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司马懿的结局是什么?

我好象没有看到他之后怎么死的

    司马懿最后病死了。

    出处:《三国演义》 战俆塘吴魏交兵  

           于是掬山城中,蜀将句安见援兵不至,乃开门降魏。姜维折兵数万,回汉中讫,收聚军马,托疾不出。司马师折兵极多,自还洛阳,管理朝政。至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马懿染病至重,遂唤二子至榻前,嘱曰:“吾事魏厉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以吾有异志,吾何敢焉。吾死之后,汝二人善事主人,勿生他意,负我清名。但有违者,乃大不孝之人也!”言讫而逝。后有人诗曰:“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吨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家庭,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3
<<三国演义>> 战俆塘吴魏交兵

于是掬山城中,蜀将句安见援兵不至,乃开门降魏.姜维折兵数万,回汉中讫,收聚军马,托疾不出.司马师折兵极多,自还洛阳,管理朝政.至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马懿染病至重,遂唤二子至榻前,嘱曰:"吾事魏厉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以吾有异志,吾何敢焉.吾死之后,汝二人善事主人,勿生他意,负我清名.但有违者,乃大不孝之人也!"言讫而逝.后有人诗曰: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
吨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汗~~~!!用拼音打的,真有点难打.感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很不公平的评价了司马懿,从他死后的诗评就可看出,只有可怜的一首.而孔明死的时候,诗评占了好几页.其实司马懿的文涛武略丝毫不弱与诸葛亮,从某种角度上说还略胜一筹.孔明之所以七出祁山而未得寸土,最终累死五丈原,全是司马懿之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3
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经济发展快,实力最强,但大权逐渐落入司马氏家族手里。

曹丕建立魏国时,得到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专权时,篡位野心日益显露,魏帝曹髦曾气愤地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他来夺走皇位。”不久,曹髦策划除掉司马昭,结果事情败露,反被司马昭杀死。司马昭立曹奂为帝。从此,在曹魏政权中,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司马氏的统治啊了。

263年,魏国灭蜀。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大举进攻吴国,吴国投降。西晋统一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
第3个回答  2013-10-13
司马懿 - 简明历史传记

司马懿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后被曹操辟为为文学掾。曹操称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与陈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主要人物。曹丕代汉后,司马懿节节高升,开始掌握重权。曹睿继位后,司马懿坐镇宛城,督荆豫二州军事,主持荆州对吴攻战,后接替曹真总管对蜀防御工作,数次成功防御诸葛亮北伐。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后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司马懿 - 简明演义传记

司马懿早年任文学掾,后任主簿,是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但并不出名。后来司马懿协助曹丕代汉,出谋五路伐蜀,开始崭露头角,在曹丕病逝前成为顾命大臣。曹睿继位后,司马懿主动请命去防御魏国西部,后因蜀国马谡的反间计一度被废,但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强攻,魏国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司马懿多次败于诸葛亮,于是采用闭门不战的策略防守,直至诸葛亮病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于是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第4个回答  2013-10-13
我想是自然死亡辣,人嘛~总有一死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