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隙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蛛网膜下隙名词解释:脊髓的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以及脑的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缝隙称之为蛛网膜下隙。

一、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下隙位于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隙内充满脑脊液,向上经枕骨大孔与颅内蛛网膜下隙相通,向下达第2骶椎高度。此隙在第1腰椎至第2骶椎水平高度扩大,称终池(terminal cistern),池内有腰骶神经根构成的马尾和软脊膜向下延伸的终丝。

由于成人脊髓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而马尾浸泡在终池的脑脊液中,故在第3~4或4~5腰椎间进行腰椎穿刺,不会损伤脊髓和马尾。腰穿时穿经的层次依次是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硬膜下隙和脊髓蛛网膜,最后达终池。

二、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可以发生一系列的病理过程

1、颅内容量增加,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使颅内体积增加,引起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

2、阻塞性脑积水,血液在颅底或脑凝固,造成脑脊液回流受阻,引起急性阻塞性脑积水、颅内压增高;

3、化学性脑膜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后直接刺激血管,血细胞崩解后释放出的炎性物质,导致化学性脑膜炎,再使脑脊液的生成增多而加重高颅压;

4、下丘脑功能紊乱,血液及其产物直接刺激下丘脑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发热、血糖升高等;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急性高颅压或血液直接损害下丘脑或脑干,导致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急性心肌缺血、心律紊乱;

6、交通性脑积水,血红蛋白或含铁血黄素沉积于蛛网膜颗粒,导致脑脊液回流受阻,逐渐出现交通性脑积水和脑室扩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