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的“连中三元”,是怎么一回事?

如题所述

自从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之后,就改变了社会各阶级文人的命运。文人可以通过十年寒窗苦读,而选择入世当官光宗耀祖。但是科举制度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考中的。只有三场考试都取得第一名才会被叫做连中三元,所以说难度登天。

一、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政府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它改变了寒门子弟的命运,在历史中来说可以是一个伟大的举动。科举制度分为两个类别,一个是文试,另一个是武试。文试的人比武试的人相对要多一点。因为即使考中了武状元也不如在军营建立军功实在。而想要成为文状元,必须要通过三场考试。乡试和会试考中之后,才能进京进行殿试。殿试通过,最后成为朝廷的官员。

二、状元难中

虽然科举制度给众多文人提供了机会,但是这场考试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甚至可以说难上加难。首先我们从科举报名的制度来看,每个考生都要填一份非常详尽的列表,甚至严格的来说是一场人口普查。除此之外,科举制度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会脱衣检查他们有没有携带小抄之类的,后来统治者认为这种脱衣并不雅观,于是就改成沐浴更衣。科举制度要考证非常不容易,有些文人一辈子寒窗苦读最后也没有考取功名。也难怪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最后中了个举人就乐疯了。

三、科举的意义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创举,它瓦解了以宗亲为主的官僚世袭制度。扩大了朝廷选拔人才的渠道,也让社会各阶级的人可以有机会进入政坛。提高了社会学习的氛围,一定程度上也给社会带来了稳定,促进了国家的强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