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寺的寺内景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寺内珍贵文物为马祖塔,始建于唐朝中期,宋代重建,为马祖舍利处,全称为”宝峰马祖一大寂禅师舍利之塔“,并建有一石亭,护罩塔身,曾于1957年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塔被毁,亭尚存。1993年,马祖塔重建。全部采用从山东运来的汉白玉构建。塔高4.5米,底层为正方形须弥座造型,塔身是正方形,正面碑石上刻有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马祖道一大寂禅师舍利之塔”东西两面的碑石上,分别刻有唐朝权德舆和当代一诚禅师所撰写塔铭。塔亭以花冈石为原料,六柱六角宝盖式造型,用石板覆盖,檐首六角均有昂首龙头状饰物。
马祖圆寂后藏舍利子于塔内,塔亭内结构造型严整合理、庄重大方,是典型的宋代石建筑。为江南历代石建筑中的珍品,1957年马祖塔亭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天宝年间(742-756),开元寺(今南昌佑民寺)的水潦和尚偕师弟道通禅师建庵于宝峰后,礼请师尊马祖来游。马祖恰恰是个游方四海弘扬禅法的高僧,足迹遍天下。他一生二到宝峰:一是在唐贞元元年(785年),他与众徒同游宝峰,马祖陶醉其中,乐而忘返;第二次是在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正月,马祖道一大师再登石门宝峰,悠游山水之间,见“沿壑平旷,顾而乐之”,他相中了宝峰作为归葬之地,而且预言一个月后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将圆寂。众僧当时并没有把此言放在心上。
马祖回钟陵开元寺不久,染疾卧床而逝,享寿八十。弟子们遵其生前遗嘱,灵骨归葬宝峰。时任江西观察使的李兼是马祖的皈依弟,举办了盛大的归葬仪式,《宋高僧传》载,在中国佛教史上,马祖的葬礼是继华严宗法藏大师归骨嵩山、净土宗善导大师瘗塔秦岭之后的佛门第三次盛大葬礼。唐贞元七年(791年),国相左仆射权德舆奉唐德宗旨意,主建石门马祖塔,并亲撰塔铭;唐元和年间(806-820),唐宪宗赐马祖谥号“大寂禅师”;唐大中四年(850年),江西观察使裴休奉旨主持重修马祖塔,赐塔名为“大庄严塔”,又颁赐“宝峰”匾额;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加封马祖为“普照大寂禅师”。
有资料显示,马祖一生共建寺院丛林48座,史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说,载之史册有名有姓的马祖法嗣共有139人之多,其中成为禅宗宗匠者达84人。所以,由马祖、怀海师徒创立的禅门宗风,在中国禅宗史上被称为“洪州禅”,随后则开出了沩仰宗、临济宗、杨歧宗、黄龙宗等著名的禅宗宗派,至今禅风广被,绵延不绝。可以说,禅宗自马祖始大盛,几占中国佛教半壁以上的江山。
大铁瓶
在法堂前,两只硕大的大铁瓶耸立着,通体黑黝黝,比一人还高。据传说,这对铁瓶原铸造于明正德年间,瓶高2.30米,腹径为0.86米,重达千余斤。瓶口至底为六瓣形,形状如一般家用的花瓶,原置放在大殿两侧,传为镇山宝瓶。明代靖安中源乡,有姓胡与姓雪的两人聚众在玛瑙崖立寨造反。两人武艺高强,力若蛮牛,能飞檐走壁。手下有一姓何的喽罗,听祖辈说宝峰寺马祖塔下埋有金银财宝,便伙同几人深夜潜入寺内,想毁马祖塔盗取金银财宝。他们举起铁锤砸下去,只听“轰”然一声巨响,塔内冒出一团炽热的火焰,几人的眼睛全被烧瞎了。消息传开,众皆底座纷纷。胡、雪二首领惶恐不安,急忙携带香烛,还铸了一对大铁瓶亲到宝峰寺焚香赔礼。从此,这对大铁瓶就一直放在大殿两侧,成了寺内一大景观。
千人床
在宝峰寺,又有“千人床”的传说。这是一种木质的通铺大床,长度与屋的深度相等,宽约数米。据说睡在此床上,决不能说拥挤。一说挤,即便几人睡在上面也会觉得很挤;如说不挤,则上千人也能睡得下,真是神奇无比。惜乎原千人床已毁,现寺内又新造了千人床。一诚大师有偈云:“盆僧不会禅,洗脚上床眠。饿食烟霞粕,心明月满天”禅机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万人锅
与“千人床”相比应的是所谓“万人锅”。在“文化大革命”前,宝峰寺内有两口铁质的大锅,直径达135厘米,深83厘米,锅沿有10厘米,锅厚1厘米,据称可供上万人吃饭,故称“万人锅”。其中一口是明代成化年间铸造。 寺内古柏参天,树木成荫,花圃星罗棋布,形成园林式寺庙。江西佛学院就办在此处,培养了不少佛门弟子,成为江西佛教文化的中心地之一。此外,全国各寺和香港、台湾、朝鲜、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色列、苏联、美国、加拿大等地僧侣、居士、游客纷纷前来礼佛、参观,已成为弘扬佛法道场,游览观光胜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