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利率大致等于实际利率加通货膨胀率,那为什么名义利率还小于等于

名义利率大致等于实际利率加通货膨胀率,那为什么名义利率还小于等于实际利率?另:重点在于名义利率小于等于实际利率,而非为何关系式大致相等。请不要粘贴百度原话,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谢谢。

问题一:
根据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式: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
等式右边打开后可得: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右边最后一项是两个很小的百分数的乘积,与其他项比起来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省略后就是: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按照您所说的就是:名义利率大致等于实际利率加通货膨胀率。这里的“大致等于”实际就是省略了两个百分数的乘积。
问题二:
“名义利率小于或等于实际利率”,严格来说应该表述为“名义年利率小于或等于实际年利率”,这其中的原因跟计息周期有关。
根据公式: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计息周期)ˇ计息周期-1
可知:
当一年计息一次时(即计息周期=1),则有: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当一年计息多次时(即计息周期>1),则有: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所以有“名义利率小于或等于实际利率”的结论。

综合上述问题一和问题二的解答,可以进一步得出一个结论:在不存在通货膨胀、且计息期以年为单位时,名义年利率与实际年利率是相等的。
纯手机码字,满意的话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01
一般利率是指在不享受任何优惠条件下的利率。优惠利率是指对某些部门、行业、个人所制定的利率优惠政策。
根据银行业务要求不同,分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在金融机构存款所获得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贷款利率是指从金融机构贷款所支付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根据与市场利率供求关系,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根据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
基准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零存整取是我们普通居民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以零存整取利率的计算为例。
零存整取的余额是逐日递增的,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采用整存整取的计算利息的方式,只能用单利年金方式计算,公式如下:
SN =A(1+R)+A(1+2R)+…+A(1+NR)
=NA+1/2 N(N+1)AR
其中,A表示每期存入的本金,SN是N期后的本利和,SN又可称为单利年金终值。上式中,NA是所储蓄的本金的总额,1/2 N(N十1)AR 是所获得的利息的总数额。
通常,零存整取是每月存入一次,且存入金额每次都相同,因此,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存期可化为常数如下:
如果存期是1年,那么 D=1/2 N(N十1)=1/2×12×(12+1)=78
同样,如果存期为2年,则常数由上式可算出D=300,如果存期为3年,则常数为D=666。
这样算来,就有:1/2 N(N十1)AR=DAR,即零存整取利息。
例如:你每月存入1000元。存期为1年,存入月利率为1.425‰(2004年10月29日起执行的现行一年期零存整取月利率),则期满年利息为:1000×78×1.425‰=111.15(元)
又如储户逾期支取,那么,到期时的余额在过期天数的利息按活期的利率来计算利息。
零存整取有另外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这就是定额计息法。
所谓定额计息法,就是用积数法计算出每元的利息化为定额息,再以每元的定额息乘以到期结存余额,就得到利息额。
每元定额息 =1/2 N(N+1)NAR÷NA=1/2(N十1)R
如果,现行一年期的零存整取的月息为1.425‰。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元的定额息为:1/2×(12+1)×1.425‰=0.0092625
你每月存入1000元,此到期余额为:1000×12=12000(元)
则利息为:12000×0.0092625=111.15(元)
扣去20%的利息税22.23元,你实可得利息88.92元.(注:2008年10月9日以后产生的利息已不用交利息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