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又叫汤圆,为什么元宵节不叫汤圆节呢??

人家的产生和汤圆没关系 所以..............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远自汉代以来,民间即有元夜张灯赏灯的习俗,所以人们又把这一天称作"灯节"。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英文里翻Lantern Festival,似乎元宵节倒成了灯节。浏览国内大小网站,也随处可见花灯夜市的新闻和图片,很是漂亮,让我这漂在异乡的人越看思乡之情越浓。
  在国人的心里,除了热闹喜庆的灯市外,元宵节自然少不了元宵这一主角。在家那会儿,元宵节我都会去西饼屋买些现做的元宵回家,芝麻的、桂花的、哈密瓜的、 自然还有偶最爱的香芋的。虽然家人都怎么爱吃,但圆圆的元宵到底给这个新年画上了个句号,喜欢不喜欢的,多少也都吃上几个意思意思。
  喝下午茶的时候,温太在厨房让黑M跟她一块儿给大伙儿做了汤圆还烤了豆沙蛋糕。几十号人,到每人嘴里也就那么几颗,但大家还是吃得津津有味。怎么说也过了这个节了嘛!(也奇怪哦,都差不多的做法跟内容,为什么它要叫元宵节而不叫汤圆节呢?!hoho!)
  想想,过了这一夜这个春节也就算过完了。除了正常的周日休息外,这些天全都在忙着工作,也没去计较它过得到底怎么样,过没过出味儿来。23年来第一次在外过的新年也并没因为时空转换而出现我年前担心的节日时的失落。年不年的,日子别过淡,这什么味儿都有了!
  。。。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灯与月,这个元宵节的夜晚我都无从找寻。此刻机器轰鸣的厂区里依旧灯火通明、而因为没了月亮,四周也都是黑黝黝的一片。但在我心里面,今晚却是彩灯高悬、月华如水。
  元宵与汤圆的区别

  很多人以为这两者没有区别,只是叫法不同
  那么为什么元宵节不叫汤圆节呢?

  元宵和汤圆都是糯米粉制品,中间有不同口味的馅料,因南北方气候差异,制作方式有所不同。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使其自然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汤圆则是用很细的汤圆粉团包馅制成的(馅料有素有荤)。吃时一般都是用水煮,汤圆煮后汤比较清,元宵煮后汤比较浓,因此喝汤如同喝糯米面粥。由于工艺不同,汤圆煮时不乱汤,皮面润滑,馅流动性好;而元宵容易乱汤,但皮面松软,可油炸、拔丝、穿衣、蒸、烤等多种食用方法。

  元宵与汤圆的加工工艺不同,口味也不尽相同。元宵是放好馅料后手工摇制,其使用的糯米粉是将糯米泡后再用石碾子磨制过箩,由于用的是湿粉,所以“过箩”时筛子最多只能80目,比较粗,而馅料必须是硬的,可以加入各种果料,所以吃起来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与之相比,汤圆是用水磨干粉后包制,非常细腻,糯米粉可以通过200目的细筛子,包制时能放入更多的油脂,馅料也不会出现大的颗粒果料,其特点是口感更软滑细腻,速冻包装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

