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有什么风俗?

如题所述

1、沔阳花鼓戏

沔阳花鼓戏,俗称花鼓子,中路花鼓戏。清道光年间起源于湖北沔阳州,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省江汉平原一带备受观众喜爱的传统戏曲剧种。在民间,盛传着“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的美誉。

2、天沔花鼓戏

天沔花鼓戏又称沔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是一种湖北的地方传统剧种。诞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门、沔阳一带,这一带平原辽阔 ,湖 港交织,歌天沔花鼓乐一起千人应和,是古楚文化的腹地。荆昔称"花鼓子"。

3、关帝庙会

各地先后建有关王庙、关帝庙、老爷庙、关庙、武庙等多种庙宇 每逢夏历五月十三日举行关帝庙会。民间传说这天是制造旱灾的怪物旱魃经过的日子,因于祀典关帝时祈其显灵,驱邪避灾,普降甘霖,以解农忧。是日又称“雨节”。

4、荆州国际龙舟

荆州国际龙舟节是中国湖北省荆州市举办的一项国际性的龙舟赛事,从2000年开始举办,极大提高了荆州的旅游和文化宣传活动。也被称为荆州龙舟赛,荆州赛龙舟。

5、说鼓子

说鼓子又称荆州说鼓,是一种湖北省的传统曲艺曲种,以说为主,说中带唱,击鼓说书,用唢呐伴奏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流行于松滋、公安、石首、监利等地。老辈艺人认为“说鼓子”是由元、明“词话” 衍变而来。主要流行于湖北荆州地区的石首、松滋、公安、监利等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沔阳花鼓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沔花鼓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帝庙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荆州国际龙舟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说鼓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1-08
荆州花鼓
  荆州花鼓源自民间穷苦人乞讨谋生的“沿门花鼓”和“薅草秧歌”。这种“花鼓”是一人击鼓唱词,数人帮腔和调。近几十年来,荆州花鼓已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戏。..
荆河戏
  荆河戏是湖北荆州市地方传统民间剧种,是以本地弹腔为主,吸收昆腔和高腔的优点融合而成。在明代永乐年间,沙市已有荆河戏演出,时称“楚调”。晚清至民国年间,著名戏班有“三元班”、“泰寿班”。现今茶..
荆州关帝庙会
  每年正月和农历5月l3,荆州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人们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
石首勤俭民俗
  湖北荆州石首人向来以勤劳节俭为荣, 素以“早起三日当一工”、“富日子当穷日子过”、“正三年,反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等传统节俭谚语。..
荆缎
  荆缎亦称荆绵,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的丝织物,是荆州传统纺织品。荆缎通常以经纬纱按一定的结构方式提花织成,表面平整,富有光泽,是一种高档的服装面料。..
荆州习俗禁忌
  先秦时期楚人经过了两千年衍变和发展,积淀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内容。在民俗活动中,禁忌实际上是以消极回避的方式实行自我抑制,其具体表现为..
洪湖汉绣
  洪湖汉绣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地刺绣,到了清朝中叶,以汉口为中心向周边扩散,鼎盛之势与苏绣、湘绣平分秋色。那时候,朝廷在汉口设织绣局,征集贡品,可见其一时之盛。..
洪湖贝雕
  洪湖盛产淡水珍珠贝,其贝壳质地坚硬,色彩绚丽,晶莹光华,是上等的工艺材料。早在清朝时期,就有艺人用这种贝壳做原料,加工制作成各式贝雕工艺品,极受市场青睐。..
沙市人过早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人吃早餐叫“过早”。荆州沙市人一日三餐,最看重早餐和晚餐,早餐在外面的小馆子或小吃摊点上“过早”,美美的吃上一顿,心情愉快地去上班、上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31
以前划龙舟,现在文化被没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