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什么启示?

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什么启示?

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1956年后,中共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今天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正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取得了成功,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照搬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结论.不照抄别国的现成经验,而是对中国的国情和阶级状况作出了科学的具体分析,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今天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任何照办照抄别国经验的做法,都会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损失。
第二,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引导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今天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更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第三,必须处理好改造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触及千家万户和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处理不好改造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不仅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而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科学地制定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在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提前超额完成了“一五”建设计划,较好地处理了改造与发展的关系,保证了社会的平稳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关系的问题。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借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50年代的改革,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需要资金,而且在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始的一段国有化过程。从没收官僚资本,公私合营,到后来将分给农民的土地重新收归国有搞人民公社。50年代改造的成果就是,全国的资源、财富,全部收归国有。
然而经过20多年的国有化之后,发现逐渐的再也不能刺激经济的发展,于是就从70年代末开始,展开了私有化进程。首先是允许农业收成私有,也就是所谓的“包干、包产”到户。紧接着中国开始了激烈的私有化进程,从鼓励乡镇企业发展、承认所谓“个体户”,到最为激进的“国有企业重组”,将以往从国民处收归的资产重新私有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包括侵吞国有资产、寻租现象普遍等等),这一进程从宪法内容上对私有制经济、私有财产的不断肯定得到充分体现。不过在承认私有化从而激发的市场活力,确实大大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所以概括来讲,50年代的改造是一个公有化过程,70年代末是一个私有化过程,都是我们对两种所有制制度进行的尝试。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301085.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