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刚直型的完美主义者的个性表现在哪

如题所述

(一)刚 —— 刚强,刚毅,阳刚之气
强烈的正义感,无顾忌到畅所欲言,有话便说,畅到使人起舞,使人猛醒,也使人捏一把汗。也就因为这,他抓住几千万青年的心。朱自清论及闻一多,指出:“他是一个斗士。但是他又是一个诗人和学者。这三重人格集合在他身上,因时期的不同而或隐或现。”“他是一个斗士。……在诗人和学者的时期,他也始终不失为一个斗士。”
闻一多牺牲后,老朋友熊佛西致悼词:我之悼念你,是基于你是一个好人,中国今日第一等的好人,一个有强烈正义感的好人,一个永远反对黑暗而酷爱光明与真理的好人,一个爱国的志士,民主的鼓手。
在1947年悼念闻一多时,郭沫若将鲁迅与闻一多相提并论,并指出他们各自的特征为:“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

(二)精 —— 精心,风格精悍,精益求精
闻一多的研究工作至少有了二十年,发表的文字虽然不算太多,但积存的稿子却很多。这些并非散稿,大都是成篇的,如《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而且他亲手抄写得十分工整。只是他总觉得还不够完密,要再加些工夫才愿意编篇成书。可见他对于学术忠实而谨慎的态度。
1937年闻一多在北京休年假。他向学校申请了一名助教,想在休假期间编一部《毛诗字典》。这位20年代的著名新诗人,这时把做诗的热情大多转向了学术。
1938年西南联大南迁之时,文学院曾经在南岳衡山圣经书院旧址上课,宿舍紧张,闻一多曾与钱穆、吴宓、沈有鼎四人合居一室。只见他从容自若,一丝不苟潜心学术研究,认真读书备课。钱穆回忆:“室中一长桌,入夜,一多自燃一灯置其座位前。时一多方勤读《诗经》、《楚辞》,遇新见解,分撰成篇。一人在灯下默坐撰写。”生活艰难却研究不懈。(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1946年初,朱自清因为写文章,将闻一多的许多手稿都过了一遍,花了几个小时。阅读闻一多手稿给朱自清留下了很深印象:“ 闻先生的稿子却总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工楷,差不多一笔不苟,无论整篇整段,或一句两句。不说别的,看了先就悦目。他常说钞稿子同时也练了字,他的字有些进步,就靠了钞稿子。”
郭沫若高度赞赏闻一多在学问上的真知灼见,痛惜道:“千古文章未尽才!”
(三)激 —— 激进,容易激动,言辞偏激
闻一多富于诗人气质,天生是一个诗人,……在气质上,在情感上,即使在政治要求上,还保留了彻头彻尾的诗人情调。
熊佛西回忆:1924年我们在美国求学的时候,闻一多对于国事是那样关切,对于当时的军阀当道是那样的痛恨,闻一多当时所学的是绘画,但觉得专凭颜色和线条是不足表现思想和感情,——不能传达闻一多对于祖国与人民火一般的热爱:于是闻一多改习了文学。常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闻一多留学回国,所乘海轮靠近上海码头的时候,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把领带和西服上衣扔进了大海。
闻黎明说:闻一多性格敏感、言论激烈,因此受到学生的欢迎。
闻一多不止一次对五弟闻家驷说:“千百万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自己也在饥饿线上挣扎;不是我们不想研究学问,现实逼得我们不得不走出书斋啊!”
朱自清论及闻一多,指出:他是一个诗人和学者……他始终不失为一个诗人,而在诗人和学者的时期,他也始终不失为一个斗士。他要的是热情,是力量,是火一样的生命。(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进入民盟后,闻一多的极端性格仍然如故,虽然资格并非最老,但在党内声音总是最大。
他在给臧克家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四)内热—— 内在的烈火般的热忱
闻一多禀性内向,不喜无谓的应酬。五弟闻家驷回忆:“一多兄年轻时,每于家人说他糊涂,不喜应酬时,便脱口而出回答道:吕端大事不糊涂”。

吴晗说:闻一多的内热,心内一团熊熊烈火,是火热的诗篇。他内在的满腔热忱为他的事业燃烧着,所以他的诗作,著述,论文,都令人感到深沉浑厚的热情;所以他能为诗,为学术,为民主而奋身不顾。
闻一多发表了许多具有特殊风格的伟作。歌颂风花雪月的实在不多,大多数都是有血有泪的作品。没有丝毫“文人相轻”的积习和偏见。抗战后期,闻一多给臧克家的信中说:“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说郭沫若有火,而不说我有火,不说戴望舒、卞之琳是技巧专家而说我是,这样的颠倒黑白,人们说,你也说,那就让你们说去,我插什么嘴呢?我是不急急求知于人的,你也知道。”(致臧克家1943年11月25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