  前一段时间,这里出现南北方论战,我看了看,觉得这样不好,所以一北方人的身份,对南方人说了几句话,那个帖子是本着调和矛盾促进团结来说的.结果还是引来了争吵,最后被锁帖.我也没有什么不服的,毕竟,斑竹本着促进团结的初衷,禁止这类话题,也可以理解.可是后来我发现,很多帖子里都出现了比我那个帖子中严重的多的争吵,可是却没有锁帖,我觉得这就有点不公平了.所以我也希望我的这个帖子不要锁.
  我的这个帖子的本意和上次那个帖子有所不同了,上次是促进团结,当然这次也是想促进团结,增加理解,但主要的目的不是这个,而是表达我对某些南方人的不满.
  上次,是南北双方对骂,双方都有错.可是这次我看到一个调查南方人春节吃什么的帖子里,到处是南方人对北方的诋毁.这可以说是没有北方人的责任的.因为本来只是讨论吃的.可是某些南方人非要把话题引到饺子上,进而引到北方和北方人身上,攻击一番.我想对这样的南方人也不用留什么情面了吧.
  我没看完那个帖子,但基本上很多南方人诋毁饺子,而很多北方人基本是在解释.
  很多南方人主要说的就是饺子多难吃啊,北方人过年居然吃那个东西.我觉得很可笑.你想说什么?想说北方人穷?除了饺子别的都吃不起?呵呵,我想这基本没有人相信吧.
  我看到一些北方人在解释,其实饺子很好吃.我要说不用解释!因为问题的本质根本不在于饺子是不是好吃上面.我们现在吃饺子并不因为它好吃.难道饺子不好吃,春节就不吃饺子了吗?我看没有几个北方人会这么做.
  说白了,现在北方人吃饺子,和饺子好吃不好吃有什么关系?那只是我们的风俗习惯而已.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我们吃饺子是表示我们对传统对祖先的尊重之情.是表示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认同.所以把这个问题扯到饺子是不是好吃上来,是多么庸俗恶心的一件事啊.结果说这话的人还挺自以为是.
  事实上,南方很多地方吃的汤圆难道就不是北方的食品吗?北方也是吃汤圆的,而且汤圆也是起源于北方.不过北方似乎一般称汤圆为元宵.是我们元宵节吃的食品.同样也是一种习俗.而元宵节之叫做元宵节,而不叫汤圆节,更可以看到无论元宵和元宵节都更具有北方特色.
  春节啊,饺子啊,元宵啊都是属于中国的.是不应该区分南北的.是大家共同的传统.可是南方人非要搞的泾渭分明.那结果就是,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北方的.
  我明白很多南方人看到北方文化的强势,感到不舒服,感到失落.可是至于到歇斯底里的程度吗?至于疯狂的攻击北方和北方的文化吗?我很少看到有北方人主动攻击南方的.都是南方人起头,我们应战而已.可是,某些南方人对北方文化的诋毁和侮蔑不但说明了他们水平的低下,更说明了他们的无能.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别的可做.
  我承认,目前中国的文化可以说基本是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无论影视据作品,歌曲,普通话什么的,大多都用明显的北方文化烙印.但这难道就是北方人霸道,不讲理造成的吗?不是,这是有历史因素的.北方自古都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难道应该不考虑这个因素吗?
  但其实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北方文化有更多的群众基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说实话,相比很多地区.我们可以说没有民族矛盾.而南北方的关系,甚至连民族关系都不是,而是汉族内部关系.那么中国要协调这个关系,是不是应该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呢?当然,中国和日本不能搞少数服从多数,日本人不干,因为人家日本人凭什么接受你中国人认可的东西.可是南北方的关系和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关系不同吧.如果中国一定需要在全国统一一些东西的话,是不是应该尊重大多数中国人的习惯.比如普通话,是建立在北方方言基础上的.那是因为北方方言的使用人口多啊.同理,至于饺子啊,春晚啊,等很多方面,都是因为这个原因.那就是北方文化的流行区域很大,适用人口很多.所以北方文化更加强势有什么不公平的.
  南方虽然是相对于北方的一个概念,可是南方和北方并不完全一样.北方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统一体.北方各地的主要风俗习惯类似,方言接近.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而南方呢?则根本是割裂状态.虽然都是南方人,可是基本没有什么共同点吧.比如湖南人和福建人,上海人和广东人,四川人和浙江人?所以,南方的任何一种文化与习俗的流行程度,根本不可能与北方相比.那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北方文化流行有什么不对的?
  南方人可能又不舒服了,想说,那凭什么都要搞成一样的,北方是北方,南方是南方不就行了.当然,现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都搞成一样吧.很多南方地区,保持你们自己的习惯,说自己的方言,北方人说过什么吗?怎么你们非要来对我们的饺子说三道四呢?也可能有南方人更极端,认为普通话都不该有.那我没什么好说的.按照这个逻辑,秦始皇不该统一度量衡.中国甚至不该统一了.如果问题谈到这份上也没什么好谈的了.
  还有南方人毫无根据的说什么北方人的血统有问题,文化是蛮夷文化,南方才是正统的中国文化,诸如此类的.我觉得没什么辩论的意思.当然了,如果要辩论,需要另开一帖专门来说.我也有很多论据可以给出.但现在这个不是主题,我不想多说.我只想说,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国文化也来自黄河流域,中国自古政治文化中心都在北方.这些东西是写进历史课本的,是国家承认的.也是证据确凿的.可是,指责北方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三流文章大概也只在网上哗众取宠一下而已吧.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必要驳斥它.
  但我并不想得出结论,如今的北方文化就更正统,事实上,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都不是古代中国文化,但是大家都来自于古代中国文化,有了各自的发展.比如,两个人,都是他爹的儿子,但都和他爹长的不一样,那到底什么才是正统呢?这根本是没有意义的命题吧.文化要发展要进步,如果中国文化都和古代一样,千百年不变,那中国才是要亡国呢.所以文化有发展有变化是好事.争论谁才是正宗的古代中国文化本来就没有意思.而在现在,由于北方文化区的人口远多于其他文化区,所以北方文化更流行,也就是正常的了.
  最后,我们其实都只是盯住南北方文化和习俗的不同之处而已,进而感觉到有很大差异.可是其实除了那么一些细微的不同之外,可以说相似之处要多得多吧.南方文化也好,北方文化也好,都是中国文化.差异是次要的,相似是主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04
元宵并不叫汤圆,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一种属于北方,即元宵,另一种属于南方,即汤圆。两者在做法和口味上有本质区别。元宵的做法是先做好馅,将馅切成正方形,然后放到江米粉中摇滚,江米粉就粘到衔上,并滚成圆形,可以较长时间存放。而汤圆则不同,制作时就象包饺子,馅是半固态,江米也是象活面一样,含水量较大,将面捏成饼状,点如馅,然后抟成圆的,不能久放,如果不是有冷冻技术的话,是无法买到汤圆的,而元宵却可以卖。
第2个回答  2007-03-04
元宵是用一个像圆筒状的机器摇成的,而汤圆不是。
第3个回答  2007-03-04
元宵虽然是汤圆,但是元宵有意义,知道?
第4个回答  2007-03-04
不好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