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及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

如题所述

(1)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①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②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③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④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①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②师资力量薄弱;

③办学条件差。

(3)学前教育区别与学校教育,要杜绝学前班“小学化”倾向,改革建议如下:

①确立学前教育的独立地位与性质,牢固树立学前教育不是小学预备教育的理念。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都有其独立的要求和标准。学前教育不是小学的附属教育,不是小学的预备教育。那种“为了让孩子能够获得上小学的基本能力而进行幼儿园教育的理论和说法”都是错误的。

②加大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化”的治理力度。

教育部门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部门的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幼儿园评价的取向。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学化”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建议教育部加强调研,发布文件和规定,明确责任,提出要求,制定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加大治理力度,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强化幼儿园评估年审机制和督导监督,在幼儿园年度评估审验时,调整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实施诫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要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检查。各级教育部门要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业务指导,端正幼儿园办园方向,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③加强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培训。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园长、教师素质低。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家和地方应加大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转变思想,提高素质,使全体园长和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使其素质更加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