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为什么又名映山红

如题所述

映山红,有的地方称山石榴,满山红等,是一种常见落叶小灌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境内,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在碱性土壤很少发现。映山红深受国人喜爱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源于映山红本身之娇艳,春日里红若火焰、灿如朝霞、或三五成丛、或漫山遍野,热烈而奔放,催人奋发向上;二是因为一首红歌《映山红》: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脍炙人口的歌词深深感动着几代人。

其实映山红学名杜鹃,这又与中国一个古老的传说“杜鹃泣血”不谋而合,很是奇妙哈,那“杜鹃泣血”的传说又是怎么说的呢?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诗句就道出了这个典故的精髓。


                                   

相传古时候,四川有个古蜀国,国王叫望帝,望帝是个非常贤明的国王,将蜀国治理的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深受百姓爱戴。

某一年,在湖北荆州一口水井里,有个鳖精幻化出人形,降临人间,自称“鳖灵”,可是不知啥原因,刚一到人间便莫名的死去,尸体沿河飘零,奇怪的是尸体一到河中,河水便倒流,本向东流的河水一路西去,就这样沿着荆水、顺着长江,西流过三峡,经巴泸,到了岷山脚下,鳖灵又缓过气活过来了,他便去拜访望帝。

可是看见圣明的望帝愁眉苦脸,忙询问原因,原来富饶的蜀国最近来了一群妖怪,它们使用妖术,将川西的巨石垒砌成崇山峻岭,阻挡河道,导致河水泛滥,大片良田被淹,民众苦不堪言,无法正常生产生活,可又没有办法驱赶妖怪,望帝因此焦虑不安,为百姓忧心忡忡。

鳖灵闻言,自告奋勇去降服妖魔。鳖灵果然神通广大,很快降服了妖魔,劈开阻塞河道的巨石,将洪水引入长江,蜀国又恢复了以前的繁荣。望帝见鳖灵精明能干,便将王位让与鳖灵,自己隐居西山,不再过问朝政,鳖灵便成了后来的“丛帝”。

可是后来丛帝居功自傲,慢慢的贪图享乐,不再体恤民情,百姓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消息传到望帝耳中,望帝不忍百姓受苦,想去劝说丛帝,便下山准备进城。可丛帝眼见老国王欲进城,听信谗言,紧闭城门,望帝不得入城,只好绕城号啕大哭,幻化成一只杜鹃鸟,飞进城中,终日围着丛帝鸣叫:“民贵哟、民贵哟、民贵哟......”提醒丛帝改过自新。

望帝幻化的杜鹃鸟终日啼鸣,日夜不息,直至啼破了嘴,叫破了喉,鲜血淋漓,鲜血洒落蜀国城池内外,滴洒的鲜血化作了杜鹃花,开满山坡,而丛帝也终于觉醒,心中羞愧,重理朝纲,亲民理政,蜀国又恢复往日的繁荣,百姓也过上了安康的日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5
传说古代蜀国有一位皇帝叫杜宇,与他的皇后恩爱异常。后来他遭奸人所害,凄惨死去。他的灵魂化作了一只杜鹃鸟,每日在皇后的花园中啼鸣哀嚎。它落下的泪珠是一滴滴红色的鲜血,染红了皇后园中美丽的花朵,所以后人给它起名叫杜鹃花。
那皇后听到杜鹃鸟的哀鸣,见到那殷红的鲜血,明白是丈夫灵魂所化。悲伤之下,日夜哀嚎着“子归,子归”,终究郁郁而逝。她的灵魂化为火红的杜鹃花开满山野,与那杜鹃鸟相栖相伴,所以这杜鹃花又叫映山红。这便是杜鹃啼血,子归哀鸣的典故。这鸟与花终身不弃的爱恋,乃是人世间不朽的传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