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管理变得轻松起来?

如题所述

教师在课堂上30%的精力都用在了维持纪律上:某某,你再说话,你就到讲台来讲,我到下面坐着听课;某某,你这么困,要不要我帮你拿个枕头?某某,别再吃东西了,别以为我看不到,你到讲台上来看看,谁做小动作站在这儿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的。

教师们课余在一起吐槽最多的就是课堂纪律,有时候不得不大声嚎叫:“谁再说话,我让他站到外面去!”可是最多好上一会儿,一会儿过后,学生们又依然故我了。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责怪教师讲课不够精彩,所以才让学生违纪分心。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最长是25分钟。也就是说,即使课堂上精彩不断,也不可能保证学生全程都精力集中。

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对课堂上学生违纪现象无能为力,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学生的违纪动机,找到学生违纪的深层原因,就等于找到违纪学生的软肋,课堂管理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儿时的求学经历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在教过我的中小学老师眼里,我是个既爱动又爱接老师话茬的调皮学生,可是现在回头想想,我当时真的只是想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罢了。

我家兄妹四人,我是老二,父母照看这么多孩子,精力有限,几乎没有特别关注过我。这导致我既没有自信,又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肯定。课堂上我接老师的话,用幽默的语言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当全班学生把目光投向我的那一刻,我感觉又幸福又满足,我心里压根儿就没想到,我的这一行为在老师眼里其实是违纪行为。

学生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违纪行为永远不可能被消灭,作为一名老师,必须从内心深处承认这一点,这是做好学生管理的前提。

如果老师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学生违纪就不应该发生,这位老师在面对学生违纪时,往往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大发雷霆、恶语相向,甚至会“丑态百出”。

老师要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只是通过自身的言行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有这样的认识才能正确地面对每一次学生违纪行为。

懂得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或杜绝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才是最优秀的学生管理者。

学生发生严重违纪,尽管有的老师非常有能力,但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不是好的老师,这明显属于“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模式,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是极不可取的。

老师们掌握学生违纪的规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以减少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预防为主”才是杜绝和减少学生违纪行为的上策。

即便老师们做好预防工作,学生违纪行为也不能完全避免。学生违纪以后,老师要如何处理呢?

学生发生严重违纪后,心理十分不平静,如果老师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严重的“次生事故”,因此在学生发生违纪行为后,老师们一定要利用好“大冷小热原则”。

凡是学生发生严重违纪,就是大的违纪行为,老师一定要沉住气,这时候要冷处理,不仅不能对学生进行责骂,还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先稳住学生,让自己保持冷静,更要让学生冷静。

老师可以这样安慰学生“尽管你打他了,但是这件事他也有错,既然发生了,现在别想那么多……”。

当学生发生一般违纪,就是小的违纪行为,老师要马上处理,这就是“热处理”。

小违纪“热处理”,大违纪“冷处理”,这就是处理学生违纪的“大冷小热原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