人也真绝,从上文可看出,“每知帝至”,说明她的行为由来已久,并非一次两次,面对帝王敢这样做为的妃子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且皇帝不是不怒而是大怒,放到现在,也许帝该高唱:算你狠!狼狈走开.....

这样的女人敢以妃子的地位叫板皇帝老儿,不得不让人心生几许佩服,她就不怕灭顶之灾、诛连到九族么?抑或是她娘家很有势力,她的后台很硬?!

皇帝老儿身体有缺陷,别人多看一眼都恐招来杀身之祸,她居然明目张胆加以嘲讽,而皇帝气归气还继续去找她。

这是怎样一种夫妻关系啊?我纳闷复好奇,萧绎可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一国之君哪,皇宫佳丽不说三千,少说也有几十,为何甘愿受徐妃的嘲讽还忍气吞声?换了别的皇帝只怕早把徐妃给贬为庶人了,然而元帝虚空后位,可见他是颇重情意的,在男人的心目中,元配毕竟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萧绎脱了皇袍,也就一男人,古今又有何不同?

皇帝和凡夫俗子一样,也许内心也渴望收获一份真情,不因富贵而邀宠,不因贫贱而移情,不管他们身份如何尊卑,如何天渊之别,“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永远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人们心中最真最纯的念向!

由此看来,萧绎对她,并非全无感情,数年夫妻,患难与共,徐昭佩远在萧绎还是湘东王时就嫁给他了,所以在萧绎内心也许感慨:你这样一个女人,让我欢喜让我忧!有时候,爱与恨一念之间,计较与隐忍一念之间,沉默与爆发还是一念之间。

终于到了元帝爆发的这一天,徐妃的火玩大了,甚至已经烧到自己,元帝的宠姬王氏生子,产后去世,元帝悲痛不已,借口徐妃毒死了王氏,赐徐妃投井自杀,徐妃死后,元帝余怒未消,又将徐妃的尸体还给她娘家,曰:休妻!

其实,徐妃之死,真正的导火线是她与人偷情,古书记载,徐昭佩淫荡风流,从遥光寺的智通和尚到萧绎的随从美少年暨季江,美男子贺徽,元帝本想睁只眼闭只眼,可惜,徐妃越闹越离谱,当皇帝的绿帽子满天飞时,当徐妃"徐娘半老,犹尚多情"的艳名远播时,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终,谁负了谁?谁又成全了谁?谁做了飞蛾,谁做了火?

不能说萧绎无情,他可以容忍徐妃对他眇目的嘲讽,甚至,伊始,徐妃的公然偷情,他也打算睁蛤眼闭只眼,不是迫于舆论,我毕竟是皇帝哪,你让我情何以堪?又该用何面目去见我的子民?与其说是对王氏之死痛心,不如说对夫妻之情最终沦为冷漠和相敬如冰痛心!

而徐妃对萧绎的哀怨呢?从你宁愿空着后位都不愿给我开始,我心已凉透,对我们的关系绝望到极点,我自此后的所做所为都是出自于报复你,甚至不惜——搭上性命!

是的,行为出轨,仅仅为了报复,连死尚不惧,何况虚名?你肯赐我一死,说明你还看重你给我的名份,只是徐妃“机关算飞,反误卿卿性命”,空欢喜罢了,死后,仍被萧绎休妻,这是她所料不及的吧?

554年,萧绎卒,不知,这对冤家在九泉下还会不会继续纠缠、彼此报复?
第3个回答  2011-01-21
以前没看过这首诗,不过我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前两句是写景,实写。暗喻这个男的权势很大,金钱很多。总之就是条件很好了,但是无论他条件有多好他都得不到他心爱的女子的心。这种情况小说中好常见啊。一般都是男主权倾天下,但无法得到心爱女子的心,于是把女子囚禁在自己身边,的到得只是女子的恨意
第4个回答  2011-01-21
我个人觉得就是爱美人更多一些
第5个回答  2011-01-21
金陵之地,北扼长江,俯瞰东南,山川之险有甚于崤潼,然汉唐旧主能据关中而虎步天下,南朝四代北望徐淮而终覆殄灭,史鉴颇可惧人,此则李郎怀古之由;至于徐妃典,戏耳,七绝体小而尚活,常人作法多蹇于理障,李郎恰以徐妃典作笑态,则一诗振发,转折得力,兼有理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